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黎事件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影响如何?
我们先说一下巴黎事件的影响,最近两天大家对巴黎事件,对于全球股市的影响有很多的解读,作为金融系统的研究一员,首先觉得巴黎事件这个事情本身是很悲惨的,我们肯定是强烈谴责IS,但也不用像很多投资者认为的巴黎事件相当于美国9·11,我觉得两者有着本质不同,不同在哪里?
规模不一样:美国9·11死亡人数近3000人,而法国这次还没有到这个数量级。
两者所面对的国家是不一样的:9·11挑战的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这次是法国,人口数量级也不一样,美国三亿多,法国六千多万
国际的环境不同:9·11是当时世界的无疑的领导者美国被恐怖主义者袭击,而今天,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IS挑战的是很多主流国家而非一个国家。
从全球政治金融领域的影响来说,对巴黎事件不应该恐慌,全球更要团结和携手并进,一起去打击IS。这次事件使得各个主流国家更加团结,更加紧密结合,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2.对美联储加息如何看?
投资者目前比较担忧美联储加息。这个事儿我之前也有判断,在8月市场最恐慌时,我说美联储不会在9月加息,会推迟一个季度,因为我了解中美博弈的节奏。在《说一说我的心里话,为什么我现在推荐金融股》中有重点写到,2013年6月20日,伯南克还是美联储,第一次说要退出QE,引发市场一片恐慌,这是中国钱荒的外因,这么刻骨铭心的历史,大家应该不会忘记。
但是7月初又是伯南克说退出QE没有时间表,大家松口气,也是股市从1847点开始走出向上趋势的起点。而到了13年10月份,美国才正式开始宣布准备退出QE,2014年是美国正式退出QE的一年,但中国从2000点涨到3000点附近。我们有因为美国正式退出QE而崩盘吗?结论很确定是没有的。
就算美国在2015年12月加息,由于投资者已经充分消化,就跟13年10月正式宣布退出QE一样,不会对市场产生太大影响,利空释放,靴子落地还说不定是利好呢。别忘了我们用这一季度的推迟,做了很多的改革,而这些改革已经让投资者的预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看一下外汇储备,外汇占款都在企稳回升了,而国内投资者情绪已经明显乐观。
3.关于这次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从50%调整到100%的看法?
首先要了解下,为什么两融保证金要从50%提到100%?第一:这是一个政策正常化的过程,因为以前一直是100%,而在股灾期间才逆周期调整降到50%,现在股灾已经过去回到正常而已。第二,我们可以看到过去这两周,市场从底部起来以后,什么股票涨得最好?还是很多炒作型的股票,客观来说这很危险,为什么?这些炒作型股票是连续拉涨停,不停的刺激没有风险识别能力的个人投资者,而这些个人投资者又喜欢把两融杠杆比例用到极致,这就进一步导致市场的炒风蔓延。我们做草根调研了解到:个人投资者现在情绪正在亢奋。真正去买蓝筹的个人投资者,依然很少,尤其是有融资资格的个人投资者,他们反而更愿意去跟随炒作型股票,而这种投资者他们去买入炒作型股票用的杠杆往往会放到极致,而现在没有了HOMS系统,没有了伞形信托等场外配资体系,很多个人投资者就在利用两融的杠杆把杠杆放大到极致,尤其是在风险控制比较弱的券商那里,甚至可以对炒作型股票把杠杆放到上限。
另外草根调研了解到,个人投资者实际买金融股不多,因为中国的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是极高的,大家往往希望买了以后第二天能有涨停板,很少能熬个一年的。
所以说个人投资者在大金融上的杠杆比较低,而在炒作型股票上的杠杆却比较高。所以如果这次保证金调整的目的是要让杠杆回到正常水平,那么肯定意味着炒作型股票的风险会大的多。
而且这次新政后,也是有可能部分激发投资者购买真正蓝筹股的意愿,我们说说为什么?
炒作股票的折算率只有30%到40%,而蓝筹股往往是60%、70%,如果我买了一百元的股票,如果折算成30块钱,我放两倍杠杆,我才能贷出来60块钱。但是我如果一百块钱买的是金融股,如果按70%的折算率来贷款的话,就算只放一倍杠杆也可以贷70块钱。新政后,因此炒作股只能贷出来30元,而蓝筹股还是可以贷出70元,如果投资者希望贷款投资的话,买蓝筹的动机将大大增强。因为杠杆的降低,将大大影响炒作股票的预期收益,反过来提升蓝筹的吸引力。
所以一定要明白监管层的意图,就是要去把炒风压一压,实现真正的慢牛。周五很多炒作型的小股票出现集体跌停的情况,我觉得已经在反映这个预期。再往后,随着注册制进一步临近,随着金融反腐的进一步推进,随着很多监管政策的改革、变化,我们相信在最后这两个月到明年一季度,市场的风格很有可能发生变化。一定要明白监管层是希望股市长牛,所以压一压,并不是要把市场搞砸了。
4.为什么相信大金融还能走牛?
有几个因素让我有信心。之前也说过,我们未来五年要有30万亿的资金要进入权益市场里,这是大的判断,而最近习大大亲自把股票市场列作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去发展,可能在这个时候冒然把市场搞砸吗?不可能的。这个资金还是要源源不断进来的,只不过资金要进的更持续,而且要想办法进入真正的好企业。现在大批资金正在找出路,房地产,高利贷,信托,互联网金融,债券领域过度沉淀的资金,他们没有别的地方去,很大可能来股市,监管层近期应该是看到这些资金在蜂拥入市,所以才要控制下节奏。监管层的数据应该掌握得更加清楚,就算是我们自己跟踪的数据,最近两融业务上升速度也是非常迅猛,而且里面有不少的融资资金是到了炒作型股票里。
但是券商股不用过度担心,因为目前估值和盈利增长都不错,而且因为本土大资金最喜欢的就是券商股,如果这个方向不变的话,假设明天有一个特别大幅的低开,或许这个时候反而是选择一些优秀的券商低位买入的黄金时机,尤其是错过上一轮暴涨的投资者。
券商股里买什么呢?我也说过很多次,估值太贵的,尤其50倍动态市盈率以上的公司要小心一些,这次可能会让风格朝着价值的方向转一下。中等估值水平的券商或许受到青睐,例如长江,新大招等。
这个时点也可以加些保险银行,例如我们主推的新国太组合,银行里面多买一些城商行或是有改革预期的股份制银行,比如宁波、光大、北京,华夏我觉得就挺不错的。
5.人民币国际化就买大金融
这个周末又出台一个重磅的消息,拉加德亲自说支持中国加入SDR,这个基本相当于管理层已经提了一个方案到董事会,同时董事会的主要董事都分别公开表态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都已经公开表态,那么应该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了。
回到我们之前强调的人民币国际化就买大金融,这个不会变,和2005年7月一样,我们回顾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2005年7月就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起点,这是中国A股市场从1000点崛起的重大外部背景,而股权分置改革是内因。我们这一轮股市改革的外因是人民币国际化,而内因则是大改革。
周末很多人看到了金融反腐又进一步,这说明下来改革也会加速。金融反腐与金融改革是并进的。
6.GDP增速和大金融股的走势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问很多人,2014年初GDP是将近8%,到现在6.9%,但是股市从2014年初到现在是涨了70%,怎么解释?解释不了。我还是那句话,市场股价最相关的是货币因素,最近有一个很好的现象,M1的同比增速在10月最新数据是14%,明显回暖,和股市依然十分相关。《M1定买卖》还是很实用的,现在这个指标依然有效,所以盯货币更有意义。
7.金融股的基本面到底如何?
第一个是证券的基本面到底怎么样?很多人说现在券商估值高了,今年券商盈利,像主流券商盈利都在一百亿以上,明年会不会大幅的下滑,交易量跟不上就完蛋了?我给大家做一个测算,两融业务按照最新预测,明年底可能重回2万亿,因为这个市场的融资需求始终存在,而场外配资已经没有了,我们如果判断市场继续是稳步向上,明年回到4500点以上,两融金额也是稳步上升,很有可能回到前期高点。回看今年融资融券的数字:1季度1.26万亿,2季度1.98万亿,3季度1.1万亿。而如果明年底能到两万亿,那么代表两融日均余额应该在1.6万亿左右,比今年增长30%。
明年6月底以前要推战略新兴板,注册制可能会同步,新三板分层机制马上退出,股权融资将有大幅提高,投行这块收入应该会有大幅提高。
有人说交易量没这么大,我同意,而且一些券商的佣金率还要下降,但是经纪业务可以靠两融来支撑,同时投行业务,资管,自营做市都在高速发展,整个利润30%增长是可以预期的。主流券商的估值是多少?目前15倍的PE,2倍的PB,不算贵,因为券商是金融子行业中资产质量最优秀,增长最确定的行业。
对于银行来说:很多人看到不良贷款率会提高。我们做了一个图,你会发现不良率和股价是一个方向变动的,不良率往下的时候银行股股价往下,不良率往上银行股往上,说明股价比银行基本面要提前,没有人看到你的数据再买股票。记得2013年很多人说银行不良贷款率会三年到10%,现在三年过去了,不良率才到1.5%,其实啊,办法总比困难多,别自己吓自己。
对于保险来说:明年的开门红很可能超预期,要重点关注,保险的行情也可能会提前,保险的费率改革包括投资领域进一步市场化,都使保险股的股价有很大空间。
8.到底金融股有没有超额收益?为什么总在最后季度发飙?
很多人说金融股没有超额收益,其实2012、2013、2014、2015金融股都有超额收益,尤其是在最后一个季度,只不过是不同的子版块就是,为什么最后一季度发飙?理由很复杂,从资金博弈角度出发,我的判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本土公募机构往往排名是在最后两个月,最后一个季度是最关键的,调仓的动机是最弱的,因为本土公募的仓位是公开的,你买什么股票所有的机构都能看到。而又不愿意最后调仓,或许其他的大资金如果要发动行情,恰恰喜欢找本土公募持仓量最少的时机进行买入。
近期看看龙虎榜数据,公募基金很多是在卖出金融股,这点基本上应该是比较确定的。那现在金融股持仓应该更低了,所以要小心哦,说不定又有行情了。
第二,每年最后两个月改革都会加速,因为党的全会往往在10月或11月,因此在开完会后,会有更强的共识推动改革。同时一年的改革任务往往要在最后时点完成攻关。而金融股的走势最相关的内因就是大改革,改革对股价形成明显正面刺激,自然最后时点也往往是金融股表现好的原因。
再次强调,大家一定要相信大金融有大机会的判断,尤其是今年最后这两个月和明年第一季度,我觉得风格会切回到大金融领域,不要认为金融股没有机会。如果大金融真的开始崛起,那么由于强大的吸金效应,小妖票没有流动性的现象可能又会重现。而我感觉,现在本土大资金刚刚进场,因此对市场整体不要太悲观,但是个股分化,风格切换不要忽视。并不是叫大家都只买金融股,而是说,最少要到标配30%,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我们的排序依然是证券、保险、银行。但是风格会有所切换,从市值偏小,估值过高的股票,向中等市值,反而具有转型和改革动力的股票去切换,这是我的判断。
最后还是再强调下,大资金刚刚进场,记住这个大数,5年30万亿的资金要进入股市。
(本文作者,罗毅,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金融分析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