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中国鼎益丰(00612.HK)21港元的股价,相较于2017年7月最低的0.71港元,累计上涨近30倍,市值从不足8亿港元,狂飙到近260亿港元。而同期,经过一年半的冲高回落,香港恒生指数又回到2017年7月的25800点一线。在2018年11月的股价峰值阶段,中国鼎益丰的股价较一年多前累计上涨超过43倍,总市值一度超过350亿港元。
与中国鼎益丰一样,深圳鼎益丰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深圳奇日升企业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鼎益丰”)及其控制的公司,大量持股志道国际(01220.HK)、中国智能集团(00395.HK)等港股公司,则先后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出现大幅上涨走势,而且相关个股低换手、尾盘拉升的盘面语言频频出现。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梳理发现,中国鼎益丰2013年至2017年五个会计年度连续亏损,最新披露的每股净资产仅为0.24港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由谁导演了中国鼎益丰在港股市场的“股王”神话?
离奇大涨
2018年11月6日开始,原名中国投资基金的这家港股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鼎益丰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鼎益丰”。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鼎益丰近年来长期处于亏损之中,年报数据显示,2013年—2017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999万港元、-3599万港元、-9269万港元、-1.23亿港元、-1.55亿港元,合计亏损金额接近4.1亿港元。只有2018年上半年勉强盈利,也仅盈利610万港元。
尽管常年亏损,但在鼎益丰入主之后,中国鼎益丰配股、授予购股权、回购股份、被纳入多个指数成份股等消息不断,鼎益丰创始人隋广义,还曾通过二级市场大幅增持中国鼎益丰。但这些动作,此前均并未推动该股股价大涨。
转折出现在2017年4月。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2017年4月,曹国琪、张雄峰、等5名自然人或机构,突然大量买入中国鼎益丰,买入数量均为11779.26万股,合计占该股总股本的一半以上,而当年6月又在同一天全部卖出。
自此之后,中国鼎益丰的股价开始震荡走高,并于2017年7月开始了拉升行情。截至2018年港股市场收官,该股报收于21港元。尽管相较于11月份的最高点涨幅有所回撤,但比起一年半之前,该股累计上涨仍接近30倍,独领港股风骚。按截至2018年6月末的盈利数据测算,该股中报每股净利润为0.005港元左右,该股在股价高位时市盈率超过2800倍,而按最新净资产数据,目前其市净率仍接近90倍之高。
回顾中国鼎益丰等个股的历史表现,不难发现股价上涨的一些相似特征。
2017年3月之前,该股一直徘徊在港股“仙股”序列,2017年4月之后,该股从最低的0.65港元起步,到7月底已突破1港元,当年12月便冲高至年内最高的9.49港元。横盘半年之后,该股在2018年7月又重启升势,仅4个多月时间,股价便从8港元左右一路飙升到历史最高位28.35港元,公司市值一度突破350亿港元。
而中国智能集团和志道国际,此前股价也曾陡峭上行。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底至2018年5月初,志道国际曾出现过一波明显拉升,从0.45港元涨到1.5港元,累计涨幅超过230%。
2018年11月6日和9日中国智能集团连续两天大涨,涨幅分别高达14.2%、22.2%,股价从11月5日的0.146港元,涨到11月21日的0.85港元,期间最高股价还一度冲破1港元,累计涨幅也接近6倍。
无论是中国鼎益丰,还是志道国际,除了短期急速拉升,盘面还有一个共同特点:换手率极低。数据显示,中国鼎益丰在2018年7月以后涨势最为凶猛的阶段,该股日最高换手率也只有0.6%左右,多数时间在0.2%以内。而志道国际2018年4月初至5月初的一个月左右,日换手率多数时候低于1%,最低时仅0.04%。
中国智能集团的情况则相反。最近一个多月,除了少数交易日,该股日均换手率多数在3%以上,有两个交易日甚至超过了19.7%。
同时,这些股票尾盘拉升的情形频频出现。如2018年10月5日,中国鼎益丰以18.78港元开盘,多数交易时段在低位徘徊,而收盘时拉升至21.7港元,当日振幅高达16.86%。次日,该股平开低走,尾盘拉升收报22.95港元,当日振幅7.6%。10月29日,该股振幅也达到9.39%,收盘价较开盘时上涨5.85%。
志道国际在2018年上涨阶段也经常出现低换手的大幅震荡走势。数据显示,如5月8日,该股高开高走,盘中震荡回落。但截至收盘,该股大涨16.67%,盘中振幅高达17.59%。6月29日,该股以1.07港元平开,盘中下跌至0.96港元,跌幅达10%,但收盘时却大涨12.15%,单日振幅高达27.1%。
鼎益丰扫货二级市场
2015年鼎益丰入主之后,尽管经营毫无起色,但中国鼎益丰却动作不断,除了配股,还接连发布向董事会成员授予购股权、回购股份、发布被纳入多个指数成份股的利好消息。
根据公开披露,2015年6月,中国鼎益丰授出76.5万份购股权。2016年11月15日,又以每股0.82港元的价格,向隋广义等8名董事授予6861万份购股权,当时授出数量为1030万股。2017年8月29日,又向马小秋授予120万股购股权,价格为2.25港元/股。
中国鼎益丰还多次披露回购股份信息。公告显示,在2015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该公司向董事授权,最多回购其已发行10%的总股本。2016年8月、2017年4月、2018年3月,该公司都曾发布回购公告。但截至目前回购未见进展。
此外,中国鼎益丰还屡次披露被纳入多种成份股的消息。2018年8月30日,该公司公告称,其被纳入恒生综指、恒生港股通等6个指数成分股。11月21日,该公司再次披露,其被纳入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成份股,同时剔出MSCI小型股指数。
鼎益丰首次在中国投资基金的股东名册中出现,是在2015年上半年末。根据2015年5月7日披露,当时香港鼎益丰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香港鼎益丰”)已持有7804万股,占比10.2%。截至当年5月26日,香港鼎益丰持股已上升至1.51亿股,占比16.4%。而当年2015年6月底、12月底,香港鼎益丰持股数分别为1.59亿股、1.79亿股。
此后,香港鼎益丰、隋广义对中国鼎益丰的持股继续增加,截至2016年年末,隋广义直接持有约1.36亿股,香港鼎益丰持有1.8亿股,合计持有3.17亿股。2017年6月配售完成后,香港鼎益丰、隋广义分别持有1.98亿股、1.49亿股,合计占比28.54%,持股又增加了约3100万股。
2017年上半年,马小秋也出现在中国鼎益丰股东名单中。截至当年6月底,马小秋持有该公司1052万股。目前持股数量未见变化。
2016年之后,隋广义还多次增持,其持有的中国鼎益丰股份多数是从二级市场买入。数据显示,经2017年7月四次增持约4188万股。截至2017年8月1日,隋广义持股数量从1.79亿股,上升到2.21亿股。截至2017年8月29日,隋广义又增持9409万股,持股数量增至3.15亿股。公告显示,这两次增持,均为隋广义直接持有。经过随后4个月的持续增持,隋广义已持有中国鼎益丰3.17亿股。截至2017年6月末,隋广义持股数量已增至3.47亿股。
2018年中报显示,香港鼎益丰、鼎益丰均持有中国鼎益丰,合计持股1.98亿股,持股比例16.26%,权益类别为实益拥有人、受控制法团之权益;另外,隋广义持有3.47亿股,持股比例28.54%,类别为实益拥有人及受控制法团之权益。
隋广义、鼎益丰上述持股中,少量来自配售发行的新股。2015年5月、9月,中国鼎益丰两次配售时,隋广义持股均未变化,只有2017年6月配售时增加了3154.13万股。而披露信息也显示,隋广义、香港鼎益丰均参与此次认购。
神秘的大买家
不过,公开资料显示,隋广义等增持期间,中国鼎益丰的股价并未出现较大变化。
从最新股权结构来看,隋广义、香港鼎益丰合计持股比例也不到30%,因此其股权看起来比较分散。不过,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至少在某些特定时点,其股权结构集中持股的特征比较明显。
同花顺(300033,股吧)数据显示,2017年4月,曹国琪、张雄峰、Long Vehicle Capital Ltd.、Probest Limited、SBI China Capital Financial Services Limited等5名自然人、机构,突然大量买入中国鼎益丰,买入数量均为11779.26万股。而在此时,公司总股本为11.07亿股,5名新入股东总的持股占比高达50%以上,而市场中流通的股份剔除隋广义、香港鼎益丰持有部分外,剩余的流通股仅剩1亿余股。不过,2017年6月12日,曹国琪等人又蹊跷将所持股份全部抛售。
对于如此重要的股东以及持股结构的变化原因,第一财经记者在中国鼎益丰2017年中报、临时报告中,未能查阅到相关信息。同时,记者亦未能获得曹国琪、张雄峰等自然人或机构,与鼎益丰、隋广义之间存在联系的信息。
资料显示,Long Vehicle Capital Ltd曾在港股麒麟集团控股(08109.HK)的股东名册中出现过。2016年1月14日,张雄峰、曹国琪、Long Vehicle Capital Ltd、Probest Limited等突然在同一天,出现在麒麟售控股股东名册中,且买入数量惊人一致,均为8.56亿股。当年4月,四者又全部抛出所持股票。
此外,2016年4月29日,张雄峰、曹国琪等又分别买入麒麟集团控股9893.4万股,20天后又全部同步抛售。到了2017年5月17日,四者再次出现出现在该股股东名册中,持股变动数量还是一致的4.29亿股。
第一财经记者 慕青 郑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