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中国最后一家弓箭铺:传承三百年,一张弓卖到上万

既然选择了,就不能虚度此行。

杨福喜穷其一生所坚守的,是祖父留下的四个字:端不生涯。一旦决定好职业,就必须全身心投入,穷尽一生磨练技能。

北京市郊的一座普通农家院中,

堆满了竹子做的弓胎、上百支箭和几十种必备工具。

这个看似普通的院落,

是中国目前仅剩下的唯一一家传统弓箭铺——聚元号。

铺子的主人叫杨福喜,

是聚元号弓箭铺第十代传人,也是目前唯一的传人。

“聚元号”初创于1720年至1721年间,

距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

小院中,

挂着一张刻有“道光三年毅甫制”的弓。

“这张弓是当时老掌柜为纪念聚元号成立一百周年而制作的”

这是杨福喜的镇店之宝。

冷兵器时代,

弓箭是最为重要的兵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六艺之一,

据说,其发明可追溯到黄帝时代。

到了清代,骑射被列为八旗之本,

朝廷专门设立17家弓箭铺作为皇家御用兵工厂,

“聚元号”便是其中之一。

这些弓箭铺隶属朝廷内务府造办处管理,

做出的弓箭均上缴兵部、礼部、户部等,

不得外卖。

朝廷定时给他们发放钱粮,待遇极其丰厚

但时过境迁,其余十六家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据说,当年乾隆在一次打猎过程中,

用了聚元号弓箭,

因为弓箭装饰精美,深得圣心,

乾隆皇帝御赐“聚元号”匾额。

聚元号由是成了当时最负盛名弓箭铺。

其实,聚元号最早并不姓杨,最初姓氏也无可考证。

聚元号第七代掌柜姓王,人称小王。

清末,小王夫妇染上了鸦片,

过着吃喝玩乐的日子,无心打理铺子,

以四十大洋售卖。

杨福喜的爷爷杨瑞林在亲友的资助下,

盘下了铺面,

成为聚元号第八代掌门。

接过聚元号的杨瑞林,却赶上了弓箭被打入冷宫。

火器取代了弓箭,朝廷取消了弓箭铺从业人员的俸禄,

弓箭铺从此自生自灭,全凭掌柜自己的本事经营闯练。

杨瑞林不得已改变了经营策略:

在原来只卖做弓箭的基础上,

开发了弩箭、匣箭、袖箭、箭枪等多个品种,

扩大了经营面,备受人喜欢,

聚元号名声也从此越叫越响。

中国弓,原名筋角木反曲复合弓,

看似简单,然而制作工艺却远超想象。

聚元号制一张弓需20多种天然材料,21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第一步:制作弓胎

弓胎选用赣南粗壮新竹,

先阴干一年,去掉水分。

再用工具打磨,火烤塑形。

第二步:勒牛角铺牛筋

为增加弓臂韧度和弹性,

须在弓胎外侧贴牛角片,里侧铺牛筋。

牛角要选用60厘米以上的,还要直。

一百支牛角中,只有两三支适合。

牛角磨成片,弓胎两头各贴一个。

牛筋层数决定一张弓力量的大小,

一般三四十磅的弓,铺两层就足够。

铺到九层,就是状元弓。

将竹木、牛角、牛筋粘合成一体的,

是一种被称为鳔的天然胶。

鳔胶是用猪皮,经过蒸、砸、滤、凝制成。

鳔胶能深入润进材料,将三者彻底融为一体。

第三步:上弦

上弦要根据弓发出不同声音作出调整,否则就有断弓的可能。

弓弦用的是普通粗棉线,本身弹力不大,

只是用于传导弓臂的力量,切忌不挂箭空放。

那些拉弦听响,大赞好弓的,其实是外行。

第四步:装饰

前三个步骤称为“白活”,第四个步骤叫“画活”。

画活,就是在弓身上画上各式各样的图案。

比如蝙蝠就经常被画在弓臂上,一来音同“福”字,二来寓意晚上也能箭无虚发。

弓完成后,就是制箭了。

箭杆是用一种叫“六道木”的灌木制成。

箭杆在空气里穿梭,阻力越小越好,

需要反复摩挲打磨,刮得光滑笔直。

箭羽,最好用雕翎。

但雕现在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取用。

杨福喜便退而求其次,选用欧洲品种鹅毛。

新中国成立之初,

聚元号传到杨福喜父亲杨文通手中,

这几年也是“聚元号”经营的黄金时节。

1958年北京开展了“除四害、讲卫生”运动。

为了打麻雀,不少人拥到“聚元号”买弩弓。

聚元号达到了鼎盛,

杨福喜也在这一年出生。

国家实行公私合营,“聚元号”并入了“体育用品合作联社”,

往日辉煌不再,文革期间更是遭受灭顶之灾,

在破四旧中,聚元号首当其冲成了炮灰。

杨文通含着眼泪,把“道光三年毅甫制”的老弓一折两段,

对外宣称:“不再做弓箭,从此封铺。”

这一封铺就是三十多年,险些让这门手艺绝迹

改行后的杨家人,告别了曾经熟悉的弓箭制作。

为了生计,杨福喜也选择了当时的热门职业,开出租。

1998年,杨福喜陪父亲观看一场国际射箭比赛后,

杨文通泪流满面:“我不想把制箭这门手艺带进坟墓。”

面对痛心疾首的父亲,杨福喜下定决心

“我要完成父亲心愿,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于是,他松开方向盘,辞职拜父为师。

这一年,他40岁,一切从头再来

一学,就是整整六年

一篇论文改变了“聚元号”

学艺六年期间,技艺精进,杨福喜便开始制作售卖弓箭。

一屋子共七八十套弓箭,无人问津,

2001年仅卖出一套,“聚元号”险些再次关门。

“卖不出去,一直苦熬着。”

苦熬,终于在2004年迎来了转机。

在原中国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介绍之下,

中国社科院博士仪德刚在聚元号待了8个月,

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弓箭的论文。

这篇论文,引起了很大反响,斩获不少奖项。

各路媒体纷纷前来采访杨福喜

聚元号,也因此被推广了出去。

上门订货的人从此络绎不绝。

其中,不乏成龙、吴宇森、霍英东这样的大咖。

2006年,聚元号弓箭终成国家非遗保护项目。

虽然聚元号又恢复了曾经的辉煌,

可杨德喜心中总压着一块石头

“手艺不是人人都能学的,‘聚元号’的传承依旧困难重重”

聚元号走红后,慕名前来学艺的有十多人,

因学习弓箭制作的全套工艺,一般要8至10年

“但最后一个都没留下来,受不了这份苦。”

值得欣慰的是,

儿子杨燚已经跟随他学习弓箭制作五年多了

下一代传人问题似乎得到解决

可在杨德喜看来

“一项传统技艺绝对不应该只由一个人来传承,而应该是一批人。”

目前聚元号一张弓卖几千元到一两万元不等,

但杨福喜想培养一批真正懂弓箭的买主。

“我想开一家传统弓射箭馆,恢复礼射。”

钱要挣,但要放在第二位。首先要考虑怎么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弓箭技艺传承了下来,礼射之道也不能丢了。

《礼记·射义》中说:“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射求正诸己,要正的,就是我们的心。”

杨福喜穷其一生所坚守的,是祖父留下的四个字:端不生涯。

“端不生涯,就是一旦决定好职业,就必须全身心投入,穷尽一生磨练技能。”

既然选择了,就不能虚度此行。

来源:致匠心

——END——

【O2O商学院】 既关注传统企业转型,又关注TMT领域创新,我们提供新鲜、有趣、有料的文章,助你在创业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微信订阅号:o2obus<——长按可复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