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腾讯证券李奇霖、常娜
什么是存款偏离度?存款偏离度是一个衡量银行存款波动的指标,在商业银行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中,月末或季末的工作成果,比如吸收存款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所以员工就有动力在考核日“冲时点”、“冲业绩”,迅速提高存款规模,增加业务,存款容易出现月末最后一天比其他日均存款量更多,季末最后一个月比其他月份存款量更多的情况。
然而这些特殊节点的存款量不能代表正常的日均存款水平,而且这种“冲业绩存款”往往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不仅不能切实提高存款规模、增加实体经济资金来源,反而会导致金融系统中资金的不稳定和统计数据的失实。
所以要对存款的偏离度进行管理,也就是保证在月末或季末绩效考核时存款不会出现突然的爆发性虚增。那这次存款偏离度新政较2014年调整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一、配合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高息揽储有关规定
删除了高息揽储吸存有关规定,“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档次;另设专门账户支付存款户高息。”
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宣布了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但仍然有自律机制的限制,加上MPA对存款利率定价偏离一票否决制,存款利率事实上还是有规定限制的。
现在删除可能是为了配合利率市场化改革,未来如果真的消除了利率双轨制,彻底实现利率市场化,那高息揽储这个说法也就不存在了。
二、取消了季末月末的特殊规定
2014年版本的存款偏离度新规的月末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的非季末月末,一种是季末的月末,本次取消了季末月末的特殊规定:计算每季最后一月的月末存款偏离度时,“本月日均存款”的可计入金额不得超过上月日均存款*(1+最近4个季度最后一月日均存款增长率的均值)。月日均存款增长率=(本月日均存款-上月日均存款)/上月日均存款*100%。
从人民银行披露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也就是非金融机构和住户在银行的存款)数据来看,银行季末的存款确实容易出现跳跃性的增长,有些月份有现实的季节性需求,比如一般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月,现金重新回到银行系统。
对季末最后一个月的日均存款的可计入金额进行限制,上限是根据上月日均存款和前四个季度最后一月日均存款增长率进行计算,即季末最后一个月的日均存款比上月(每季中间一个月)存款的增长率不能超过前四个季度最后一个月存款增长率的均值,举例来看一下,计算2018年6月的存款偏离度,需要2018年5月的日均存款,假如是156万亿,最近四个季度最后一月(2017年6月、9月、12月和2018年3月)日均存款增长率的均值,如图是1.35%((1.92%+0.89%+1.04%+1.56%)/4),则2018年6月的日均存款可计入金额的上限是:
156*(1+1.35%)=158.1(万亿)。
这种限制实际上是一种循环抑制的行为,就是只要给出最开始的四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日均存款增长率,此后所有季末日均存款增长率的上限都已定,只能更低,否则就是不合规。
比如最初四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日均存款增长率是a、b、c、d,则下一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日均存款增长率的上限是(a+b+c+d)/4,下下一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日均存款增长率上限是(a+5b+5c+5d)/16,(前四个季末最后一个月日均增长率分别是b、c、d、(a+b+c+d)/4,所以计算方法是[b+c+d+(a+b+c+d)/4]/4),依次类推。
现在取消了这种限制,对季末最后一个月的存款增量不再设限,所以季末最后一个月的存款增量不再跟前一个月日均存款和前四个季度最后一个月存款增速有直接关系,实际增量直接取决于本月。
同时对每月末存款偏离度的上限从3%提高到4%,还是用上文的例子来进行计算,假如2016年5月日均存款是156万亿,以存款偏离度3%进行计算,月末最后一日存款的上限是:
3%*156+156=160.68(万亿)
以偏离度4%进行计算,则月末最后一日存款的上限是:
4%*156+156=162.24(万亿)
放宽偏离度限制后,银行每月存款大约新增了1.5万亿左右的空间。
三、对偏离度不达标银行的处罚增加了一定的灵活性
对首次超过监管指标阈值的银行不直接处罚,给予风险提示,超过两次以上才开始暂停准入事项,并且去掉了“3个月”以上的期限规定,在具体操作上也给予了一定宽松处理的空间。
综上来看,本次存款偏离度新规主要是从指标的简化、指标阈值的放宽和更具有灵活性的处罚手段方面给予银行吸收存款方面一定的放宽。取消季末存款偏离度的限制,增加月末存款1.5万亿左右的空间,这种存款空间的增加对银行的流动性指标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优化。
该措施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再下一城,类存款工具不断分流银行储蓄、银行揽储难抬高银行负债成本,为了抵抗类存款工具分流,也不得不借助结构化存款工具,而部分结构化存款模式存在合规问题。本次存款偏离度新规对银行揽储行为的放宽也是为后续实现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奠定制度基础。
从中长期来看,要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除了要在表内存款定价和揽储空间进一步放宽外,还需对类存款工具的加强监管,以防止利率定价双轨制。可以预见的是,在资管新规和一系列强监管措施指引下,银行负债端由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大额存单工具替代过去的保本理财和带有“刚兑特征”的预期收益型产品,表外公募理财产品会加速向净值化的模式改造。
来源:联讯麒麟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