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沪港通 谁将受益

  特别策划

  文|《小康·财智》编辑部

  沪港通的开通可谓一波三折,从之前说好的10月份开通,到后来传出的延期甚至“无限期搁置”消息,直到11月10日,才有了正式的发布会,确定沪港通11月17日正式“通车”。

  不过,俗话说,好饭不怕晚。沪港通势在必行,早一点晚一点,无关大局。但问题是,对于沪港通,人们真得看懂了吗?准备好了吗?

  备战沪港通

  沪港通,中国资本市场“以开放倒逼改革”的“试验田”,良种已经播下,静待开花结果。

  文|《小康·财智》记者 刘彦华

  11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称,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正式开通。此消息已经公布,即在中国股市引起强烈反响。

  沪港通的开通可谓一波三折,从之前说好的10月份开通,到后来传出的延期甚至“无限期搁置”消息,直到11月10日,才有了正式的发布会,确定沪港通11月17日正式“通车”。

  不过,俗话说,好饭不怕晚。沪港通势在必行,早一点晚一点,无关大局。但问题是,对于沪港通,人们真得看懂了吗?准备好了吗?

  低调酝酿 横空出世

  “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机制,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4月10日上午10点4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和缓,却在资本市场引发了一场“大轰动”。

  紧接着,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于当天中午发布《联合公告》,原则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即“沪港通”)试点,并宣布“沪港通”总额度5500亿元人民币,需要6个月准备时间。

  随后,沪港两市股指大涨。

  一切来得太突然,在此之前市场并未见任何风声,就连来参加论坛的申银万国证券董事长李剑阁也不由得感叹道,“此次保密工作做得好。”

  不过,事后据媒体披露,沪港通看似横空出世,实则酝酿多年。其中,最大的推手便是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

  李小加,1961年出生,祖籍东北,2009年成为港交所首位具有内地背景的掌门人。有报道称,在其上任伊始,他的第一份三年战略规划便锁定了内地,一直都在非常积极地和内地探讨市场互联互通,交易结算链接。

  “只有中国(内地)的钱来了,国际公司才会来。”在李小加看来,近两年,中资企业赴港上市已是强弩之末,红利即将耗尽,港交所与内地的关系需要重新定义。它将从中国内地企业首选的“海外集资中心”转变为中国内地资本的“首要海外投资中心”。

  据悉,与内地“互联互通”的表述,最早出现于2012年,并于2013年初出现在港交所《战略规划2013-1025》中。2013年6月在参加上海举行的陆家嘴论坛官方站)时,李小加更是直接提出以交易所合作的方式解决市场风险和资金想出去的矛盾。

  有知情人士透露,为了推进沪港通,港交所内有一个机密小组,专职负责沪港通方案的制定和沟通。并且早在一年前,经过多方论证,内地与香港监管部门已经敲定了沪港通的方案,只是由于担心重蹈港股直通车“见光死”的覆辙,一直处于绝密状态,直到今年上半年经国务院各部委会议通过后,才得以公开。

  愿景与隐忧

  为什么沪港要通?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李克强总理的演讲稿中,必须指出的是,关于沪港通的这段表述是在“向改革要动力”这部分提及的。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沪港通的推出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实质性步伐。

  在李小加看来,“沪港通”是内地循序渐进开放资本市场的一大创新,旨在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换取最大的市场成效。即两地市场尽可能地保留沿用自身市场的法律、法规、交易习惯,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投资者的限制因素,让市场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最大幅度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对于沪港通,专家学者、券商机构也是赞誉者甚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校长助理、教授吴晓求将沪港通的价值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大方面来看,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一个探索,有利于给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提供一个通道,有利于实现市场规则和国际规则的接轨。二是沪港通的实施将改善内地市场的估值机制,提升A股的估值水平。内地市场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市场,估值带有情绪化,也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对中国资本市场有一定的压抑作用,沪港通在这个方面也能起一些作用。三是沪港通也将为推动整个理念的变化,同时为国际化做一个很好的准备,最重要的是能够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也持有类似观点。在他看来,沪港通“大力扶持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并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此外,李大霄还认为沪港通对于沪港的资本市场具有双赢效应,“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拓宽两地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有利于巩固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提升市场竞争力……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沪港通对于改革和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已无需多说,低迷阴郁若冬眠的沪市已经感受到了改革春天的讯息。

  不过,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沪港通也存在一些隐忧。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对沪港通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对外资的吸引力和金融风险控制方面。

  A股市场成立仅24年,市场上的投资理念并不成熟,即便是今年这波行情,绩差股、概念股、题材股仍满天飞,而国外市场相对成熟。此前QFII选择投资标的有三个标准——流动性好、具备价值、较低的市盈率,因此,一旦沪港通正式开通,企盼更具经验的海外资金来“抬轿子”恐非易事。

  另外,沪港通实际上是资本项目开放的举措,相当于在中国金融市场开了个口子,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没有具备足够弹性的情况下,加上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美元逐步走出低位,在这种情况下,放松资本管制风险太大。

  静等发令枪响

  10月26日,港交所的一纸公告确认沪港通延迟推出。市场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10月27日,恒生指数和港交所股价开盘即双双跳水式下跌。恒生指数早间低开26点后即大幅跳水,最多下挫289点,低至23012点,最后以23143点收盘,下跌158点或0.7%,10天线未保。

  关于延迟推出的原因,市场众说纷纭。对于传言,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态说,现在考虑的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开通”。他表示,港交所难以推测何时通车,但相信监管机构会作出全面评估,除考虑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投资者信心及市场稳定性亦相信是当局考虑因素。

  作为一项“国策”,沪港通势在必行,主管部门延迟推出必然有其缘由。据多位学者分析,这其中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一是沪港通现在还不算真正成熟,如资本利得税等一些细节问题还需厘清。有消息称,10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国际部主任祁斌仍率队在香港就沪港通的技术细节进行沟通。二是沪港通所有交易均以人民币计价,政策也涉及内地个人层面跨境资金流动的大突破,但是香港受制于每天2万元人民币的兑换上限,对于“北向交易”或许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香港方面也一直在争取放宽兑换上限,直到沪港通“发车”铃响,这个问题才有了实质性突破,配合沪港通,取消香港兑换人民币上限。

  千呼万唤始出来,11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以及双方的结算机构正式启动沪港通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沪港通试点下的股票交易将于11月17日开始。

  沪港通的开启虽然不能说打开了一扇门,但却打开了一扇窗,通过这扇窗,不仅加强了沪港两地资本市场联系,也进一步助推了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对外开放的步伐。沪港通“发车”铃声刚响,人们已经又在预期深港通到来的时间表。

(责任编辑:王钠 HN025)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