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记者发现,从2015年开始,A股市场元旦后出现“三阳开泰”走势的概率出现迅速提高。而今年的“后元旦行情”,在201年和2017年都出现过,今年尤其与2017年的三连阳形态最为相似。为什么“后元旦行情”越来越持续演绎?经过连续上行之后,股指是否短期正在面临拐点?权重股轮番表现之后,什么才是担纲继续提振大盘士气的新开路先锋呢?
一、指数“照镜子”:是巧合还是自成逻辑?
|
今年开年以来,大盘指数已经连续三日上攻,短短三天,指数上涨幅度已经达到2.37%,倘若以整个2017年沪指6.56%的涨幅为基准,2018年的三天内,大盘指数就已经完成了这个“任务量”的近4成。
大盘指数开启“后元旦行情”,这在A股历史上并非首次。
根据统计,近20年来,元旦之后,超过60%的概率指数都出现上行趋势。但是,从2015年之后,这种“三阳开泰”的走势特征日益频繁,背后似乎暗含着某种特殊的逻辑。
|
|
在最近几年的“三阳开泰”中,2018年的行情与2017年最为类似。
回看2017年,大盘连续三根阳线拉升,三个交易日的上涨幅度分别为1.04%、0.73%和0.21%。而从A股2018年的“后元旦行情”来看,涨幅则分别是1.24%、0.62%和0.49%,两者的每日涨幅都呈现逐渐递减规律。
指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惊人的相似呢?从诸多综合因素来看,确实有一些相同原因支撑着大盘指数在每年的“后元旦”这个时间节点上的不期而遇。例如:
首先,历年新春前后,往往都是宏观数据的相对真空期,而资金的提前布局惯例使元旦反而成为市场表现强势的时间窗口。
其次,资金面的相对宽松期,经历年底的资金紧张之后,市场流动资金往往在年初会出现回暖。
第三,增量资金入市预期和投资者情绪回升。以外资为例, 在年初资金明显回暖的背景下,尤其是境外资金在近期流入明显,包括沪股通、深股通在内,近日资金净流已连续实现多日的净流入。
第四,新股发行减速。有投行人士介绍说,每年1月份新股发行的数量通常都会减少,因为若去年12月31日之前没有提交发审委审核,在1月1日后送审上市公司必须补交2017年年报。因此上市公司要送审还要等待2017年年报出炉。新股发行减速也会降低目前市场融资的压力,这也给大盘提供了比较好的时机。
而从2018年A股的“后元旦行情”来看,也符合这些共性特征,此外还有个别消息面其他因素的提振。
例如,广州万隆认为,元旦后这一轮行情最大的逻辑在于市场短线利率迎来拐点,流动性得到改善,再叠加外围美国税改和基建计划以及欧洲扩大制造业等对中国出口有明显提振,所以在这一系列利好预期重叠刺激下A股春季躁动行情又一次如期而至。
因此,从近几年特征来看,“后元旦时代”通常会迎来比较靠谱的“吃饭行情”。那么,“后元旦行情”之后,大盘指数又会如何演绎呢?
这一点,或同样可以从近年来A股市场的走势规律中找到答案。以2017年为例,经过三连阳之后,指数紧接着便进入持续回调趋势,但这种回调幅度并不会太深,并且随即阶段见底,而后反而又真正迎来一波持续近三个月的春季行情,所以,这一次历史会不会重演呢?仍待时间给出答案。
二、“巨无霸”都翻身了,还有哪些股在底部徘徊?
近几个交易日的活跃板块来看,从资源到地产、金融以及今天的石油板块(石化双雄均放出天量,且今天大幅冲高),这几天权重轮流涨了个遍。此外,不少题材股也都没有闲着,包括金力泰(300225,股吧)在内的部分个股,甚至已经实现了10连涨。
|
但最惹眼的,还是白马股。从2016年开始,白马股出现价值回归,贵州茅台(600519,股吧)、伊利股份(600887,股吧)、格力电器(000651,股吧)、招商银行等股票一路飙升不停歇,在社保基金、机构投资者、境外资金都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不少散户却只能大喊“被涨懵了!”且从1月4日的互通资金视角来看,这种抢筹,依然没有停歇的迹象。
|
例如,有机构人士指出,在整个 A 股逐步美股化的过程中,业绩和价值主线将在未来很长一段之间都是整个资本市场的主线,对于短期市场白马股是最具确定性的不二首选;而从中期来看,布局具备很强的业绩支撑性的优质成长股,以便携价值蓝筹与优质成长齐飞。
此外,年报预告带来的业绩机会,以及两会相关的主题机会,也被市场人士冠以越来越多的期许。广州万隆便认为,周期股关注股价落后于基本面的部分、消费股高股价高景气、成长股关注年报符合预期部分——这些或都是A股“后元旦行情”之后展开春季行情时最有可能首先重燃的三个部分。
而不少仍然停留在底部的品种,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之后,也开始获得部分机构的重新青睐。实际上,倘若按照“后元旦行情”的规律索骥,我们同样可以发现,确实又不少如今看来风光无限的白马股,确实是从遭遇市场“唾弃”的历史大坑中,逐步实现底部整固并重拾升势的。
以贵州茅台(600519,股吧)为例,从2012年对公款消费严格限制,整个食品饮料板块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当时股票市场的投资情绪悲观,特别是对贵州茅台、五粮液(000858,股吧)这样的高价酒品种,更是遭遇当头一棒,市场分析一边倒认为,高价酒高增长时代终结了。因为没人能够预期,挤掉公款消费的泡沫后,支撑这些白酒股股价的市场究竟还剩下几成。前复权的茅台股价从2012年7月最高价194.03元跌到了2014年1月的76.97,高位跌去了60%左右,下跌周期长达一年;但经过这段周期的震荡后,公司股价又逐步进入上升通道,直到今天,公司股价突破740元大关。此外,包括伊利股份等个股在内,也都有“三聚氰胺”事件如魅影般伴随过,但也并没有妨碍后来一众资金的争相抢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与中国股市的股价运行“潜规则”有密切关系。
其一,不少机构从建仓到派货的周期非常长,越是长期投资的基金、社保、汇金等机构,越是会放长线钓大鱼。而为了拿到低位的筹码,甚至会将股价打到底部,让散户无法忍受后割肉出局,快速收集筹码后迅速拉升,离开低价位区间。
其二,A股市场历来都有情绪市的称号,外在突发因素对股价的短期影响很大,股价偏离价值区间的情况常有发生。不论是贵州茅台,还是青岛海尔(600690,股吧),在遭遇股价断崖式下跌时,并非企业的内在价值或商业模式出现问题,而是受到某种外界环境的影响,引发了股票市场的情绪化恐慌。
其三,此外,国内A股市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比如,有的企业为了换取来年业绩的大增,会把糟糕的业绩计入某一年,从而股价大幅下跌;也有的企业在、并购、重组前夕,也会出现股价大幅下跌的现象。这些都需要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要擦亮眼睛,找准这类白马股的配置时机。
在这种逻辑下,不断从正处于底部的个股中找寻下一个大涨的股票,便成为不少机构乐于看、乐于做的事情了。
以连收8天阳线的网宿科技(300017,股吧)为例,由于价格战利空,公司经过长达一年多时间的断崖式下跌之后,PE已经停留在27倍附近,PB在2.75倍,放在当下的创业板中,已经具有相对估值优势。在东方财富证券和东吴证券(601555,股吧)等机构看来,随着公司专注CDN发展的提速,有望拓展公司的长期增长点,因此两家机构都最新给出了“增持”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的反弹,A股近1个月时间以来,已经没有再创出历史新低的个股,但是仍有不少创出一年新低和在底部持续徘徊的个股。哪些个股有望化身成赤兔马, 值得投资者仔细甄别。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