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刘德华深陷香港漩涡,董建华20年来不知悔!

作者:十一侠

来源:米宅

你觉得香港还有没有希望?

有的人说,没有。

但我觉得,有。

短片《让下一代看见》刚一开始,一个充满磁性的男声便说出了这个让整个香港都锥心刺骨的问答。

它来自老去的天王刘德华,紧接着,他因为这些声音陷入了巨大的舆论风波中。

这则长约3分钟的短片,表态支持人工填海,刘德华担任旁白。

他说:“如果要长远舒缓香港住房问题,在坊间众多的建议里面,我觉得东大屿大规模人工岛方案,看来是比较可取的。”

他呼吁:“只要值得做,应抓紧机会马上做。”

影片一出街,反对的声音便接踵而至。

可是,刘德华说,我知道一讲到填海,就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但,你想让你的下一代,见到一个怎样的香港!

人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用在了配音刘德华身上。

却忽略了它的制作者,来自于香港前特首董建华,所建立的智库团结香港基金。

1997年7月,董建华走马上任,三个月后提出了上任以来的第一份施政报告,隆重推出“八万五”建屋目标计划。

董建华觉得,按照香港长远人口及住屋需求,必须供应充足的住宅用地,每年兴建8万5000个单位的住宅,作为长远的建屋目标。

因为有了供应,才可以让楼价慢慢调整下来。

但任何人都没有想到,这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却直接将香港烧了个底朝天。董建华被指为杀富济贫。几十万人中产上街大游行。董建华最终被迫辞职。

在请辞前一个月,董建华说,自己做了一份很孤单的工作,会很寂寞。

有人评价董建华七年,说也许要许多年以后,等情绪淡定了,我们才有可能真实地理解这个时期、理解这个人。

如今20年过去,董生用一记短片,让世人恍然大悟:时间虽过20年,但董生从来不悔。

1

1984年12月19日,中国和英国就香港问题共同发表的一份声明,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后来被叫的更多的是《中英联合声明》。

在这份声明里,中国要求港英政府在过渡期内年度卖地不得超过50万平米。

这是预防港英政府在主权移交前把香港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卖光,然后把财政储备带走。

但正是这一条款,影响香港楼市至今。

《中英联合声明》签订后,邓小平承诺香港五十年不变,香港前景明朗化,经济稳步上扬。

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对房地产的需求因经济持续上扬而有增无减,但土地供应则不能增加,造成1990年代泡沫经济。

地产、股市都屡创新高,香港经济一片繁荣,很多人透过炒卖股票和地产而致富,金融业和地产业成为香港经济重要支柱。

香港的整体楼价在1994年1 月至1997 年10月的高峰期,3年零10个月之间上升了68%。

1992年到1997年是彭定康任港督的时期,为了缓解高房价和低收入民众之间的矛盾。指定后来的香港特首梁振英研究八万五建屋计划,因受制于《中英联合声明》,未能付诸实行。

在1997 年的高峰期,香港人平均把月薪的74%用作供楼。市面开始出现声音,要求政府压抑楼价的升势。

但港英政府依然是碍于中英联合声明的土地供应限制条款,未能增加供应。

直到主权移交后,卖地不再受限制,梁振英就向董建华建议推行八万五建屋计划。董建华采纳了这个意见。

香港主权移交后,董建华于1997年10 月宣读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十项工作计划,安居一项,董建华订出三大目标:

1、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85,000个

2、10年内全港70%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

3、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缩短至3年

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施,毋庸置疑的是将造就另一个新加坡。

但生不逢时,计划刚刚推出,亚洲金融风暴来了。

2

当八万五建屋计划出笼时,赞成的声音多,反对的声音少。

但对于金融风暴,整个香港都没有准备。风暴在泰国、韩国爆发时,香港还在忙着回归的事情,大家都不觉得那些国家的灾难也会落到香港。

1997年,香港很可能是亚洲最成功的财经金融中心。公务员队伍廉洁高效,政府奉行明确、简单的税制,基建、银行及金融设施完善。人均GDP达到25000美元,在亚洲名列第2。外汇储备92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3,它能够给予流通货币的支持,不仅是1倍或2倍,而是8倍之多。

在那以前的20年中,世界各地先后经历过至少一次经济衰退,但是香港没有,始终像乐观的童子军一样大步前进。

但香港的经济堡垒看似美轮美奂、坚实可靠;而事实上它却只有一根玻璃梁柱。

包括贸易、金融、法律、会计等在内的服务业,占到GDP的85%以上。资金的投入异常迅速,但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资金也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流出。

出租车司机苏顶明永远忘记不了1997年10月20日,当时他到内地玩了6天,回到香港时,原本价值30多万元的股票就只剩下不足4万元。许多香港人攥紧了矿泉水瓶,在炎热的天气里挤在一起,看着证券交易所的显示牌目瞪口呆。

之前三天内,香港的上市公司市值减少了15420亿港元,减幅达35%。仅香港十大富豪,估计损失就超过了2100亿港元。同样截至这一天,银行利息上升了300%,楼价开始下沉。

香港零售业常常喜欢叫嚷跳楼价,如今真的有人从变成了负资产的按揭楼上跳了下去。

对于特区政府来说,同样糟糕的一点是,这一关键的时间点仅仅出现在特首宣布八万五建屋计划的两周后。

香港人对于楼价10年上涨10倍印象深刻,买楼不只是居住,更是一种投资。

王菲在1997年以七成按揭,分20年供款的方式以4800万港元购入了沙田宝松苑豪宅,每月供款额达29万港元,两年后只能半价出售。

楼价的惨跌制造的负资产户数以十万计,2001年,香港60万个负资产账面损失达6000亿港元。

香港陷入了财富递减效应。

股票市场跌落40%,人们觉得自己的财富减少了。他们觉得自己的财富减少了,就会减少购物支出。减少购物支出,生产就会减少,受雇用的人数也会降低。

对于普通香港人来说,切肤之痛却总是体现在房地产上,而不是理论上。

在短期内,房地产的低迷直接造成中产阶层破产,又连累百业受损,拖垮了整体经济,正是每个人都可看到的事实。3

3

很多人希望香港政府放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这意味着可以发货币大水救市了。

但面对城市遭遇的灾难,董建华表现出了他的倔强和执拗。他决定承受短痛,维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以避免长期的不确定性。

香港楼价在1997年10月19日的最高峰后的一年间下跌了一半,随着八万五时期所兴建的楼宇陆续落成,和金融危机后经济恢复极其缓慢,楼价在其后3年多再下跌超过40%,在2003年8月24日跌至谷底。

用5年10个月的时间,香港楼价下跌70%。

社会上的反对8万5成了主流,这些主流就是香港的中产阶级。

因为香港50%住公屋的人不出声,你升也好、跌也好,不关我的事。但中产阶级因为楼价暴跌,纷纷跌入破产大军里。一下子就有十多万破产,负资产大军。

有人坐船从香港到澳门,旁边几个师奶在一个多小时的航程里,一直骂一直骂,口没停过。民间对于董建华,已经怨恨极深。

黎生自杀了。

警察破门而入时,除了地上一个烧的比较干净的炭火盆,四面门窗都用毛巾和胶带封紧。现场没有找到遗书,但在黎生的上衣口袋里,却找到了一份离婚协议书和一个银行告知单。

告知单上,银行简单通知黎生,因为房贷抵押价值不足,请他在一周内向银行补缴330万现金,不然银行就要收房拍卖,弥补房贷亏空。

警察依据这一告知单,将黎生的死定性为烧炭自杀。

黎生的自杀案例,最终成为引发2003年7月1日香港街头大游行的32个自杀案例之一。70万人走上街头,董生站在中环城楼上,面如土色。

在房地产市场,要形成负资产非常不易。首先你要在市场最狂热的时候冲进去,而且要买被严重高估的楼盘;其次你首付要足够低,香港首付最低只有5%,银行贷款可到房款的95%。

什么样的人,会在最狂热的时候,用最小的首付买入一手严重高估的楼盘?

一般只有二种答案:重度投机者,或者受人蛊惑的菜鸟。

1997年的香港楼市,为这两类人提供了充分的沃土。那个疯狂的年代,裹挟着像黎生这样的10万多人,一路走入无底的深渊。

深陷泥潭的中产阶级,是香港价值观的核心体现者,也是社会舆论的主体。

特区政府只能取消安居房计划,封停新土地出让,藉此拯救房价。

从此之后,再无人敢提出安居计划。

15年前,当董建华站在中环办公楼顶,看着如蚂蚁一般蠕动的游行人群时,他应该能想起父亲35年前曾经对他说过的话。

他父亲说,要记住,你在香港,将来到国外去念书,要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你一定要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觉得光荣,有机会你要帮国家、帮民族多做一点事情。

如今他有机会,而且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机遇,为国家为民族做点事情了。

而5年前,他在行政长官宣誓就职仪式上的致辞言犹在耳。当时他用并不特别擅长的粤语读出了亲笔撰写的句子:“今天,我们幸运地站立在先贤梦寐以求的理想高地。”

但他在这个高的只站立了七年。

大游行两年后,香港首届特首董生,以病辞职!

这天香港天气薄阴,在商业区铜锣湾的商场里、街道上,人流摩肩接踵。经济已经景气起来,几乎让人忘记了不到一年前,这个城市的零售业还在为生存而挣扎。

巨幅广告牌上,谢霆锋注视着行色匆匆的路人,面孔已由稚嫩变得成熟。楼市的热闹让更多的人感到未来又充满了希望,一些楼盘的价格已经恢复到1997年金融风暴前的水平。

在惊涛骇浪般的8年即将过去的当口,香港媒体铺天盖地地讨论着特首突然更迭的消息,市民却表现得非常平静。

跳楼和烧炭都已成往事!

4

你想让你的下一代,见到一个怎样的香港!

就在这句令人热冷盈眶的男声随着纪录片传播开来时。在香港,一场新的关于土地和房价的对抗又重新上演了。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最新的《施政报告》公布了大屿山填海计划。

未来政府在大屿山以东、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海,建造合共约1700公顷的多个人工岛,可规划用作兴建26至40万个住宅单位,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其中七成为公营房屋,预计首阶段的住宅单位可在2032年入伙。

这些新增土地可以改善无数底层香港人的居住生活,可以创造新的创业空间,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有更多的公共空间。

好多这一刻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都能找到新的出路。

80年代的香港好有冲劲,地方小、志气远大,好像什么都可能会发生。

香港曾经行的很快,但最近外面世界都在越行越快。当世界都向前行的时候,香港又在做什么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