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见习记者 戴贤超 上海报道
2015年12月18日晚间,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宣布上市,公开发行750万股美国存托股(ADS),发行价10美元。至此,中国P2P网贷行业IPO第一股诞生。此后几年间,国内互联网金融企业争相赴美上市,在此浪潮下,共有15家互金企业在美上市。
不过,截至4月21日美股收盘,包括宜人贷在内的15只互金中概股股价均跌破发行价。更尴尬的是,信而富、圣盈信、爱鸿森、简普科技、和信贷以及小赢科技股价已经低于1美元,面临退市风险。而信也科技、点牛金融、宜人贷、品钛、微贷网、嘉银金科以及趣店的股价也徘徊在1美元至4美元之间。目前,股价高于7美元的仅剩下360金融和乐信。
“在美股上市的互金企业,或因面临监管的压力,或处于风险之中,股价长期低迷也在情理之中。此外美股十日内的四次熔断,也让中概股跌声一片,互金板块更成为重灾区,股价严重缩水。要想摆脱当前的困境,还需要相当长一段路要走。”上海一家金融科技企业负责人赵军(化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集体破发
《华夏时报》记者通过梳理资料获悉,截至目前,共有15家互金企业先后在美股上市,其中信而富、微贷网、趣店、小赢科技、简普科技、信也科技、宜人贷共计7家纽交所上市,剩余9家均在纳斯达克挂牌。
从时间上看,宜人贷最早在美股上市,上市时间为2015年12月18日。2018年,更是有7家互进企业在美股上市。到了2019年,国内互金企业上市热情有所减退,在这一年,仅有嘉银金科在纳斯达克挂牌。
《华夏时报》记者关注到,截至4月22日美股收盘,上述15家互金企业股价均跌破发行价。事实上,对于在美股上市的互金企业来说,集体跌破发行价的局面,确实让人难堪。一方面是,国内监管对互金企业的持续加码,以网贷为例,目前清退成为行业的主要工作。在此大方向下,以往从事网贷行业互金公司纷纷暂停网贷业务,谋求转型;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美股在十日之内的四次熔断,在刷新历史的同时,也让中概股互金板块深受影响。双重因素的联合绞杀下,股价跌破发行价也是常情。
本报记者梳理获悉,乐信、360金融股价虽然已经跌破发行价,但是相对而言,还是较好的。截至4月21日美股收盘,乐信股价为8.11美元,相较于9美元的发行价,仅跌去10%;360金融股价为7.5美元,较发行价的16.5美元,已跌去54.5%。
而和信贷、爱鸿森、趣店、小赢科技、简普科技、信也科技、圣盈信、品钛等8只股票价格较于发行价均跌去9成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趣店的总市值由当初117亿美元的高点,跌落至如今的4.23亿美元,与罗敏千亿市值梦越来越远。
面临退市风险
目前,在美股上市的15家互进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股价破发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信而富、圣盈信、爱鸿森、简朴科技、和信贷以及小赢科技股价已经低于1美元。对于美股上市公司而言,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意味着上市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
纽交所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30天总市值低于5000万美元;或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盘价在连续30个交易日内低于1美元,便触发退市机制。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退市规则也明确指出:连续3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美元,便会向该公司提出退市警告,并限其在90天内改善公司业绩,否则该公司将被勒令退市。
而信也科技、点牛金融、宜人贷、品钛、微贷网、嘉银金科以及趣店的股价也不容乐观,徘徊在1美元至4美元之间。股价高于7美元的仅剩下360金融和乐信。
除了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外,点牛金融也因自身问题而陷入退市边缘。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0月24日,上海浦东公安通报,警方于2019年7月31日对点牛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17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点牛金融实际控制人曾而新已经失联。今年3月24日,上海警方通报,已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点牛金融实际控制人曾某新发布红色通报,另有14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人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截至4月21日美股收盘,点牛金融股价为2.2美元。鉴于目前点牛金融的实际运营情况,其退市只是时间问题。
2019年11月,信而富股价曾连续多日低于1美元,或为摆脱在美股退市的尴尬局面,信而富于11月14日宣布,将改变A类普通股与美国存托股票(ADS)的兑换比率,即将从1股A类普通股兑1股ADS,更改为10股A类普通股兑1股ADS,通过10股合成1股的方式,重新符合纽约证券交易所持续上市的的最低股价合规性要求。然而,这一重组计划并未获得纽交所批准。在经营上,信而富目前也深陷兑付危机之中,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和顺应合规要求,信而富甚至宣布转型,但是收效甚微。截至4月21日收盘,信而富股价为0.987美元,依旧处在退市边缘。
“在美股上市的互金企业面临退市风险的原因是多重因素的,股价只是退市要素中的一个参考,真正能够决定是否退市的还是企业自身。一旦企业本身面临流动性危机,或者被监管立案调查,那么退市只是时间的问题。”一位熟悉海外资本市场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