什么是防御性股票呢?在股市里面投资者把能够抵抗大盘整体下跌具有防御功能的股票称作防御性股票。简而言之就是在股市处于弱势状态时,公路、海运、机场、能源等业绩稳定,持续成长性强的企业由于未来业绩预期稳定,投资者为回避未来预期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时往往会将投资转向一些预期稳定的企业。因此在证券市场中这种企业的股票被称为防御性股票。
那么如何寻找价格低估个股并坚定持有,我认为有以下几步细分:
一是对于企业内生价值的深刻把握,
研究上市公司,无论是分析其在行业中所处地位、营运状况及发展趋势,还是判断其股票的内在价值和投资收益,或者评价其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人们全部采用历史财会报表的数据,且往往强调这些指标的增长。(千金难买牛回头我不需再犹豫)我们在评价上市公司时应当区分企业的“增长”和“发展”概念的不同含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可持续发展的量化表现,经常情况下是一个“增长”的概念。但是,企业“发展”是比单纯数量“增长”要求更高的概念。企业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为市值,一家市值大的企业,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他们都是行业的翘楚,宏观经济的支柱。比如各大商业银行,比如房地产的龙头万科,比如家电的龙头格力电器,比如酒类里的龙头贵州茅台。这些企业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市值呢,那是与盈利能力息息相关,一家年利润能赚百亿的企业,大家觉得它的市值需要多大?那么企业长期发展的利润来源于什么?那一定是稳定的主营业务收入。也就是说收入是一个企业能够做大最强的基石。
当一家企业的产品拥有广大的客户群体时,那就意味着有稳定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这个基础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么你可以想到那些企业?我觉得你应该能想到可口可乐,想到阿里巴巴,想到马云,想到京东。这些人和企业,靠的就是拥有广大的客户群带来的主营业务收入不是吗?但是,大家要清楚一点,拥有高利润的企业,一定是拥有很强主营业务收入的,但是反过来,拥有很强主营业务收入的企业,不一定有高利润!为什么?因为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比如一家国内很有市场份额的钢材企业,他的主营业务收入很庞大,但是钢材卖到了白菜的价格,请问他的利润有保障吗?我们可能甚至会看到他的亏损!但是!但是!但是!如果钢材行业发生了结构性反转的那天,等到钢材价格回升了?那么大家想想会发生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因为它有庞大的主营业收入,所以它的净利润的修复性会非常好,可能1年就从亏损变成了能赚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公司!就像某钢铁股,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1600亿元以上,但盈利情况不佳,但是随着2016、2017钢铁行业的回暖,两年的时间净利润涨了17倍,在2016.2017年A股绵绵阴跌的时候,它的股价反而涨了1倍多!说到这我们要做到的是:找到拥有庞大主营业务收入的企业,在它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下,及时发现他的行业回暖或者反转!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清楚了一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对于他的估值的重要性。那么下一步,我们就要用一个指标来量化的看,主营业务收入和目前企业的市值来说是否合理,那就是市销率。市销率是股票总市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反映的就是现在这个企业的市值情况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关系,比如一家企业市值20亿,主营业务收入2亿,那么他的市销率就是10倍,如果一家企业市值20亿,主营业务收入40亿,那么他的市销率就是0.5倍。由此可以看出,一家企业拥有低的市销率就有可能拥有了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也就更容易获得上涨的潜力。
二是高度重视股票的安全边际,
关于安全边际,通俗的说法是“用40美分的价格购买一美元的资产”。这是按照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思想来定义的,主要特指股票价格低于其代表的运营资产。后来,巴菲特泛指“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市场报价”。众所周知,无论是股价低于有形资产还是低于内在价值,往往出现在行情的极端状态。因为,大多数时间的股票报价都高于其有形资产或者内在价值,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企业资产。后来巴菲特把优秀资产的购买价格从“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修正为“合理的价格”。
不管巴菲特对安全边际的态度如何,关键是如何计算安全边际。只有清楚地知道了它的边界才能谈得上是“低于”还是“合理”。关于格雷厄姆的有形资产核定是很清晰的,只要市场价值低于企业的运营资产就可以认为是具备了安全边际,但这个分析系统显然对于当前的股市有点不合时宜了。但是对于内在价值的核算也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而且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合用自由现金流定价模型进行核算。今天,我们仍然站在巴菲特的角度考虑另外一个核算安全边际的方法,那就是“站在未来的角度考虑投入产出比”,即你现在投入的成本将来以什么样的收益率获得回报或者将来能用多少年限收回这个成本,其实,这就是市盈率的概念。巴菲特在他写给股东的信中和股东年会上曾多次用这个概念来描述他的投资。这充分说明,巴菲特的内在价值法最终还会用市盈率进行检验的。
为了清晰这个概念,我们以中国优秀的上市公司为例并把它们大体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周期性的优秀公司,第二类为弱周期的优秀公司。这里重点强调的是优秀,我们暂且以净资产收益率长期表现出色为标准进行研究,比如加权复合增长率大于20%。通过研究这些公司发现,周期类的公司其股价会随着盈利能力预期的变化发生剧烈波动。当它们的盈利能力表现非常优秀时,市场会通过市盈率这一工具对其放大。相反,如果盈利能力表现下滑时,市场也会通过市盈率让其跌到很低的价格。对于弱周期的优秀公司,当盈利能力发生变化时,其股价的波动幅度没有周期性股票那么明显,很多企业以横盘震荡的方式代替调整。
我们再来看看以上两类公司在估值上有什么特点呢?以去年为例,由于股市长期低迷,周期类优秀公司估值已经变得非常有吸引力,比如今年动态估值10倍以内,即投资预期回报率超过10%,如上海汽车、潍柴动力、福耀玻璃、万科A和三一重工等,只要它们未来盈利不发生下滑,动态估值会越来越低。弱周期类的优秀公司明年动态估值在15倍甚至20倍以上,但也低于30倍,如贵州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等。对于这两类公司,作为投资者应该如何判断其股价是否够合理或者是否具备安全边际呢?也就是说,不足10倍估值的周期股和不足30倍估值的弱周期股,在盈利能力都表现很优秀的情况下,应该买什么会更安全呢?
其实,善于把握行业波动周期拐点的投资者购买周期类公司容易获得超额收益,但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最好购买弱周期的优秀公司,因为优秀的弱周期公司可以用时间来化解二级市场估值稍微过高风险。
三是做时间的朋友。
有一句话叫我们都是时间的产物,老李说: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通常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有付出就有回报、努力就有收获、事情由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的、社会进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事实告诉我们,事情可能正好相反,世界的不公平随处可见,你的付出不一定有对应的收获,社会共识也并不是由多数人的意见决定的。华尔街的精英们、银行家、政客、企业的高管们、那些满口跑火车却不参与实践的理论家们,这些人都是非对称性的获益者,但他们并不是风险的承担者。换句话说,很多人的获得了收益但没有承担相应的风险,而是转嫁了风险。那风险共担和我们今天说的时间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吧。比如在远古的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群狮子,狮群中有的狮子好吃懒做、不劳而获,从来不参与扑杀猎物,但是它们还积极参与分享其他狮子的猎物。当然它在分享的时候甚至还可以抢到更多,因为那些因为参与扑杀猎物的狮子因为体力被消耗了,所以它在分享猎物的时候并不占优势,甚至还吃到食物,甚至在扑杀猎物过程中受伤死去。久而久之,这些每次积极参与扑杀的狮子在这个狮群中失去了竞争力,甚至被自然淘汰。你可能说这不公平呀,勤劳的狮子反而被淘汰,但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或者说“强者生存”。当然这里面也体现懒惰的狮子和勤劳的狮子的不对称性。
但故事并没有结束,这个狮群中懒惰的狮子就胜利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大自然其实是公平的,只是这种公平性是从长期来看,而并非短期,是从群体来看,而非个体。如果你想想非常草原上有很多个这样的狮群,这个狮群中懒惰的狮子多了,他们整体的竞争力其实是下降了的,所以它们在于草原上其他狮群的竞争中就会被自然淘汰。因为它们善于捕食的狮子更少了,它们整体的身体素质更差,所以这个狮群最终也会被整体淘汰。当然这是一个想象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两个道理。第一个是短时间内的非对称性风险的确存在;第二个是群体内的非对称性风险也的确存在。但是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这种非对称性是因为长期积累的风险而暴露出来,比如那群懒惰狮子很多的狮群,其实这种风险是慢慢积累的,当到达一个阈值后,才会暴露出来,最终被整体淘汰。而这个过程,也深刻体现了时间的力量,时间是“好人”的朋友、时间也是“坏人”的敌人;时间是“短期”的敌人,时间是“长期”的朋友。
对于价值投资而言,并不是排斥具有成长性的股票,而是反对为这样的企业支付过高的溢价,以及基于市场情绪超调的博弈套利,远离投机交易行为。
归根结底做企业分析比做市场分析要正确得多,优质企业不断创造利润它不会因为股市的涨跌而受丝毫影响。去预测指数的变化就如预测沙滩上的建筑什么时候会被海水淹没一样毫无意义。持有优秀的上市公司股票不管市场波动乃上上之策。
作者:李首伯
免责声明:文中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对任何一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保护:著作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并注明出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