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都市圈时代”来临!成渝城市群迎来重大利好

  摄影:陈钰旭 股票配资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都市圈”时代。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指出,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探索建立中心城市牵头的都市圈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加快推进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

  此前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要严格控制。而《重点任务》中的最新表述是: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根据最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按此标准看,京沪广深为超大城市,重庆、杭州、武汉、南京、天津、成都等均为特大城市。

  这意味着,在大城市落户将会变得容易一些。对工作、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以及想买房的外地人来说,都是一大利好,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的发展。

  1

  “都市圈时代”来临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又有利于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意见》提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基本消除。

  权威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提出的19个城市群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其中跨省城市群规划均已出台并实施。但实施过程中发现,以城市群作为标尺,范围相对较大,缺少必要的切入点和抓手。该人士称:“这就意味着,需要一个更小的切入点。这也是在城市群核心地区推进都市圈建设的主要原因。”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徐宪平表示,城市群由于跨区域,协同难度较大。但现代化都市圈是以超大、特大城市为强大支撑,一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紧凑型、紧密型的空间生态,基本上在一个省的行政区划内,较容易形成共识,整合资源。“都市圈创造出来的经验可以以圈带群,逐步推广。”

  摄影:陈钰旭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9.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则为43.37%。国际经验表明,在城镇化中后期,资源要素将由周边向中心城市单向集中,转变为从中心城市向周边扩散。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美国、日本、欧洲国家一线全球城市都已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都市圈,都市圈范围超过了核心城市行政管辖的边界,用网络状的轨道交通线路将自身与周边其他中小城市几乎“无缝”连接在一起,形成紧凑高效的“日通勤圈”。

  数据显示,日本东京都市圈,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3800万,占全国人口的28%;英国伦敦都市区,面积8400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占全国人口22%;法国巴黎都会区,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占全国人口18%。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都市及周边区域人口聚集度均不到3%,但已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多的大城市,其中100万至5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105个,500万至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13个,1000万人口以上超大城市有6个。

  由于中国城乡二元对立体制导致的公共服务巨大落差,区域内行政等级高的城市占有更好的学校与医院等公共服务、就业机会。因此,核心大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集聚作用更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40年来的发展正是要素集聚效应的充分体现。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认为,此时推出都市圈新战略,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走到了新的阶段,由原有鼓励中小城市发展、抑制大城市规模的“平均主义”,到现在重视现代城市经济的规模与集聚效应的转变。

  2

  顺应未来发展大势

  目前,中国都市圈时代特征愈发明显,人口增长、就业通勤、空间扩张和产业联系均呈现出都市圈化格局。以北京都市圈为例,超过36万在京工作的人居住在环京地区。

  “但我国都市圈与国际相比仍有差距。”华夏幸福(600340)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此前表示,我国都市圈节点城市、微中心发展严重不足,跨城交通建设非常落后。比如北京市郊铁路仅290公里,远低于东京4476公里、伦敦3076公里,而北京极端通勤平均需要72分钟,54%集中在北三县。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认为,都市圈发展是未来30年的发展大势。以核心大都市圈带动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在引领国家发展和赢得全球竞争中具有重大意义。

  专家表示,从中长期看,只有大都市圈建设才能快速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短期内,加强都市圈建设的相关投资最为有效,因为通过人口集聚可以释放国内消费需求。

  “根据测算,在核心大城市周围50公里范围内,GDP增长潜力比其他地区每年高1个至2个百分点。”冯奎表示,在美国,大约一半的GDP集中在约20个大都市圈周围,金融危机之后的恢复也主要靠大都市圈的带动。

  摄影:陈钰旭

  一是大国间的经济竞争,重点在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产业的竞争。而中国的中高端产业基本集聚在大都市。首先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其次是武汉、重庆、成都、天津、南京,还有苏州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GDP在全国排名中遥遥领先,其他几个城市的GDP也排在全国前十左右。

  二是大都市的创新要素优势更为突出。世界级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大多是在大都市萌芽和发展的。一个世界级城市群,首先看大都市的影响力。例如,在我国19个城市群中,目前有世界影响的可能只有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之所以能与世界一流城市群竞争,是因为它有香港、广州、深圳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京津冀城市群主要得益于北京和天津两个大都市的影响力。另外,如成渝城市群主要凭借成都和重庆两个大都市的影响。反之,一个城市群中若没有大都市,很难有效参与世界竞争。

  摄影:吴梦

  冯奎认为,树立都市圈导向,还有利于克服当前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例如,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又如,轨道交通缺乏都市圈意识,导致轨道交通缺乏必要投资效率,也导致都市圈迟迟发展不起来。特色小镇发展布局过多、过滥,导致巨大资源浪费等。

  3

  成渝城市群迎来重大利好

  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等城市联动加速外,目前,西安、南京、郑州、武汉、成都等多地已加速推进都市圈的布局。

  今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主城区和渝西片区,突出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和壮大城市经济,建设展现重庆历史文化名城、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窗口”,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摄影丨陈钰旭

  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18》,主城片区常住人口有865万,渝西片区常住人口有1124万,该区域常住人口合计超2000万,有极大的经济潜力可挖掘。

  在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机器人(300024,股吧)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设备、生物医药、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渝西片区工业对重庆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统计显示,2017年,渝西片区工业总量已经占重庆市的27%左右,对重庆市工业增长贡献率30%左右。同年,该片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7%,位居各大片区之首。

  另外,与去年全市经济增速低迷不同,渝西片区大部分的区县经济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俨然成了重庆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

  比如,去年江津GDP完成902.3亿元,同比增长10%,进出口总额达到108.8亿元,同比增长84.9%;永川、荣昌、铜梁等区县经济增速也保持在9.5%;潼南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5%,增速列主城和渝西片区第一;涪陵GDP突破1000亿元大关,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3.5%。

  随着成渝两地都布局推进大都市圈建设,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成渝城市群也将迎来重大利好。

  今年3月22日,川渝合作示范区经济协作联席会第二次会议在潼南召开。会上,广安市、潼南区共同签定《共建川渝合作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还通过了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及潼南片区2019年度合作计划。

  在广安片区的合作计划中,列入第一条的就是“积极推动广安全面对接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将广安纳入重庆大都市圈协调发展研究范围,帮助指导广安开展《渝广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相关部门透露,川渝合作共同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当前,国家正在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相关调研,拟推动成渝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也提出,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2014年,成渝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9%,而2018年这一比例已经提升至6.6%左右。

  虽然重庆、成都多年来的“背向发展”,竞争大于合作,对要素的吸纳能力远大于溢出能力,土地、物流、人才等要素的供给,无法充分满足渝西、川东地区的发展需求,并形成了事实上的“中部塌陷”。在总体经济规模、一体化等多方面也与东部三大城市群存在差距,但成渝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地位十分显著,尤其是在新的开放格局下,成渝城市群区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前景来看,成渝城市群具有发展世界级城市群的很大潜力。

  未来,随着多重政策利好的支持,川渝两地合作进一步升温,这将有利于加快打造形成以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大都市圈,更好地发挥核心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来源:综合新华社、半月谈、第一财经、上游新闻、经济参考报、财经杂志、中国社会科学网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