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纳德利成为了金融危机以来第5位宣布辞职的汽车公司CEO,与此同时,克莱斯勒也将按照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这是金融危机以来第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整车厂。
美国时间4月30日,在美国政府给克莱斯勒的最后宽限期内,克莱斯勒CEO纳德利宣布了公司与菲亚特组建合资公司的最新进展,当然,在这份声明的最后部分是关于他本人将辞职,以及克莱斯勒正式申请破产重组的消息。
菲亚特有条件增持至35%
“最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没有停止业务,我们继续在所有市场销售产品并提供服务。我们的经销商也如常经营。”昨日,克莱斯勒方面接受CBN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由于破产中不包含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其他国际业务,因此中国业务与之前并无变化。
在克莱斯勒未来的股权结构中,相关交易完成后,志愿员工受益人协会(VEBA,管理退休工人医保基金的组织)将持有新公司55%的股份,而美国和加拿大政府将按比例持有合计10%的股份,其中美国政府将持有8%,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持有2%。上述三者将有权向新公司的董事会中派驻独立董事,但无权参与公司的运营管理。公司的运营将由克莱斯勒和菲亚特联合组建的新董事会负责。
对于菲亚特在新公司中的持股情况,声明也做出了复杂的规定。在开始阶段,菲亚特将持有克莱斯勒20%的股份。同时,菲亚特有权分3次再增持15%的股份,直至35%。但增持的前提条件是:
在菲亚特向克莱斯勒提供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燃油经济性达每百公里5.875升的车型平台后,菲亚特可增持5%的股份;
在菲亚特向克莱斯勒提供可在美国本土生产并应用于克莱斯勒车型的节能发动机系列产品后,菲亚特可再增持5%的股份;
最后5%股份的增持要求是,菲亚特需向克莱斯勒提供其全球经销商网络,并推动克莱斯勒汽车产品的出口。同时,在克莱斯勒未完全清偿美国政府全部贷款之前,菲亚特不能控股克莱斯勒。
至于中国业务,克莱斯勒方面对CBN表示:“克莱斯勒重新聚焦亚太区的业务,调整并加强在亚太,尤其是中国的销售和市场营销职能。在摆脱了北美债务的困扰后,克莱斯勒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业务,更能轻装上阵。”
原股东作出巨大让步
达成上述协议,克莱斯勒的原股东方都作出了巨大的让步。其中,拥有克莱斯勒69亿美元债务的担保债权人,愿意接受20亿美元的“缩水版”偿债解决方案。
而原先克莱斯勒的小股东——戴姆勒奔驰公司,愿意放弃克莱斯勒20亿美元的债务权利,并同意放弃其占有的19%的克莱斯勒股权。作为原先持股时的承诺,戴姆勒奔驰还将向UAW(美国联合汽车工会)支付6亿美元的现金,以补充克莱斯勒员工的养老基金。
而作为克莱斯勒原先最大的股东,瑟伯罗斯(Cerberus)将放弃其所占有的80.1%的股权,同时也放弃克莱斯勒与其的20亿美元债务。同时,原先瑟伯罗斯在密歇根州奥本山的克莱斯勒总部,也将捐献出来。
2007年5月中旬,瑟伯罗斯以74亿美元从戴姆勒奔驰手中接过克莱斯勒80.1%的股权,2年不到的时间,算上已经作古的债务关系,这家私人股权公司在克莱斯勒身上损失了近100亿美元。
不过,UAW显然是最大的赢家,其医疗保险金管理机构VEBA不仅获取了克莱斯勒55%的股权,而且,奥巴马总统宣布的重组计划中,并没有工人薪资福利待遇降低的具体幅度。白宫只是表示:“UAW在工资、福利和退休人员医疗方面作出了重要让步,这将有助于保住在职雇员的工作,并保障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医疗保健,使克莱斯勒更具竞争力。”
而合并后的菲-克联盟(菲亚特-克莱斯勒联盟),菲亚特将获得克莱斯勒全部的知识产权。作为菲亚特公司的一项承诺,菲-克联盟将不减少目前克莱斯勒在北美的生产工厂和现有工厂的面积,新联盟将会是全球第六大汽车企业。
“作为重组工作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制造厂将于2009年5月4日开始临时停产。常规的生产计划需待相关交易完成后方能恢复。目前预计整个过程需要30~60天。”纳德利表示,这是众多相关方不知疲倦工作的结果,“它将合作的基础成本降到极低的水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