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要成为中国第5个直辖市?深圳市政府秘书长近期对此已断然否认:“深圳市政府从未有过这样的说法,政府考虑更多的是制度的创新。”但奇怪的是,直辖市的传言在民间不但没有遏止,反而由传言而上升为系统化理论化的城市发展观。更奇怪的是,一河之隔的香港,无论民间还是传媒,对深圳成为直辖市的问题异乎寻常地热情。
也难怪,在经济交往、人员交流乃至生活便利程度等等方面,恐怕没有哪个地方像港深这样深入、全面的一体化。深圳社科院、香港京港中心几位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城市发展方向博士的先生,经常每天往返港深之间,他们觉得这样的双子星城市一定和同样被河流分割的上海、武汉趋同:融为一体。而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深圳经济上变为自由港,行政区划上变为直辖市。
增设直辖市原则已定
深圳河两岸这股民间“申直”热,和北京申奥、上海申博不可以相提并论,但也是香港经济发展困境、深圳城市定位难题等催生的。自由港和直辖市这个有着难以抗拒的巨大吸引力的构想,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港深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深圳市政府寻求的“制度创新”,肯定不是全国人大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教授所指的行政体制改革。杜教授参与了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据他向记者透露的已经“基本定好”的改革方案,中央正考虑增设直辖市;直辖市将分中央直辖和省辖两种。
记者从另一个渠道获知,中央增设新直辖市的原则已经确定:力争摆脱原有行政区划对这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束缚,发挥资源、产业、区位优势,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相关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发展活力、核心竞争力最强的龙头地区之一。同时,新区划可以成为行政机构改革试点。
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区划,重点考虑的是加强中央的控制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成为另一种决定性的价值标准。
一些研究者认为,无论从国家统一、一国两制的角度,还是经济发展的标准,深圳都是第5个直辖市的有力竞争者。因为深圳从来就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市,香港的发展必然要解决深圳的定位问题,否则,不仅深圳找不准发展方向,香港的经济社会问题也不能有效化解。
后特区时代“特区联盟”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CDI)的专项报告认为,深圳与香港目前的GDP合计达17000多亿元港币,占中国内地GDP的17%左右,达到了世界上特大都市地区的水平。香港经济目前最严重的内伤是高失业率、高地价楼价、高人工费用,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以有效解决,任何挽救香港经济的外在措施都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如果以“特区联盟”这种制度安排实现深港同城化,深港两城的面积将达到3000多平方公里,香港的空间扩大两倍,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香港的人工成本,增加香港就业人口,而且可以达到增强香港经济竞争力的目的。而深圳直辖将“提升深圳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有利于与香港建立更为紧密的政务安排”。
CDI认为:“深港特区联盟”或深圳为直辖市,可以使香港和深圳真正完全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联通,形成真正的统一市场,为两地的经济整合和优势互补建立起一个在经济上完全无阻隔的大平台,从而使两地都能得到巨大的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此外,一旦这种区域制度安排能够付诸实践,将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中国经济区的经济整合开创先例,预示着中国经济区的一体化进程将迈出关键的一步,是从自然的融合迈向制度化、组织化融合的重要转变,或许有助于促进整个大中华经济区内的经济融合与发展。
群雄争夺直辖市地位
直辖市地位对一个城市的诱惑力可以从下面的数字反映出来:重庆市直辖6年,GDP增长了1.7倍,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增加了2.9倍,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3.1倍,农民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增加了1.4倍,城镇化率增加了9.9个百分点。因此深圳的竞争者众多:青岛、苏州、大连、武汉等。
众多的讨论者呼吁:将更多的城市览入视野,给更多的城市机会。中西部的城市市民更希望这个幸运者是西安、沈阳、长沙甚至延安等
重庆直辖后气势如虹
近日,本报记者到重庆游览,记者的一位当地朋友开车带我们游览整个市区,经过一排排粉刷一新的吊角楼时,他很感慨地说:“重庆6年前升为直辖市以后,许多赋有重庆特色的吊角楼在城市改造过程几近消失,这些吊角楼是重庆市政府专门出资重新修葺和修建的,作为城市的文化遗产保留下来的。”重庆市已不可同日而语,入目之处皆是高楼大厦,数年前记者在重庆市所看到的那种灰蒙蒙残旧的城市景象已荡然无存。
5年经济总量增长50%
1997年,重庆市被国家批准升格为直辖市。
重庆市原市长包叙定就重庆升直辖市后的变化曾形容变化是“深刻的”。包叙定激动地说:“我们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750亿元,而直辖之前的1996年是多少呢?1179亿元,这一比就知道,5年内经济总量增长了50%,这个变化是很大的。另外,我们一直希望祈求改善的经济结构,这其中包括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都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将起长期作用的一些变化。”
八大基石挺深圳“申直”
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会长魏达志教授认为,深圳有条件成为直辖市,但在程序上,应该按中央和广东的战略部署,协调好和各方面的关系,借CEPA的机遇,在连接香港和内地的过程当中为珠三角、广东省和全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10月17日,魏达志第一次全面地对本报记者论述了他的深圳“申直”八大理由。
其一,从中国直辖市的地域布局来看,目前北方有北京、天津,东边有上海,西部有重庆,但华南大区是一个空白,没有设直辖市,这一布局就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水平程度和发展需要来看是不甚合理的。中国有必要在华南沿海选择适当的城市作为直辖市。
其二,从经济总量上看,只有20年历史的深圳进出口贸易总额连续10年在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二,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全国排名第三,GDP在大中城市排第四。
其三,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具有很大的经济总量:GDP占全国1/9,税收占1/7,引进外资占1/4,进出口贸易总额占1/3.如果把深圳划出去,对广东影响不会太大。
其四,从深港一体化的关系发展和前景来看,深圳与香港相比行政区划级别太低。深圳既将没京港高层对话的政治地位,又没有沪港比翼双飞的经济总量,还没有粤港联系会议的合作机制,直接影响了深圳与香港的一体化衔接。
其五,从地区发展来看,由新兴城市候选直辖市不会混乱以前的行政布局。东北的大连、山东的青岛、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宁波都发展得非常好,中央可能会从更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布局的角度审视第5个直辖市。
其六,从行政成本来看,深圳比其他省会城市更宜改作直辖市。正如中央为了振兴西部地区,不以省会成都作直辖市,而选择重庆作为直辖市,原因就是不会因为重新选择造成行政成本增加。
其七,深圳作为副省级城市,只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温州、宁波等许多地级市相比都小很多。例如河源这样的深圳对口帮扶市,有必要从行政区划上划入深圳的总体规划,这样既保护了河源的生态环境,又为深圳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其八,从中央财税的调控和布局上看,考虑到国税地税有可能合一的原因,深圳若发展成为直辖市,有利于中央的调控,既保护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又相对考虑了中央的财税平衡。(记者 朱宗文 实习记者 佘慧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