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徒情深,到反目成仇。伊利两任掌门人纠葛10余年,步步相逼,欲把彼此送入大牢。这一次,伊利的实名举报信,会是致命一击吗?
本文由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整理编辑,作者:胡慧茵,编辑:梁爽,设计:甄开心,实习生:陈雪莹
纵使年营收增长至700亿元,伊利还是选择自揭“伤疤”,了这口“怨气”。
10月24日,国内最大的乳品企业伊利集团以一则劲爆的指控公告刷屏各大媒体。伊利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发布了实名举报公开信——《常年屡遭破坏伊利苦不堪言 被迫公开实名举报信 恳请彻查郑俊怀及其保护伞》,实名举报前任董事长郑俊怀,称其挪用2.4亿元公款的案卷一直未被处理,14年来被长期包庇至今仍未公诉,原国家级领导、多位省部级领导、厅局级领导充当郑俊怀保护伞等。
▲网传伊利举报信。图片来自网络。
而就在公开信发布的几个小时前,2018年3月“伊利谣言案”中的邹光祥、刘成昆被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一审判以寻衅滋事罪,被指与郑俊怀关系“密切”的两人当庭即表示上诉。
伊利集团、郑俊怀、潘刚……中国乳业界流传10年之久的恩怨情仇又一次被公开曝光。到底纠葛从何而来?谁是谁非?
从师徒情深到最终反目
若不是有伊利的实名举报,郑俊怀仍头戴“乳业教父”光环。“没有郑俊怀,就没有伊利”,此言确实不假。
1983年,郑俊怀到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担任厂长,从此就开启了他和伊利的一段传奇。当时,仅有80多名职工,资产41万元,利税不足5万元的回民奶食品加工厂,只是个不起眼的手工作坊。接手之后,郑俊怀用“三个月不回家”的毅力提升营业额,在这过程中,他身上所具备的商战勇毅的特性也开始显露出来。
经营稳定情况稳定后,郑俊怀着手对食品厂进行改制,在内部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并改革劳动、人事和分配方面的制度。从1993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到1996年伊利集团成功上市,郑俊怀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让伊利改头换面。
而就在郑俊怀推动伊利股份制改革的前一年,22岁的潘刚进入呼市回民奶食品厂担任工人和质检员。科班出身的潘刚,颇受郑俊怀器重。
事实上,得到张俊怀认可的并不只有潘刚一人,还有当时曾把雪糕推进奥运营销的牛根生。郑俊怀曾在1996年提拔其成为伊利集团的副董事长,但据公开资料显示,由于后续诸多原因,牛根生选择在1998年离开伊利。次年,原本只是负责矿泉饮料的潘刚,被提拔为伊利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此后的潘刚,升迁不断。
▲张俊怀、潘刚、牛根生的工作经历。
2002年,32岁的潘刚被任命为伊利集团总裁,董事,是当年全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最年轻的总裁。然而,看来颇有“千里马遇伯乐”色彩的重用,在如今公布的举报信中却变成了“潘刚总裁带领着这样一个一心为伊利拼搏、屡创佳绩的团队,却莫名其妙遭遇了来自时任伊利董事长郑俊怀的打压”。
为何郑潘二人的关系会发生这样的转变?有一位与郑俊怀相知多年的同事这样评价:“郑俊怀很适合做官。”在很多人看来,郑俊怀“一言堂”的情况突出,确实引来很多人的不满。
郑俊怀与潘刚的嫌隙似乎越来越大,后来爆发的“独董风波”更成为了二人最终分道扬镳的前奏。
▲郑俊怀。图片来自网络。
据媒体报道,为做大“伊利”同“蒙牛”竞争,2004年5月26日,郑俊怀在董事会上提出了总投资额达12.9亿元的12个投资项目,但是这些计划遭到独立董事俞伯伟等人的强烈质疑。此后,三名独立董事再次质疑郑俊怀违规投资国债造成巨额亏损、股份转让存在问题应当接受审计。第二天,伊利召开临时董事会决定罢免俞伯伟,引发了“伊利独董”风波。俞伯伟是不依不饶,声称要起诉伊利,而其他董事在郑俊怀的说服后,一一举手表决,唯独是潘刚没有在董事会决议书上签字。他还在会议记录上写道——此次董事会会议不符合公司章程,决议无效,然后离开办公室。
师徒二人在表决中公开叫板,矛盾一触即发。此后,潘刚被郑俊怀架空,还有消息称郑俊怀曾考虑罢免潘刚的职务,但是没有在董事会上通过。
▲潘刚。图片来自网络。
从那时起,郑俊怀和潘刚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让郑俊怀意想不到的是,“独董风波”暴露出伊利高层违规持股,引发人们对国有股股权转让的怀疑,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落下。2004年12月17日,郑俊怀等五名高管因为“涉嫌挪用公款被刑事拘留”,郑俊怀也开始了他长达四年的牢狱之灾。
就在郑俊怀被拘留仅半年后, 35岁的潘刚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带领着伊利业务收入突破百亿。从那时起,潘刚带领的伊利与郑俊怀渐行渐远。
漫长的交恶
风波并没有随之而消停,伊利的“专制父亲”郑俊怀与伊利“一把手”潘刚之间的恩怨纠缠似乎越演越烈。
出狱之后,郑俊怀奔走于法院的原告和被告席之间,多次向呼和浩特市中级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还自己的资产,只是这样的执着始终未见成效。伊利遭受的流言困扰不断,期间,还爆出了对潘刚的“实名举报”。
2011年2月,自称是郑俊怀任内的董事长助理、73岁的“张三林”通过《内蒙古商报》前社长李希晓等人,在网上公开发表一篇名为《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掏尽》的举报信。举报信一经刊发,伊利股份(600887.SH)股价当日跌停。
这封长达万字的举报信指控了伊利董事长潘刚及其家属的敛财之路,且时间地点明确。该举报信称,“潘刚在伊利的个人敛财之路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潘刚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司财产,指令其下属以非法手段平帐、冲账;潘刚及其亲属采取虚报注册资本的手段,非法设立内蒙古信禾广告有限公司和虚假公司内蒙古锐信达科贸有限公司,以收取回扣形式受贿,并以公司名义非法交易,把国家财产变为其私人财产,涉嫌贪污挪用”等。
该案件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判决认定,李希晓等4人故意编造的虚假信息,其行为构成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法院判决,对李希晓等4人判处8个月至1年零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以1万到3万元罚金。
此事在伊利发布的公开信中也有提及,“李希晓所在单位2002到2010年间,长期接受郑俊怀违规提供的赞助费共计90万元”;张三林则“被郑俊怀以重金收买;2004年9月,在郑俊怀被立案调查的敏感时期,郑俊怀以宣传费名义私自给张三林26.98万元,购买了一辆福特蒙迪欧轿车。”
▲写《出乌兰记》的刘成昆。图片来自网络。
有关潘刚的“谣言”并不止这一个。2018年3月,自媒体人刘成昆在公众号“天禄财经”上发表了连载小说《出乌兰记》。据公开报道称,这篇文章被外界解读为含沙射影,暗喻伊利集团领导层腐败。随后,“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被带走协助调查”的消息甚嚣尘上,导致伊利股份当天市值蒸发60多亿元。而这则谣言,也在10月24日的判处后戛然而止。
▲伊利董事长谣言案始末。
脱离了“教父”郑俊怀的伊利,始终保持着稳定向好的势头。2016年,伊利的营收就已经突破了600亿元,带领伊利从谷底走上反弹,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业领军者。潘刚的执掌,无疑得到了伊利人的信服。
而如今,在以潘刚为首的伊利人看来,郑俊怀一而再再而三的纠缠,是对伊利的打击报复,郑俊怀更被“亲生子”伊利视作“仇人”。回忆起郑俊怀过去在伊利的20年,许多伊利员工心情复杂,“如果没有郑总,伊利不可能发展到今天。”更有伊利中层表示,在他的印象中,郑俊怀从来和奢华、腐败等字眼沾不上边。但郑俊怀如今的败相,确实与他当初做MBO的决定脱离不了关系。
▲郑俊怀接受审判。图片来自网络。
据新华社报道,郑俊怀等高管被刑拘,缘于挪用两笔公款。“伊利高管证实,2000年至2001年,伊利公司董事长郑俊怀等人未经董事会同意,先后挪用1590万元和1400万元分别给呼和浩特华世商贸有限公司和启元有限责任公司。”从目前暴露出的多种信息来看,这两笔公款最终用于收购上市公司伊利股份的法人股股权。在法庭上,郑俊怀声称自己这是为了解决管理层持股的来源问题,但这样的曲线MBO方式确实触犯了法律的红线,为郑俊怀败走伊利种下了“祸根”。
▲伊利股份股价走势。图片来源:同花顺。
公开信曝光后,伊利股份率先受到影响,其股价在10月24日午后闪崩,全日跌7.18%。当天收盘后,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相关举报不涉及公司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目前管理团队稳定,生产经营正常。截至10月25日收盘,伊利股份再跌1.51%,收报于23.44元/股。
曝光在镁光灯下的恩怨情仇似乎远远未能终结。
参考文章:
《潘刚、郑俊怀20余年师徒恩断,伊利两任掌门人迎决战时刻》 野马财经 2018年10月24日
《郑俊怀——伊利背后甩不掉的影子》 财经网 2018年10月24日
《伊利恩仇录!被举报郑俊怀与牛根生、潘刚多有纠葛,奔向不同方向》 侠客岛 2018年10月25日
《伊利“教父”的坠落》三联生活周刊 2005年1月10日
《郑俊怀&潘刚 看守所内外》第一财经日报 2004年12月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报道,欢迎转发,无需联系即可转载,如有其他需要,请联系客服小冕(微信号:xiaomian0504)。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