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少有市长像季建业一样,在任期间长期流传被“双规”。
这次,他真的被“双规”了。
2013年10月17日早晨7时55分,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江苏省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10月2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再次发布消息,“南京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对季建业免职和组织调查”。
据统计,季建业是中共“十八大”后,落马的第十位副部级以上干部。前九位分别是李春城、衣俊卿、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王永春、蒋洁敏。
“被查”消息流传已久
10月16日上午,南京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还发布了一条季建业于前一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的消息。
而正是这一天凌晨2时,季建业被中纪委直接带走。值得一提的是,中纪委带走季建业的行动并未知会江苏省委。
这一天,他原本要出席一个动员大会,但主席台上已没了他的席卡。
由于“季建业被调查”的消息在坊间流传已久,此次小道消息满天飞时,同样有网友怀疑,“又不是第一次传了,除非有官方媒体证实”。
法治周末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近半年来,有关季建业的负面报道不少。
今年5月23日,香港一家媒体报道,任南京市市长4年来,季建业几乎从来不去市政府的办公室,而是长期在宾馆豪华套房内办公。这也是季建业的负面报道首次见诸于报端。
在报道中,港媒甚至一一历数季建业的多位情人。
这一报道使“季建业被双规”之传言盛行。针对报道涉及的情况,他多次用“没有的,与事实严重不符”等语句进行否认。
事后,江苏省纪委新闻发言人对“季建业被双规”一事予以了否认。
然而,接近中纪委的相关人士称,早在今年春节后,中纪委的调查组就进驻扬州、南京。有关季建业的调查,已持续了近半年。
据媒体推测,他人为求自保而“供出”季建业,由此导致其被调查。“他人”之中,又以苏州金螳螂(行情,问诊)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螳螂”)董事长朱兴良的可能性最大。
7月22日,江苏首富朱兴良因个人问题,被相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该部门并非本地相关执法部门,而是更高级别的机关。
朱兴良与季建业的私交,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彼时,季建业尚在苏州工作。
1993年,金螳螂在苏州成立。随着季建业调任扬州,金螳螂在扬州频繁获得政府工程项目,以致在季建业成为扬州市委书记后,金螳螂“几乎承包了扬州所有的酒店、医院、商品房的装潢”。
有纪检系统消息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对季建业的调查中,直接涉及到金螳螂案件中的相关工程,季建业被查是因为收受朱兴良的巨额贿赂。
也有知情人士透露,季建业的落马可能是受其部下蔡爱华的牵连。
季建业被查真正露出苗头,是在10月以后。
今年国庆节后,本该由季建业带队出访英国的行程,被有关方面叫停。
而在他被调查前的10月4日,南京市委机关报《南京日报》头版刊出题为《大锏银巷居民遭遇“出新烦恼”》的报道,批评季建业在南京市一手主导的雨污分流等工程。这或许是季建业“出事”前最为明确的信号。
官和学位一路升
季建业长期为自己打造亲民形象,这在他首次亮相南京时可见一斑。
南京古名“建业”,这让季建业更容易拉近与南京市民的距离。“进了中山门,就是南京人。”2009年8月,季建业被任命为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用这句话博得南京各界的好感。次年,他成为南京市市长。
从2009年开始,季建业开始频频遭到质疑,一些不正常的迹象也逐渐浮出水面。但此后,这位市长却在非议中挺立了4年。
季建业履历显示,早在其任昆山市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时,就已开始“学术”追求之路。
1996年至1998年,季在苏州大学行政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一年之后,他成了苏州大学法学院一名正式的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宪法学。在季建业就读在职研究生的3年(1999年-2002年)中,其职务也不断提升。
2003年开始,季建业继续在苏州大学攻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在职博士生。当他拿到苏州大学在职博士的学位证时,他在这所大学内已经有了另一个身份——校董。在他的“牵线”下,金螳螂和苏州大学也进行了合作。
苏州大学并非季建业学术路上的终点站。
2006年6月,季建业获得了他平生的第一个学术头衔——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中心客座研究员。也是在人民大学,季建业通过了博士后研究的出站评审。
回顾季建业的学术之路,最惹争议的要数其博士论文被指抄袭一事。
三农问题研究者张英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名副教授都曾公开称季建业博士论文抄袭。有媒体报道称,季试图用20万元科研项目“摆平”后者,但却遭拒绝。不过,一番波折之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副教授也放弃追究。
“像季建业这样的官博士不是个例,权力和资本入侵学术领域,在当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被抄袭论文的张英洪说。
力推城建的“季挖挖”
季建业最为诟病的,是主推大规模进行城市建设。这也是他为政的最大特色。
但是,在扬州和南京两地的城建,换来了不同的口碑。
至今,扬州某论坛还保留有他调离时所写《扬州八年》中的“感人讲话”。“季建业来之前,扬州的面貌和西部的县城差不多,整个城区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扬州人卢健描述道。
多年来,季建业熟稔于市政建设。此刻,踌躇满志的他已打算复制扬州模式,“广陵转金陵”。
上任后,季建业立即动用3.8亿元整治市内主要道路,相关开支未经南京市人大批准。2010年7月28日,因施工挖断地下丙烯管道引发震撼全城的大爆炸。
季建业却并未停手。
相反,他炸掉了南京核心干道之一城西干道高架桥,为建地铁3号线,将南京市主城区许多于上世纪中期栽种的梧桐等树木砍伐、移栽。一时间,“秋叶与灰土齐飞,苍天共黄土一色”,古城几乎沦为工地和机器轰鸣的海洋。
积怨已久的民众称季建业为“推土机市长”,并送外号“季挖挖”。砍伐梧桐树还曾造成一些南京市民的强烈不满。有人发起“拯救南京梧桐树”的活动,参与者过万。
季建业力推的雨污分流项目项目,从诞生开始就不够透明。
该项目影响范围巨大,“斥资183亿元,5年内在20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全面施工,铺设500公里污水干管,完善3000个居民小区及单位近2000公里排污支管”。
“通过‘雨污分流’工程,南京主要水体水质断面指标要达到地表水Ⅳ类以上。”季建业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这样承诺。
但市政府相关部门认为这一工程没有实际效果。为此,季建业把项目报告锁进保密室,执意推行工程。
3年来,南京城建投资逾2000亿元,机关干部被折腾得“吃不消”。有官员直言,“有些经验水土不服”。甚至在每年的省市“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在小组发言中“炮轰”季建业力推的城建项目。
“迟来”的落马?
季建业早年在宣传系统工作。1990年出任江苏省吴县县委副书记之前,他曾是苏州日报社副总编辑,但很少写文章。
江苏省政府一位了解季建业的官员评价他,“十分懂得运用媒体资源”。
今年8月底,季建业谈到“雨污分流”,称“难度预计不够、施工组织不到位自己有责任,也有‘代人受过’不被理解的委屈。”他还专门让《南京日报》在重要版面上对雨污分流工程进行大篇幅正面报道。
他称:“这些工程都是城市急需做、能解决百姓宜居大问题,我们这届政府不做,难道把矛盾交给下任?”
“他总有理,理总在他。”一位省人大代表说。
“拯救南京梧桐树”活动引发关注后,季建业立即向媒体保证“今后涉及重大工程的规划,不得乱砍树、乱移树”。
今年9月,季建业自我批评称,自己有“官本位”思想,没有站在群众立场换位思考,重视上级督导却轻视群众评价。
在同事看来,季建业的作风可谓专断而蛮横。每听到、看到不满意的,他会拍桌子打板凳地摔掷文件,甚至愤怒地将报告当场撕掷地下,拂袖而去,周围的人目瞪口呆,下不了台。
2010年1月,季建业谈富民问题:“其实我很清楚,60%的百姓口袋里的收入并没有达到每年公布的收入平均数,是‘被拉高’的。”
他还称:“说实话,以我的工资来算,大概也要十多年才能买到一个小房,还买不起大房。”
彼时,他被网民冠以“说实话的南京市市长”。
另有媒体称,季建业平步青云,有其岳父的影响。季结婚时,其岳父还在苏州任职,后屡获升迁,官至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此间,季建业也屡屡升迁。
在一些人看来,即便有网络举报和“两会”炮轰,季建业的落马,仍使人们等了足足4年。
由此,有媒体评论称,季的落马暴露出我国干部监督管理体制的缺陷。“说起来每个领导干部都有很多单位、有很多人监管,但实际上好像又都不管,从而没能真正有效地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管。”
南京市委有官员认为,季建业的落马应引起内地官场深思,完善官员监督机制、调整官员政绩考核标准、重要城市建设工程实施应重视当地民众意见等等,都必须得到重视与面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