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存在着30个交易日的波段周期
就波段行情而言,笔者发现中国股市存在着30个交易日,也就是大约一个半月的波段循环周期。笔者在对近10年来的股指走势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这一30个交易日的波段周期实证检验吻合率超过95%,特别是最近一年来的实证检验过程中,这一结论的验证吻合率更是接近100%。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股市的这一30个交易日的波段周期早在市场刚有了一点规模的时候就已形成,而且在漫长的市场变迁中居然一直没有改变,足以见得这一周期规律所蕴含的内在逻辑之深刻。
波段周期描述:1、一个完整的波段周期的时间跨度是30个交易日,一般来讲误差不会超过两天,在同一周期内股指运行的大方向保持不变。2、在波段周期的涨跌规律上,一般来说除了较极端的牛市和熊市外(如去年下半年的暴跌),相邻波段的涨跌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上涨、盘整、下跌三种形态通常不会接连出现,至于具体波段是涨是跌还是盘整,则必须依据基本面的情况加以判断。
依据这一波段周期规律,再结合市场基本面的研判,就给我们判断大盘波段涨跌的时间与方向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具体到近期的行期走势上,如果用上述30个交易日的波段周期规律分析的话,笔者认为大盘在上周二放量变盘后就已经进入了新一轮波段周期,而刚刚结束的上一轮波段周期,则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上涨周期,股指在6.24行情快速突破后虽然连续阴跌多日,但本质上仍是对6.24行情异常放量拉高的技术性修正,不能看作是大盘的正常调整,所以从市场的内在规律来看,6.24行情开始以来直到上周二放量变盘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上涨周期,而且由于受6.24行情异常放量的影响,近期股市的波段周期有可能受到干扰,甚至会出现短时间的失真现象。至于股指在新一轮波段周期内的运行方向,笔者认为在资金面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市场内原有的资金并没有能力把强势行情维持太久,目前基本面的情况尚不足以支持股指突破前期1750高点,因此基本上可以排除向上突破的可能;而向下突破呢,笔者认为股指在1650点下方的缺口又确实存在着实实在在的支撑,而且政策面也不支持股指大幅下跌,因此向下突破的可能也较小;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在新一轮的波段周期中,股指很可能在1650-1750点的区间内做箱体震荡,大盘新一轮的波段周期应该是一轮盘整周期。
中国股市的中线循环周期是16个月
在中线行情的时间周期上,笔者在对中国股市的历史走势进行了大量统计分析后发现,中国股市存在着16个月的中线循环周期,这一结论也具有极高的实证检验吻合率。
统计结果表明,中线周期的统计特征与波段周期极为相似,一般来讲同一周期内股指运行的大方向保持不变,但由于时间跨度较长,政策周期对股指中线周期的影响较大,个别政策剧烈变动的周期内股指波动幅度偏大;一个中线周期启动时也有明显的量能放大过程,而且量能放大的比率与股指涨跌的幅度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中线周期的中点也同样有出现小反复的规律,不过由于周期与周期的时间间隔较长,这一规律没有波段周期明显;通常来说,相邻的两个中线周期的运行方向也是不同的,即上涨、盘整、下跌不会接连出现,这些规律都与前面论述过的波段周期规律相似。
实战指导上,8月份是本轮中线下跌周期开始以来的第15个月,从以往规律来看,大盘在本月出现逆转的可能较小,而到下个月,也就是9月中旬的时候,大盘的中线周期就会进入变盘区间,届时大盘发生逆转的概率更高。在下一个中线周期的方向判断上,由于大盘已经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中线下跌周期,所以9月中旬变盘后的形态应该是向上突破或者是突破后的盘整形态,在基本面不恶化的情况下,我们认为9月之后的市场形势会变得乐观起来,届时可以着手中线建仓。
在对中线周期有了初步判断之后,再返回头来看这一轮刚刚开始的波段周期,可以发现从中线周期的角度已经印证了前面关于本轮波段周期方向的判断,即在9月中旬的中线变盘临界点到来之前,8月份以及9月上旬市场应该处于一个相对平淡的时期,着眼于中长线的投资者可以休养生息,短线投资者则应快进快出、波段操作。
中国股市正在进入第四个战略发展周期
从战略周期角度看,纵观中国股市的发展历史,笔者认为自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开业以来,过去1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战略周期。
第一个战略周期是从上交所开业直到小平南巡讲话,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襁褓期,这一时期基本上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指引下进行一些股份制改革探索,当时市场规模尚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微不足道,业内人士戏称之为蛮荒时代。
第二个战略周期起于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当时市场经济和股份制改革方向已经得到了肯定,而股市作为市场经济和股份制改革的代表理所当然的获得了迅猛的发展。遗憾的是由于经验不足,监管当局对股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准备不够充分,在股市过热的情况下,相继发生了深圳“8.10”事件和上海“宝延兼并”风波等影响较大的事件,之后股市在央行紧缩银根的直接影响下陷入了长期低迷。在遭遇了巨大挫折之后,市场上掀起了究竟是继续搞还是干脆把股市关掉的讨论,直到1994年7月29日政府出台了三大救市政策,股市发展的方向才再次变得明朗,这是中国股市的第二个战略阶段。
第三个战略周期是从出台三大救市政策开始直到去年7月股市出现暴跌的这一段时间。1994年7月三大救市政策出台后,度过一劫的中国股市在两次降息和“恢复性上涨”、“三类企业入市”等重大利好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壮大,一度走出了持续五年的大牛市,市场规模呈几何级迅速扩大,到2001年7月暴跌开始时总市值已经接近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50%,国企改制的艰巨任务借助股市初步完成。经过五年的发展,中国股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运营、管理、监督体系,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这是中国股市发展的第三个战略阶段。
去年7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股市出现暴跌,市场发展的指导思想一度摇摆,直到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政策导向才逐步趋于明朗,股指跌势也才初步得到了抑制。用历史的眼光分析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动向后,笔者断言,以国务院宣布停止在国内市场减持国有股和周小川上海讲话以及推出180指数为标志,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了第四个战略发展阶段,其中周小川的“中国股市是新兴市场,只能在发展中不断规范,不能用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股市”的讲话事实上解决了近阶段股市发展的理论问题,为中国股市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最近多家基金管理公司拟推出180指数模拟基金的举措也明确无误的说明了这一点。
不同战略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是各有侧重的,如果说第一个战略发展阶段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第二个战略发展阶段解决的是要不要的问题,第三个战略发展阶段解决的是规模问题,那么第四个战略发展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必将是树立正确投资理念的问题,除此无他。事实上180指数的推出,已经明确代表了管理层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为理性投资和蓝筹时代的开启埋下了伏笔,以中科创业(相关,行情)案的公开审理和中经开的违规出局为标志,庄股时代无疑正在悄然落幕,在与国际接轨的大气候影响下,未来中国股市必将确立以蓝筹概念为主流投资理念的理性投资模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