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论是股票多头策略私募还是市场热捧的量化私募,均传出来了产品热销的消息。券商中国记者从多家券商营业部了解到,今年以来他们渠道的私募产品销售较去年出现明显升温。仅华东某大型券商的深圳分公司,今年前9个月不到的时间,代销私募产品量已经超过15亿元。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19年,私募基金发行数量增长显著,自3月份以来,平均每月新发行产品数量均在1000只以上。
私募销售回暖,量化对冲产品受青睐
今年年初,A股迎来了一轮小牛市行情。行情回暖的同时,今年3月份和4月份私募产品发行也进入了爆发期,新发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分别高达1450只和1775只,创最近一年来的新高。随后的3个月份有所下降,不过平均仍在1000只以上。
兴业证券(601377,股吧)财富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8月末,他们今年代销的私募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比增长25%左右。“从总量上来看,随着市场回暖,以股票多头为代表的权益类产品仍为主要品种,但客户对于其他差异化资产、策略(如CTA、市场中性、期权策略等)的配置需求也在快速提升。年初,我们判断可转债有投资机会,定制引入了可转债策略产品,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产品销售量的增加一方面源于市场转暖带来的情绪提升;另一方面,私募产品运作机制灵活,在资产类别、投资策略等方面更丰富,故在满足投资者多样的投资需求方面更受青睐。
国泰君安产品金融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一方面是富余资金从传统非标产品退出后,需要有新的金融产品接纳,一方面是私募行业经过这几年的洗牌之后,大量优秀的头部私募涌现,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此外,私募产品由于策略的多样性,可以灵活满足客户多维度配置需求,因此受到投资者关注。”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金融产品部则表示,今年业绩稳定、回撤较小的量化对冲产品尤其受到青睐。究其原因,一方面近年来股指期货的基差收窄以及流动性的好转,量化对冲策略的运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由于其在熊市期间相对独立的表现,使得这类策略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
此外,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成立,部分银行资金也开始转向符合其稳健定位的量化对冲产品。
“很多量化私募管理人的规模在几个月内实现翻倍,百亿级私募重新出现。部分量化私募管理人纷纷触及策略容量上限,选择封盘或者半封闭。”华泰证券金融产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灵均投资、明汯投资、锐天投资、金锝资产、幻方量化五大量化巨头,规模均超过百亿。其中一家,量化私募的规模在半年里涨了80亿,达到130亿。
截至2019二季度末,国内10亿元以上管理有市场中性策略产品的私募管理人已达31家,其中7家规模超过50亿元。
量化跑道愈发拥挤
随着量化策略逐渐被市场接受,大量同质化策略也不断发行。
“跑道将会越来越拥挤,尤其是对于以量价为主的中高频策略,在市场波动率及流动性下降时将会受较大压力,对于管理人策略研发能力和系统硬件效率等方面都面临很大考验,未来可能出现头部化趋势。此外,稳定性较高、规模容量较大的中低频策略也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兴业证券财富管理部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几家头部的量化私募也意识到策略的同质化和拥挤,开始考虑封盘。
方正证券互联网金融研究与工程院欧阳辉表示,对于投资来说,高收益、低回撤、大容量不可能同时实现,量化策略更偏重高收益与低回撤,所以容量相对主动策略要小,而封盘意味着对应的策略已到或者快到容量上限。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量化投资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各种类型的量化策略都在不断涌现,某个单一策略也许已经到了上限,但整个市场的发展还在初期。对比看美国市场,中国市场至少还有上百倍的增长空间。如果考虑到财富管理转型和机构化的大趋势,这个增长空间可能还会更大。市场上除了几家头部量化私募,还有很多发展中的优质量化私募,业绩好、风险低、规模成长速度也很快,近期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寻找这样的私募一起合作。”欧阳辉说。
股票多头策略仍是主流
虽然近期量化投资火爆,但无论是机构数量还是管理规模,量化在整个市场中占比都不到10%,股票多头策略依旧是主流策略。
据国泰君安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销售较多的私募产品策略主要包括股票多头和中性策略,总体规模相比去年有较大提升。从产品数量来看,股票多头数量更多,基本做到了分散投资。从总体销售规模来看,中性策略绝对数更高,主要考虑这类产品风险性介于固收类和普通多头权益类之间。一般而言,从资产配置角度来说,固收类产品作为资产增值的底层部分,应当比权益类资产配置更多,故而中性策略会有更多规模上的配置。
该负责人认为,股票多头、工具类的指数增强产品以及追求可以作为理财替代类的低回撤类产品会成为市场热点。
兴业证券财富管理部负责人表示,私募的主流策略主要是和底层资产市场容量、策略有效性、策略阿尔法创造能力等相关。聚焦到证券市场,我们认为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权益类资产及股票策略仍将是主流。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了市场发展的趋势,投资者对于财富管理的理念及需求日益增强,不同类型、不同风险偏好的产品策略有望全面发展。
根据preqin的数据,海外对冲基金策略非常多样,其中以权益策略、宏观策略及多策略为主,合计占比接近70%;相对价值策略占比接近10%。
长远来看,多家券商均表示,随着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资产配置将迎来发展机遇。从国外经验来看,宏观对冲、资产配置型FOF可能会成为主流。
华泰证券金融产品部认为,从海外对冲基金的发展历程来看,除了2008年有过短暂的下跌外,全球对冲基金一直在持续增长。在中国,私募产品的发展空间也很广阔。
“一方面,随着居民财富的持续增长,财富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资产管理行业成为未来的蓝海。特别是资管新规后,净值型产品将大有可为,私募类产品即属于这一范畴。另一方面,私募产品投资非常灵活,且高度市场化,可以吸引较为出色的投研人才,其绝对收益的投资目标也较为符合投资者的需求。因此,国内私募产品将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华泰证券金融产品部相关负责人称。
在一致看好私募产品发展的同时,不少券商渠道也对私募业务进行了提前布局。
兴业证券财富管理部表示,由于私募产品数量众多、信息透明度低等原因,其遴选相对困难。在私募产品体系的构建中,我们会倾向与已是我们客户的私募管理人发行,由于其交易记录的真实性、互相的熟悉度等,能过滤大部分信息不对称风险,把真正的优质管理人推荐给我们财富管理客户。
国泰君安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市场上头部私募我们均取得了代销合作,对于头部私募我们会尽力为客户争取策略额度,除此以外,在今年下半年,我们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中小型私募的挖掘和孵化上,通过挖掘更多细分领域的龙头管理人,满足客户对于量化策略的需求。此外,我们也在拓展更多的策略类别和资产类别,发掘更多量化替代策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