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厦门海关摧毁贩毒团伙 查获大量“失身药”

“K毒”,学名氯胺酮,系麻醉药品,是联合国禁毒署宣布管制的麻醉药品。服用“K毒”会令人变得迷糊,这种药容易成为一些不法之徒迷奸女性的工具,故又称“强奸药”、“失身药”、“迷奸粉”,俗称“K粉”。“K毒”在欧美及东南亚地区与“G毒”和冰毒一起被称为“三大约会强奸药”。近期,常有此类报道见诸报端:某某妇女被强奸后,竟不知是谁作的恶;某女在酒巴磕药后遭人轮奸……

  同时,有专家指出,如果滥用“K毒”至70毫克会引起中毒,至200毫克会产生幻觉,吸食者会感受到温和而幻彩的世界,至500毫克将出现濒死状态,超过500毫克会致人死亡。

  最近厦门海关缉私警察成功地摧毁了一涉嫌制造、走私贩卖毒品的团伙,查获氯胺酮59公斤、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摇头丸)3公斤、麻黄碱5.05公斤、右旋麻黄素约5公斤以及胡椒醛等易制化学品和制毒工具、参考书一批,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海外来信引发疑案

  2001年11月2日,厦门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发现一封由印尼寄给厦门市柳某的特快专递中藏有白色粉末,当时正值“9.11”事件之后炭疽菌邮件频发时期,执法部门对白色粉末比较敏感,该办事处立即将案件移交厦门海关侦查分局。20多天后,检验结果出来了,白色粉末并非炭疽病毒,而是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净重14.915克。侦查分局也已暗中查明,收件人柳某是外地来厦务工人员。邮件中的毒品案到此就可以算基本查清楚了,但是有着多年缉毒经验的唐队长却琢磨开了,邮递渠道走私毒品近年在厦门关区较少发现,这次是犯罪分子在投石问路还是另有文章呢?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深查此案,扩大战果。

  案件侦查还得从收件人柳某入手。一天,侦查员敲开了柳某家的门,与她闲聊家常,终于巧妙地证实邮件确非她所有,而是她的雇主周卉琦托她代收的。侦查员还取得了周某的住址和联系电话。柳某告诉侦查员,最近,周经常收到从境外寄入的邮件,还分两次从机场提了十几桶货放在她的住处武夷花园翡翠阁102室,周卉琦的侄子曾说过货物是塑料罐。根据经验,侦查分局的唐队长意识到,周卉琦肯定有问题。

  案件后的神秘女子

  侦查人员通过分析,发现周卉琦十分可疑。同时,侦查人员发现,周一面急切地追问邮件是否收到,一边又以种种理由推迟前来取邮件的时间。

  不能打草惊蛇!唐队长向高局长、韩副局长汇报研究后决定,明里按兵不动,稳住犯罪分子;暗里在厦门市公安局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调集警力循线追踪。

  经过两个月的布控和侦查发现,周卉琦跟台湾、印尼、新加坡等地联系频繁,与周卉琦关系非同一般的台湾人“麦可”也将从台湾到厦门找周,而“麦可”很可能是境外货主。另一个情况也让缉私警察觉得收网时机成熟了,那就是在2002年1月29日,周有一批拟从深圳走私出境的货将运到厦门。一场捕大鳄的战斗开始了。

  1月29日上午,厦门海关侦查分局三路民警分别领命而去,扑向涉嫌窝藏走私毒品的三个窝点……

  午饭刚过,周的马仔陈某从火车站取回退货刚运到周位于武夷花园的住宅楼下,跟踪而至的警察将其堵在车内,等候多时的周卉琦见陈某迟迟不下车上楼,便打开房门欲下楼查看动静,守候在门边的警察们一拥而入,没等周明白过来,就被迅速制伏,屋内的另一名男子也被铐上,他就是“麦可”(周的男友)。警察们当场查获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公斤、麻黄碱5.05公斤,塑料模板、塑料罐、胶囊空壳一批。

  在审讯中,周不停地绕圈子,时哭时笑,拒不交待问题。但经过缉私警察们20多个小时的政策攻心,主要犯罪嫌疑人周卉琦与“麦可”的心理防线终于垮了,交待了他们走私毒品的全部事实。

  1999年,周在厦门的一家娱乐场所认识了台湾人“麦可”。从2001年开始与“麦可”一起从事走私贩毒活动。1月29日被海关查获的邮件中的摇头丸粉系“麦可”从马尼拉寄给周某,已于2001年11月走私进境的3公斤摇头丸的样品。

  从2001年4月至年底,周某在“麦可”的指示下,先后从太原某制药厂购进70公斤盐酸氯胺酮和50公斤氯胺酮用于走私到印尼。由于“9.11”事件后,海关对进出口的白色粉末查得严,快运公司怕过不了关不予承运,所以只有部分毒品走私成功,剩余部分除了已在境内销售的外,他们还准备用来做成胶囊摇头丸再销售境内外。“麦可”与周卉琦他们为此先后从上海等地购买了粉碎机、搅拌机、压片机等制药机械。

  初战告捷。但高兴之余干警们心里并不轻松,案子还有许多疑点在吸引着他们往深里挖。

  助纣为虐的副教授

  案情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问号一个个在缉私警察脑中闪过,制毒原料、制毒工具、参考书,这里面肯定有一个加工的过程,侦查员再次重点审讯了周卉琦。

  周交待,为了方便从事制、贩毒非法活动,“麦可”在1997年专门结识了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副教授张功成,并用金钱拉拢等手段让其多年来一直为“麦可”等人的非法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1997年,“麦可”以外商身份认识了张功成,“麦可”表示希望张功成与其合作生产麻黄素(麻黄素系制造冰毒的主要原料),张表示可以在实验室为其探索实验方法。

  1998年,“麦可”准备在内蒙古等地投资建立麻黄草提取麻黄碱基地,在同张功成商议后,与内蒙古某麻黄素厂达成口头协议,由“麦可”出资改造设备,增加产量,厂方为其生产麻黄草粉。“麦可”随即购买了粉碎机、过筛机等设备运抵麻黄素厂。接着,在“麦可”的要求下,张功成为其做了由麻黄草粉中提取麻黄素,再由麻黄素浸膏中提取麻黄素的实验。由于国家严格控制麻黄素制品的出口,“麦可”的这一罪恶计划告吹。但狡猾的“麦可”贼心不死,常常汇个两万、三万人民币的“实验费”、“资料费”给张功成。

  1998年8月,张功成又应“外商”“麦可”的邀请到新加坡考察。在新加坡期间,“麦可”首次提出要张功成帮其试制冰毒的系列产品,张功成因害怕而拒绝了。此行不欢而散。回来后,“麦可”又打电话给张功成,要求试制冰毒,张功成半推半就的答应了。接着,“麦可”又陆续要求张为其查阅制冰毒、摇头丸的资料、鉴定样品的真伪、检验其纯度等工作。张功成这时早已明白,“麦可”根本不是什么外商,而是专门从事走私毒品等非法活动的,但在陆陆续续汇来的11.5万元人民币的诱惑下,“麦可”要求他做的他都做了。

  1998年,“麦可”陆续寄去了黄樟油、胡椒醛、匹莫林等化学品给张功成用于研制冰毒;2000年年末,张功成寄给周卉琦(化名丁雪梅)两张1.44MB的软盘,让其转寄“麦可”,上面内容为4M、安非他明、盐酸麻黄素、MDMA等制作方法。这些资料有的是张进行实验得出的反应过程,有的是他为其查找的相关资料。

  2001年12月份,“麦可”通过女朋友周,让其姐夫高某以内蒙古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工作人员身份到山西某药业公司,找岳某和苑某购买50公斤盐酸氯胺酮。对方说购买盐酸氯胺酮需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购用证明,但如果买游离碱(即氯胺酮)却可以。高某将此情况电话告诉周。周卉琦让其先寄一些样品过来,而后周卉琦将样品藏在红色上衣口袋里,用特快专递寄给张功成,由张为其化验纯度。张化验后告诉周氯胺酮与盐酸氯胺酮效果一样,可以替代。周就打电话给高某,让他购买50公斤氯胺酮运回厦门。

  2001年中秋节后,“麦可”又通过周卉琦用特快专递将16片摇头丸藏在月饼盒里寄给张功成,张化验后通知“麦可”有效成份“40%”左右。

  ……

  “麦可”假外商的面貌暴露后,张功成毕竟有所警惕,但他心存侥幸,认为这些基本化工原料只是毒品的前期产品,化学工作者做这方面的工作不一定就是违法行为。为此,他除了为“麦可”等人检验毒品真伪、纯度外,还为他们研究摇头丸的替代品,提供有关制毒资料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