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破题
昨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2014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入,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并延续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方向——“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此次会议推出了五项部署,包括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推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今年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合理把控公立大医院规模;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防止药价虚高。
纵观近几年的民生和资本市场话题,“医改”一直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字眼。医疗关系着国计民生,随着经济发展,民众和政府对医疗改革的关注度均不断提高。医疗改革主要包括药品价格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两个方面。2009年新医改启动,药品价格改革先行;2013年底,公立医院改革启动;今年两会之后,公立医院多项改革破题,医改进入深水区。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具体部署,标志着医疗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从顶层设计到正式落地。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推出的五项部署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民营医院发展两大主线。
县级医疗关系着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我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县级公立医院是我国医药产业主市场之一,其改革方向和成败直接决定着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规模从原先市场预期的35%提升至50%,这是本轮医改部署的一大亮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是破除以药养医模式,将来县级公立医院的药房可能全部委托药企托管经营。目前医院的药品销售规模占比约为80%。托管医院药房后,医药流通企业便独家掌控医院用药配送权与采购权。这相当于独占了通往医院的销售渠道,将增强企业对药厂的议价能力,同时可以借势扩大自身的代理规模。
而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则可以让市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医疗需求带来了万亿级的市场机遇。在这一复杂的领域,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才能做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改革取向和社会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民营医院迎来加速扩容机遇。德邦证券表示,我国民营医院呈现数量快速增长但发展规模偏小的特征,因此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据数据统计,2009年3月新一轮深化医改启动以来,社会资本办医得到了快速发展。2012年与深化医改前的2008年相比,民营医院数量由5403所增长到9786所,增长率达81.1%。相反,公立医院数量由14309所减少到13384所,占医院总量比例从72.6%减少到57.8%,民营医院增长潜力很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