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消费金融二三事(上)|起步、发展、强监管,消费金融市场之变

原标题:消费金融二三事(上)|起步、发展、强监管,消费金融市场之变

综合自资管云、零壹财经等

我国消费金融业务,起步于在上世纪80年代商业银行开办的耐用品消费信贷业务以及信用卡业务。但受宏观市场环境、居民消费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消费金融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产业地位及相关政策措施尚不明确。

直到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开启,我国才真正意义上从政策角度明确了对消费金融行业的支持,至今,消费金融已经发展十年。经济的发展为消费金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消费金融行业的”自律”发展,也能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

01

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一、探索期:(80年代初--2009年)

以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为起点,开启了我国的消费金融。从1981年到1983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六个省市的6个行、处、所开办了消费金融业务。1999年,央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金融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面向广大城市居民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为主的个人消费金融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逐步开展。

二、试点期:(2009年—2013年)

以消费金融公司为试点,推动消费金融产业的发展。2009年7月,为解决商业银行对个人信贷需求覆盖不足的问题,中国银监会颁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4个城市开放消费金融试点。2013年11月,银监会再次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支持居民家庭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信贷需求,鼓励民间资本探索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并扩大内陆10个城市参与试点工作。

三、发展期:(2014年—2017年)

以互联网金融为契机,扩大新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2014年7月,央行、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支持消费金融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2015年6月,国务院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并将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银监局,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2016年3月,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鼓励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创新,鼓励拓展汽车金融、健康消费、信息与网络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政策对消费金融场景的拓宽和消费金融产品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成熟期:(2017年至今)

以积极整顿消费金融行业乱象,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在2015年到2017年上半年的消费金融迅猛发展阶段,行业内出现了众多违法违规现象,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偏离了消费金融的本源。2017年开始,监管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多部委就消费金融业务颁布了多项规范管理通知,分别针对校园贷、网络小贷、“现金贷”提出了严格的清理整顿措施,对市场进行肃清。

02

强监管后的消费金融市场之变

(一)居民杠杆率不断增长

自2017年底141号文等一系列监管政策落地至今,国内整体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最受关注的便是居民杠杆率的迅速增长,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注:隶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9年3月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平均杠杆率达53.2%,2008年~2018年的十年期间居民杠杆率上升总量为35.3%,年均增速达3.5%,增速与美国在2000年~2007年期间相当。这还未包含同期向亲友借贷、民间借贷等无法统计到的数据,实际居民杠杆率将更高。

图1: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2008年~2018年)十年期间上涨35.3%

(二)行业马太效应不断增强

2019年消金市场的基本面变化亦十分明显——行业马太效应正不断增强。不论是市场的资金流向还是各渠道的客群流量,都在进一步向头部机构聚拢。

近几年,消费金融场景朝着全面化、多样化拓展,从电商延伸至旅游、教育、家装、医美、婚庆等新型消费领域,主要消费场景趋于饱和。BATJ作为互联网巨头,并凭借丰富的消费场景、庞大用户数据、流量、资金等优势,在消费金融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

来源:零壹智库

(三)资产下沉迹象明显

马太效应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市场后来者不得不选择进行资产下沉。消金市场的资产形态也将更趋向于呈金字塔型分布。如果把资产分为ABC三个等级,那么BATJ等互联网巨头以及部分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一般会把A类资产留给自己,再将B、C类资产匹配给不同的合作机构,但随着想要在消金领域分得一杯羹的机构数量增多,行业红利加速透支,客群扩大的同时一定会带来资产下沉。

与此同时,随着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竞争场景越来越细分化,消费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面临巨大考验,金融科技或将成为消费金融机构下半场的致胜法宝。

9月央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定义,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还特别提到,要鼓励发展特色的、面向具体的领域、场景的金融科技,而不是大而全的发展。

03

新形势下各方展业路径之变

(一)信托资金方的展业路径之变

从以往的通道模式变为真正的主动管理,才是信托布局消金业务的正道,这也要求信托机构要走出舒适区。首先在战场的选择上,除非打通了ABS等低成本的融资通道,否则从信托募资成本叠加消金展业中的各项综合成本来看,选择18%~36%甚至24%~36%区间的客群无疑更为合适。

其次,全面的资产管理能力将成为信托开展消金业务好坏的新标准,在贷前、贷中、贷后等各个环节都应该有相应的人员配备和业务流程制度建设。既能监测数据又要具有一定的催收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与外部催收机构的合作来实现。

最后,具备核心风控能力正成为信托布局消金业务的必要条件。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信托机构的风控系统建设,应该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重组能力,能够将客户进行精准分层,针对不同层级的客户适配不同的运营方式,并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但对于尚未搭建风控系统的信托来说,此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物力来自建系统已经不再合适,选择外采或与外部机构合作效率更高。

(二)资产方的展业路径之变

与资金方对应,业务链条的另一端资产方的展业路径也发生了变化。强监管下的审查力度加码,一时间合规展业成为资产方的生命线。以往资产方以规模、利润为核心发展要义的情况不复存在,随着市场流量成本上升、竞争越发激烈,以及行业整体共债风险上升等因素,保证资产质量成为资产方展业的新标准。

这首先要求资产方从粗放的跑马圈地模式转为精细化运营、管理现有客群,通过产品细分、充分授信、改善体验等措施保证好客户的各种融资需求,尽量让客户不被更多、更高利率的贷款产品“污染”。把现有客群进行分层,对于自己无法满足的客群进行外部输出,与风险偏好适配的资金方进行联合放款。

其次,在行业马太效应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学会利用股东独有资源或流量优势成为资产方发展拉开距离的关键。线上流量不断固化,也要求资产方不断开拓更多的流量渠道,如近期火热的社群电商模式,就是利用粉丝社群效应进行流量获客。

(三)消金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的展业路径之变

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不论是资金方还是资产方,单纯靠自己处置显然不经济高效。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处置机构进行合作,判断处置方是否专业,可以重点看对方的资源整合能力,比如其在各地的律所、法院等资源是否足够可靠,遇到问题是能否短时间内整合各种资源解决问题。

在催收层面,科技发展带来效率的提升。首先是智能催收机器人的介入,智能机器人与人工催收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催收效率。智信了解到,智能催收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通话录音的复核环节,极大地减少企业用工成本。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机器人催收只对7天内的逾期贷款有效,更多地是对借款人起到提醒作用,若已成为蓄意不还,则必须加入人工催收。

其次是互联网仲裁等新兴方式的兴起。当传统催收无效时,就需要法律手段的介入。相比法律诉讼、强执公证等方式,互联网仲裁更加方便快捷,只需要在网络提交相关资料便可立案,同时其各项公文通知采用电子邮箱送达的方式,减少了纸质文件邮寄的繁琐环节。在数据对接及流程顺畅的前提下,其处置周期甚至可缩短至15个工作日以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面对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消金布局者们唯有快速反应并调整战略,才能在如今兵荒马乱的市场中全身而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