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房企全年业绩披露逐渐拉开帷幕。3月31日,中国恒大(HK.3333)发布2019年度业绩:全年实现合约销售额6011亿,核心利润408.2亿,资产负债率77.9%,净负债率159.3%,现金余额2287.7亿。
在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宣布恒大从2020年开始启动战略转型,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发展战略,用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把负债降下来。
许家印表示,“高增长”就是要实现销售高速增长,今年要实现销售8000亿,到2022年要实现销售1万亿;“控规模”就是要严控土地储备规模,实现土储负增长,未来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万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亿平方米左右;而“降负债”就是要把有息负债每年平均下降1500亿,到2022年要把总负债降到4000亿以下。
恒大新战略的核心在于降负债。要实现这一降负债目标,确保“高增长”与“控规模”是关键。
网上销售“开门红” 强劲销售助力“高增长”
今年以来,房地产进入寒冬,“房住不炒”这一政策基调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全国商品房市场容量将维持现有水平。在此背景下,房企通过高杠杆实现扩张的道路已很难走通,唯有高质量增长,才是决胜之关键。
“今年要实现销售8000亿,到2022年要实现销售1万亿。”许家印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对于恒大而言,要实现销售逆市大幅增长,需要充分利用其充足的土地储备及“网上销售”的巨大优势。
据介绍,目前恒大拥有2.93亿平米土地储备,今年总可售面积达1.32亿平方米,可售货值达1.27万亿,按照64%的去化率保守估算,可实现销售8110亿,完成8000亿销售并无压力。
而恒大今年实施“网上销售”的颠覆性营销革命也让一季度业绩实现“开门红”:销售额1465亿大增23%,销售回款1133亿大增55%,行业排名第一,刷新公司一季度销售及回款最高历史纪录,打出“开源”的漂亮仗。
强劲的销售确保充足的回款,从而拥有充实的现金流,真正做到“手中有粮”,才是“降负债”的根基所在。
土储负增长+多元业务投资收紧 保障“控规模”
“开源”得以保障,“节流”也要跟上。众所周知,房企最大的支出是土地款项。如果仅仅是销售额、销售回款增多,土储不控制,同样会造成大量资金沉淀。
在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表示,将严格控制购买土地的规模,土储要实现“负增长”。未来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万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亿平方米左右。
年报显示,恒大拥有2.93亿平米的土地储备,因此可以适度减少拿地,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储备,既能确保公司的持续发展,还能大幅减少支出,为新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集中消化现有土储、严格控制新增土储,将是恒大未来几年在土储策略的两大基调。
不仅土地储备要严控,多元业务投资恒大也要收紧,许家印在会上宣布5年内不会再投资其他任何产业。
如此一来,严控土储,加之收紧投资,“开源”得以保障的同时,“节流”也跟上,“降负债”目标实现更进一步。
“高增长”+“控规模” 达成“降负债”目标
随着地产行业进入下半场,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龙头房企更加注重的命题,其中降负债则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上市11年以来,恒大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各项核心指标实现数十倍的增长,然而公司负债仍处于行业偏高水平。
许家印指出,从今年起有息负债每年平均下降1500亿,到2022年要把总负债降到4000亿以下。
要实现这一降负债目标,确保“高增长”与“控规模”是关键。许家印算了笔账,“18年、19年,恒大销售回款每年维持在4500亿左右,如果今年实现销售8000亿,回款按7000亿计算,就会增加2500亿的销售回款。同时,恒大今年减少土地储备3000万平方米,就等于减少600亿的支出。这样一增一减,就一定能实现今年有息负债下降1500亿的目标。”
除了回款与土地支出的增减,恒大在多个方面也已具备了大降负债的条件和优势。比如,恒大实施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和标准化运营模式,严格管控开发建设的各个重要环节,形成强大的开发建设管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因此能够大幅降低公司的财务、销售、管理等各项经营成本,确保能够实现降本增效。
作为国内土地储备最高的房企,恒大此番提出的新战略,以大力加强销售及减少拿地开支为主要策略,实现负债大幅下降,充分体现了许家印前瞻性的经营智慧和战略眼光。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战略深入推进,通过销售业绩的强劲增长、土储的负增长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手段,恒大或将进一步提升增长质量,降低有息负债。三年后恒大销售规模超万亿,负债降至行业中下水平。届时,外界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新恒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