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2005金融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专家年会实录(四)

  2005中国金融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专家年会于2005年3月20日至21日在京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由搜狐财经、中国金融网联合主办,邀请政界官员、银行家、企业家、著名学者对2005年中国金融形势做全面精辟的分析与展望。

年会对六个主题进行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分别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下面是专场四:2005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实录全文。

 

  主持人:我大概做一个简要地介绍,我们这一场是非常重量级的,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老师做主持。我们的主题演讲将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研究院陈剑波老师做,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张军研究员作主题演讲。

  和我们三位重要级的经济学家做嘉宾的有两位,一位是常熟市农村商业银行的董事长吴建亚,还有一位是沧州市农村信用社理事长陈树松。下面由温铁军老师做主题,大家欢迎!

  温铁军: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来出席这次会议,并且主持这个分论坛。大家知道最近这几年中央一方面是在强调“三农”问题重中之重。从2003年1月份到现在已经是四次强调。另外一方面是深化农村改革,以农村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来推动农村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落实。我们大家把这种变化,其实应该看成一种新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

  既然是一种重大的战略转变,相关各个领域的深化改革就应该是有非常重的任务、新的任务。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改革,应该被看作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为缓解“三农”问题提供服务的领域,这当然是大而化之的提法。

  如果我们深入的看一下农村金融改革,会发现从90年代以来,尽管不断地强调,但是却困难重重。尤其是90年代末期,从1997年11月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后,国有商业银行向商业化的方向改制迈出了相当大的步伐。但是对于农村金融来说,却有一个重大的不适应。世界范围的小农国家,无论是中国有两亿,还是旁边的韩国、日本,农村人口已经占到全国总人口的8%以下,还是台湾省占到了10%以下。10%以下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你即使看一看日、韩、台,正规的商业化经营也难以应对小农户的需求。这里面有一个道理,我们在90年代后期通过调查研究已经提出来,就是商业金融不可能为高度分散的小农提供服务。

  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尝试,这个努力是可贵的,目前为止服务的普遍性还有很大差异,一般是20%多。就是说农户当中能够得到服务的也就是20%多。如果说这个比重是可信的,就是说两亿农户中至少还有一亿四多,这样占绝对比重的农户很难有服务的。稍微了解一下中国经济发展史,在民国年间,从2、30年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商品化生产。我们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像山东、河南等等这一代就已经出现了小麦代、棉花代、花生代。和我们现在90年代末期提出的口号,大体上一样。

  那个时候民国政府通过信用合作的方式,所服务的小农户的面大约也不到20%,少的地方覆盖7、8%,多的地方是20%多。今年和过去相比有很大的进步,或者是社会性质有了根本的不同等等。但是就正规的金融为农民提供信用服务,有一些变化,但仍然是占绝对的农户得不到服务。于是乎有一个大家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发生了,就是高利贷经营在农村普遍发生。

  我们在90年代末期曾经做过调查,2000年前后指出的就是农村中民间借贷发生的比例少在90%的村子都有,其中民间经营中的高利贷经营占的比重也比较高。今年又过了四、五年,我们看到农村的民间金融应该是开始得到鼓励了,但是高利贷金融并没有受到抑制。这个现象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如何看待它、分析它,采取什么政策解决它,这恐怕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我们当然不能说银行的商业化改制不,我说无可厚非。银行总是要商业化改制的。一旦商业化改制以后,银行当然追求规模贷款,这样才能产生规模收益。进一步看看小农的信用服务应该如何解决呢?

  这大概是一个尚未破题的问题,所以今天的讨论话题很好。尤其是在座有两位信用社的领导,我们可能会听到这两位信用社的领导向大家介绍,他们为农户提供信用服务的可贵经验。我也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向他们好好学习,另外也可以听听两位研究员,一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是社科院的。他们都有大量的研究,我们听听他们的思维。

  陈剑波:谢谢主席,也感谢搜狐网给了我跟大家一起来讨论的机会。我的主题是后农信改革时代,副标题是经济增长、农村发展和实践。首先讲一下这个背景。从这一轮的经济过热现象中,我们发现在经济增长当中有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一个就是圈地运动,98年以来中国减少了700万公顷的耕地,在城市化扩张过程当中,因为圈子出现了大量的矛盾和突出。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涉及到了政治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大家有所察觉的,但是还没有非常清楚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居民流动而不迁居。我们可以看到我们25年来的城市化、工业化是一个人口迁移不足的城市化。有两个计算,按照我们统计局的统计,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民也算,98年以来我们增长了5140万人。按现在700万公顷的占地规模去算的话,大概到2亩左右。我们规划是到2015年要增加三个亿的城市人口,这样的话中国的耕地需要耗掉4.5亿亩的耕地。

  按照这样城市化的扩张方式,这还是在大量农村居民进城而不迁居的情况之下,出现的占用耕地的情况。虽然农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28,下降03年的14%。我们按照户口来计算的话,25年的时间我们农村人口只下降了8个百分点。这是我们25年,工业化和城市化一个巨大的成就。这个结果造成了我们城乡居民收入的喇叭口越来越大。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结果,就是农村地区的消费低迷。我们70%的农村人大概只占到消费总额的30%左右。也就是说,我们25年来经济增长生产出来的70%的商品是由30%的人口来消费。

  这个需求的拉动,GDP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这三亿人。 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和我们农村金融改革面临大的背景有关。之所以提出这三个问题,我们接下来的结论是: 第一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从哪里来。我们25年的经济增长基本没有摆脱依靠银行信贷、出口增长这么一个逻辑来拉动我们GDP的增长。

  我们最近两三年来在国际市场说遭遇的阻碍和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贸易冲突和其他的国家的贸易壁垒,包括纺织品(最近开始非常的敏感),怎么考虑中国经济持续的长期增长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来考虑近期中国经济潜在的威胁,究竟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我觉得是非常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一方面稳定汇率,要求我们大规模投放基本货币,就有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威胁。再加上我们如果银行的信贷调控不好的话,也有可能银行信贷出口扩张的逻辑。我们刚才讲到,由于70%的人口长期消费需求的低迷,同样也存在潜在的紧缩风险。

  第二个结论,目前的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结构和宏观调控的调整问题,光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整很难在长期增长潜力方面解决问题。如果不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也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止,甚至于中断。大家都知道我们不要说停止和中断,只要再下降3到4个百分点,很多的问题都会转到社会问题上。

  如果搞的好的话,农村经济改革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但是从现在金融改革来讲,这个形势不是太令人乐观。 第二个问题就是对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疑虑。第一农业银行还能不能为农服务。96年商业化改革以来,农业银行已经开始逐步转向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而且逐步从县内撤离了大量的金融机构,以实现其最大化的目标。

  这样的话,能不能为十亿人口和农村产业,提供像过去十年、二十年的服务,这是令人怀疑的一个问题。我们中央政府花了1500个亿究竟要买什么?我的感觉如果我们能够买到有一批治理结构良好、究竟有效,具有竞争力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我觉得这1500亿就值。对于他们的评价标准,并不一定限定到是不是为农业服务。当然也有一个潜在的问题。

  我去年看到一个材料,在某省调查当中信用社的职工在信用社里面占股占到30%左右,信用社员工参股实际上中间还涉及到收益分配的问题,也涉及到内部人控制或者是信息不充分的问题。所以这1500亿,还有一部分的内容就是帮助信用社员工解决信用社的困难。第三点疑虑,就是省联社是不是能够代表地方政府管好无信用社。我现在有一点怀疑,如果基层的信用社也好,还是农商行,股东投了钱以后由董事会决定我们经营管理的问题。在决策当中,是以股东的权益来说话。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一个由省一级政府加强管理的问题。

  我就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和《公司法》的相应规定有冲突。另外一个冲突,一般省联社的设立是由基层社投资组成的一个机构,现在是要求省联社管理基层社。这就出现了打工仔管老板这样一个不合法的逻辑,所以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解决?需要我们讨论。

  第四个疑虑,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多数农村合作银行和商业银行改造的一批信用社,他们逐步商业化和城市化前景基本上可以预见到。我为什么说会城市化呢?相对来说在银行业竞争不足情况下,农商行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第五点,贫困地区的信用社可能会被排除在这一次的改革之外。因为大多数的省份是选择票率贴现的方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一系列的规定要求要达到一定资本金、不良资产的标准的这种票据的方式,才有资格去享受,而且也有一定的经营业绩。但是一些西部地区本身的收入水平就很低,要达到这个资本金的要求就很困难,所以就无法享受这些扶持的政策。

  第三个问题是农村金融改革不能够解决的一些问题。一个是我们缺乏保障而且财产权益不完善的产权体系,我们很清楚,土地的财产权利是不完整的。土地的流转,特别是前一些年农业产出效益地下的情况下,农业价格偏低。土地在资本化的条件下是农民最大的一笔财富,因为缺乏资本市场,因为缺乏完善的识别产权和执行产权的体系,使得经济造成降低的一些问题。另外房产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农村金融重建实际上是刚刚开始的一场战斗,我们面临着非常长期的过程。我觉得农村金融重建的过程,一个是要保证农产品(000061)(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的基本供给。第二要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提供服务,另外要满足农村居民在医疗、教育、生活方面消费需求。还有一个对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领域,就是在乡村人口转移和小城镇发展过程当中说所产生的金融需求。

  再一点,农村金融的重建必须要和整体的变革相融合。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银行业至今天为止没有一个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比如说,储蓄保险的制度。无论是什么样的分散机制,一定要设立这样的机制。就像不断推动民营中小银行发展一样,一个严格的约束和制约就是,只要你开始出现挤兑,就需要中央银行。所以风险机制建立不起来,我们就很难促进整个农村金融的实践顺利实施。还有一个准入的问题。我们去年1号文件都在提到发展“草根、社区型”的形式。如果没有准入管制的放松,包括中小企业都很难破题。利率管制着也是同样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不仅需要解决信用社本身的问题,通过信用社的改革我们可以为整个银行业的改革探索一个道路出来,包括地方怎么守土有责,怎么对辖区内的中小企业进行监管,出现问题的时候真正承担责任和职责。在信用社改革过程当中,应该把风险分担的机制和地方金融监管体系一块去试,这样对整个金融改革具有非常长远的意义。对于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需要促进他们加快发展的问题。对他们的要求,只要他们能够做好,能够很好的满足农村的商业信贷要求,而且能够有效的经营就是很好了。

  第二是加快治理结构的完善。我知道有一家合作银行就面临这样的问题,董事长大概只有1点多的股份。我不知道《公司法》里面如何界定这个事情,这个在治理结构当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而且如果不敢于做调整,比方说不明晰现在这批创业者他们个人得产权的话,要有可能会引向歧路,比如说有可能通过外资的合作倒腾产权。

  我们一定要规避在乡镇企业改革过程当中重新走向企业的那一条路,所以在治理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问题可以讨论。另外应该尊敬投资者的权利,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审批的程序,扩大他们开发信贷产品的权利。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省联社的职能,怎么从管理转向服务,而且要解决现在面临不合法的问题。谢谢大家!

  张军:首先谢谢大会主办方邀请我和大家进行交流。我们有一个专题小组专门研究农村金融,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关注农村经济体制管理。最近我们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就农村合作信用社的改革做了一个专题的研究,我们对浙江、吉林、江西、重庆做了专题的调研。很高兴把这个报告的主要观点在这个地方亮出来,和大家进行讨论。

  我这次要汇报的主要是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标题就是“改革目标实现的路还很长”。农村金融改革,也就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央一直关注。但是我们如何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农村金融市场我们没有清晰的目标。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当中终于提出来了,就是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我可能对改革整个过程不是特别的清楚,温老师可能比较清楚。但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来。

  我们经过20年的改革,从行社分离到恢复信用社的三性,坚持了那么多年,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从微观组织的再造到金融市场的构建,我们一直在探索,但是没有提出一个合适的明确目标来指导我们信用社改革。这次中央提出来了。我为什么说这个目标的实现还需要长时间,一个就是金融主体的多元化问题,有国有商业银行,有地方性的股份制商业金融,也有民间金融,更有那些社区性的中小金融。

  在市场的准入上我们没有放开,民间金融、地方性金融在市场准入方面还受到一定的排比。我们主要是对政策性和操作层面的一些行为进行一下分析,因为金融是一种很稀缺的金融,政府不会轻易放弃这些金融,或者说不会随意的流到政府不能控制的范围之外。

  第二就是金融的多元化的问题。这也涉及到市场准入问题。什么时候开放?不知道。简单来说,我们信用社有些应该可以承担而且可以从事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现在因为我们政策没有放开,就进不了。所以这个目标实现的路非常长。还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

  第二个问题“农村边缘化的问题”,也就是合作金融的路今后怎么走。我们知道信用社的改革基本上有五种模式,其中有一种就是合作银行模式。是什么合作呢?是不是某种意义来讲以农民为主的合作模式,我们看到经营不好的信用社,你让农民入股,农民没有钱。

  我们在江西做一个调查,50块钱一股农民都拿不出来。但是在经营非常好的信用社,农民想入股但是入不了。这些完全被企业老板甚至是政府官员、包括法院的,十万、五万都被他们占了;农民想进都进不去。因为这个经营好的信用社,确实存在着高分配的红利。信用社在以前很大一部分是农民的股份,有很多纠缠不清的部分在里面。农村边缘化的问题,在这次改革当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我是赞成金融主体多元化的。合作银行应该存在,但是应该怎么走,还需要继续的观察和研究。

  第三个问题“农村信用社的改制”,副标题是“中央省和信用社改革的目标不统一,会加大改革的成本”。省级政府就是为了想尽快拿到中央政府的票据置换,好把信用社长期积累的负担让中央买单。我们看到一些现象,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在短时间内实现增资控股。从信用社的角度来说,我已经改造成了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我是金融主体完全有自我选择的目标,上面又有一个省级联社,这个体制的冲突非常大。基层联社是省级联社的股东,按到底来讲省级联社应该为他们服务,这些体制的摩擦,有可能会导致改革的失败。

  农村金融不是政策金融,中央政府不应该把农村金融看作是政策性金融。你凭什么在文件当中规定,改制之后就一定要服务于农村,这里有问题。 我个人赞成民间金融可以通过信用社的改制、机遇、不同的渠道让它浮出水面。 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这个论坛的问题似乎比较尖锐。无论是我在开场白跟大家所说的高利贷的泛滥。还是陈剑波从宏观角度来说,国家花了1500亿买了什么?这些似乎从宏观角度来看并不乐观,张军讲的搞合作金融似乎又有相当多的制约。他们似乎有一些批评。在座各位可能有一些问题要问。我归纳一些东西让大家考虑。商业银行从农村、农业退出是必然的。为什么?因为小农经济高度分散,必有信贷的规模小、周期长、风险大、无法审查监督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能怪信用社,因为他们也在进行商业运作;

  像日本,有中央农民金库,GA系统可以提供政策性的功能,其实也有储备。即使农民的所有资产都可以全部抵押、破产。刚出现问题的时候,GA系统也根本不可能到农村去收回他的土地、抵押品,也不可能收回房子。所以我们现在很多经济学家寄希望于让农民的土地私有化,就可以进行抵押,这些都做不到。商业银行对付不了小农需求。下面我们来一个现场互动!

  记者:我来自搜狐财经频道。最近国家财政部拨出了150亿对农村基层财政进行补贴,我想问一下这150亿对农村改革究竟有多大的意义?或者是有什么改善?

  陈剑波:我们想乡镇财政的负债相当的惊人,有的已经超过了4000万。我个人感觉到从债务的角度来说,如果税费改革,给造成的缺口不是150亿可以弥补的。

  温铁军:有可能乡镇这一级的财政紧张状况会降低。

  记者:增资控股,资金和政策扶持等各个阶段,已经完成了改革的要求,已经到转向对付的阶段。农村的改革,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只是达到的一种形似而不是神似。从人民银行监管机构或者是政府方面来说,如何来做?

  陈剑波:各个地区的进展非常复杂,最后达成方案也是一种妥协的结果。就像我刚才提到的花钱买机制,第一是买哪一个部分的机制,这个要清楚。第二谁花了这些钱也要清楚,不能说把钱花在那个方面去了。对不同地区的情况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去区分,比如说西北地区按照目前的方案推进,陕西可能好一些。而甘肃、青海、宁夏,大多数的信用社可能就没有这个机会了,而东部地区可能会走向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不太同意温主席刚才讲到的观点,现在和30年代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区分一下,一个是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和扶持的问题。第二是对农村人口金融服务和支持的问题。这两个体系在资源配置的过程当中,决策的体系不一样,所以会有不同的特性。谢谢!

  记者:我是国际金融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张军先生,天津的改革选择了两级合作银行的模式,银监会的官员说这种模式类似于荷兰的两级的架构模式。您觉得采用这种方式是不是可以避免您刚才说的问题?还有北京和上海已经选择了国际商业银行的模式,您觉得这种模式是否可行?谢谢!

  张军:荷兰的模式也和原来的合作金融有一些区别。第二点,从管理体制来说一个省或者一个市级下面,主管或者是管理不同类型的信用社,比如说商业性的信用社,有合作银行的,还有原来不动的。怎么去管?这是一个体制上的问题。在一个体制内有不同类型的金融体制,你怎么管?用什么标准管?这是需要我们在改革当中解决的问题。谢谢!

  记者:四大银行的改革非常受大家的关注。而农业银行的改革是被纳入整个农村体系的改革来考虑,你们这个事情怎么看?因为农业银行的改革体系应该是纳入商业银行。

  张军:农村需要商业金融,但是面临很多限制性的因素,所以说才有上个世纪末商业银行逐步从市场退出。我们根据国际的经验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建立起一个能够引导商业金融,进入到农村市场,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但关键是我们建立这么一套机制,这里具有政策性的配套,也有政策性的完善。

  陈剑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政府要人家干什么,还有农村银行在商业化之后不得不要干。不管这个改最后是一个什么结果?我想最后是股东们,也就是农业银行想干什么的问题。或者是市场要求他们、竞争逼迫他们要干什么的问题。政府可以去要,要的来,要不来就看你支付的代价。你要我承担政策性的职能,你可以支付成本,比如说股票等等。

  主持人:我们按照规定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八分钟,本次论坛到此结束。其实刚才两位研究员回答的很清楚,农业银行在市场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股东的目标,必然要进行商业化,也就是说农村银行进入城市是必然的。 主持人:本次直播到此结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