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是用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资产,但越是简单的道理实施起来就越是困难。价值投资是有效的,也是无效的,如果盲目买入你认为低估的资产,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有可能没有获得任何回报。
「输了时间,亏了本钱」的现象比比皆是。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流行的价值投资是有缺陷的,今天从两个角度来探讨价值投资的最容易犯的错是什么。
什么样的生意值得投资
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是「投资就是投资生意」,因此价值投资者需要关心的不是股价的走势,而是采用角色转换的思路——换你做老板,你愿不愿意做这个生意?
显然,如果从老板的角度,势必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客户是谁?
需求是什么?
怎么满足他们的需求?
赢利来源是什么?
有哪些对手?
对手是怎么做的?
我该如何与对手相处?
生意能做多久?
生意容不容易做?
我现在能不能做到?
我还差什么?
…
而盯着价格的投资者,他们不需要考虑以上因素,因为他们认为股价已经反映了一切。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投资思路其实是基于不同的前提:价值投资认为股价短时间内和生意关系不大,其他投资者认为股价反映了一切。
好了,现在问题到了「什么样的生意是好生意?」大多数的投资者是从财务数据来判断是不是好生意,这也和A股的上市规则同步——怎么证明你是好生意?至少先连续三年盈利,并且盈利趋势良好。
一些投资者开始认为这样的判断条件太粗糙,他们于是寻找有数据支撑的财务指标:比如市盈率、市销率等
这些指标的确能够提高投资者的投资质量,但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你也会发现指标经常失灵——你眼中的好生意居然成为了一般的生意,甚至成为了坏生意。比如最近破产的拥有178年历史的最古老旅行社托马斯·库克。
所以我们能够至少能够得出一个结论:指标不是万能的。因为指标是静态的,反映过往历史的数据,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未来。连专注于低于净资产投资的巴菲特早年也在伯克希尔哈撒韦上栽跟头。
因此,投资还是要回到商业的本质上来:做生意就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如何做到对手做不到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能发现企业家和老板的区别:企业家是站在客户的角度,而老板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即寻找哪里有高毛利、高容量、快速发展、门槛低的生意。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尽管中间过程差不多,但时间会证明谁会胜出。
价值投资还有一种思路是赚差价,这部分人抓住的是市场错误定价的机会。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众人贪婪我恐惧;众人恐惧我贪婪”。市场错误定价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价格是评估出来的。只要是评估就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和理性无关。毕竟人类无法摆脱情绪,人类因为情绪而伟大。
这种思路的问题在于:如何精确的评估真实价值?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只能无限逼近。
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当你认为所有人都「弱爆」了的时候,实际上是自己被证伪。现实中就好比你认为所有人在逆行,而监控显示只有你在逆行。可惜的是,投资中不存在这个能一眼看出谁犯错的监控系统,存在的只有商业本质。
能否获得投资回报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当你寻找到一个好生意,大笔投入梦想回报的时候,实际上回报可能与你无关。这也是巴菲特强调的好的管理层是好企业不可或缺的因素。
好的管理层会给股东创造价值,坏的管理层会毁灭价值。大多数投资者获得的仅仅是回报,而不是控制权,只有控制权才保障投资者能不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比如巴菲特早期通过购买破净的资产然后清算来获得回报。
《穷查理宝典》里提到过一个案例,宽特是一家设计新型发电厂的公司,备受世界各国欢迎,设计收入不菲,在1982年他的创始人去世时,公司的情况是这样的:
宽特占据行业龙头,营业收入10亿美元,利润1亿,直接员工薪酬占营业收入70%,其中基本工资30%,奖金占40%,都用现金支付,没有股票期权,不派发红利,而把所有利润当成现金等价物的方式积累起来。
创始人过世后,公司的低市值令董事们感到不满,所以他们聘请新的CEO和CFO开始搞“现代金融工程术”。结果你也能猜到,董事们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他们不再关注于企业经营,而是费尽心机弄“套现”。这种做法的结局就是企业快速的灭亡,伴随着少数人的暴富和大多数人的巨额亏损。
所以,当你认为你找到一个好生意的时候,你真的能够获得投资回报吗?
结语
常见的价值投资陷阱大致能分为上述两类。通常的时候,市场是有效的,因为如果市场无效,那么价值投资应该很容易生存才对。价值投资的挑战不仅来自自身对资产未知部分的畏惧之外,还有来自外部的欺骗、隐瞒和现代金融工程的扭曲,更多的时候,是对风口的痴迷和盲从。
价值投资真不容易,所以,你的选择是什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