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你已经对这种拥有误导性名称的毒品(“浴盐”)及其效果(或言传说中的效果,即僵尸食人案等)有所耳闻,故本文将直接切入正题。“浴盐”之所以危险,主要有两大原因,但都与上瘾或致幻没有任何关系。
其一是吸食过量,其二是睡眠剥夺。
在详细解剖这两大原因之前,让我们先快速了解一下“浴盐”是什么、不是什么,以及它们会对大脑造成何种影响。
首先,“浴盐”并不是指某种特定的毒品,而是一批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的统称。大多数“浴盐”品种都或者含有甲氧麻黄酮,或者含有亚甲基双氧吡咯戊酮(MDPV)。这两种药物都与柯特(阿拉伯茶)有关,阿拉伯茶是在中东与东非国家发现的一种有机兴奋剂,因含有美国缉毒局(DEA)规定的一级管制品卡西酮而在美国被列为非法药物。
两种药物都并非最近的新发现;甲氧麻黄酮在上世纪20年代起就已经活跃在各地的实验室中,MDPV则出现于60年代。它们被用作兴奋剂的历史则相对较短,仅可以追溯到大约十年以前。甲氧麻黄酮是一种兴奋剂,而MDPV既属于兴奋剂也属于精神活性药物。修饰词“精神活性”(Psychoactive)意味着它可以穿透血脑屏障,改变神经化学功能,导致情绪、思维、感知和行为的放大。
这两种药物都不同于LSD(麦角酰二乙胺)这样的致幻剂。致幻剂属于精神活性药物,但并非所有精神活性药物都是致幻剂——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致幻剂能导致感知变化,诱导产生显著不同于通常清醒状态的感知,而不仅仅是强化清醒状态下的已有体验。
打个比方说,一个服用MDPV的人可能会感觉到极度多疑和恐慌,但他不太可能觉得有一只穿着燕尾服的巨型蜥蜴正要啃食他的猫。
(但有一点值得指出:由于一些种类的“浴盐”就像是化学物质的“摸彩袋”,其中含什么样的毒品都有可能,因此致幻剂偶尔混在其中也是可能的。)
在大鼠身上进行的“浴盐”和摇头丸(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对比实验显示,摇头丸和甲氧麻黄酮对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血清素造成的效果相互类似。该研究还显示,甲氧麻黄酮对机体的长期影响小于摇头丸,因为该药物对血清素的消耗似乎没有摇头丸那么剧烈,后者是世界各地的狂欢者都最喜爱的毒品。但有必要强调一点,这只是针对大鼠而言,而且只是一项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研究人员谨慎指明,在我们对相关药物的长期影响得出任何结论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浴盐”会导致上瘾吗?有这个可能,而且其成瘾机制或与摇头丸大致相同——它会导致大脑限制多巴胺的再摄取,也就意味着此种神经化学物质在大脑中的浓度增加,而大脑对此极为享受。随着时间的流逝,效果逐渐宁削弱下去,这时就需要更多的药物使之得以保持。
“浴盐”成瘾机制与可卡因相比可能不太相同。原因是,可卡因是一种极易上瘾的毒品,似乎能以不止一种方式让大脑沉迷。它能够产生如上文所述的多巴胺效果,也可能深刻改变身体的昼夜节律,以至于停止摄取这种药物对身体而言是毁灭性的。此外,可卡因的多巴胺效果远远超过“浴盐”或摇头丸。如果说“浴盐”的效果好比淋浴,那么可卡因的效果就更像是走到一座瀑布底下。
尽管“浴盐”不如可卡因那么容易上瘾,但仍然具有潜在的成瘾性,那么,我又为何说成瘾并不是主要问题呢?
这就引出了上文提到的“浴盐”之所以危险的两大原因。
第一,不存在推荐剂量。购买者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花50美元购买了一包结晶粉末。起初,他们只尝试少量粉末以体验它带来的刺激感,随后逐渐增加用量以将刺激保持下去,如此下去,直到他们的“象牙浪”(浴盐的某种别称)口袋见底为止。阅读一下吸食过“浴盐”并体验到可怕效果的人的描述,你就会发现很明显的一点,大多数人都是一次性或在很短的时间跨度内将手头所有“浴盐”吸食殆尽的。
如此大剂量的精神兴奋剂冲击大脑,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载,大脑与生俱来的威胁警报开始拉响。一般会导致妄想、惊恐发作、情绪波动和鲁莽行为。此外,另一种叫做高体温的症状也开始显现,也就是身体过热现象,身体散热速度已经不足以保持正常体温。
所有这些效果叠加起来,就是很多那些第一次——往往也是最后一次——尝试这种毒品的人所体验到的“黑暗地狱”。
这其中也包含了“浴盐”之所以危险的第二大原因——当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人是无法入睡的。通常有“浴盐”摄入者事后报告,他们试图服用如Xanax等镇静剂来抵消这些毒品的作用,从而让他们得以入睡,但没有效果。这相当于试图用一辆丰田车来阻止以150英里的时速在轨道上飞驰而来的货运列车。哪怕有十辆丰田车也无济于事。一旦神经系统进入癫狂状态,且机体中仍然存有大量兴奋剂保持“列车”高速行进时,低剂量的镇静剂是无法给它刹车的。
大脑无法入睡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睡眠剥夺导致的结果小则抑郁症,大则精神异常,取决于时间的长短。至少,缺乏睡眠会导致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大概是因为大脑对其所感知到的危险信号作出反应的结果。这种效果又与“浴盐”正忙于催化的神经系统影响混杂交织。
如果身体循环系统中有足够多的此类药物,加上连续几个晚上不睡觉,可不可能最终导致啃脸行为呢?存在这个可能性——但要注意,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是精神活性物质,其效用只是对思维活动和行为的放大,这也就意味着,啃脸者在摄取药物之前,很可能已经考虑过类似危险行为的实施。至今已有成千上万、也许数以百万计的人都吸食了“浴盐”但没有变身食人魔。但当然只有其中的异类才能得到媒体关注。
那这是否意味着摄入“浴盐”是个好主意呢?这里需要郑重说明——答案是否定的。这种药物对人脑究竟会产生何种长期影响,人们目前还知之甚少,而目前所有迹象都表明,后果可能很严重。即使在短期内看,在神经系统和身体上施加如此之大的压力也不是什么好主意。这就像是超速行驶数英里而指望引擎不会爆炸一样。如果你碰巧有心脏病,尤其是某种自己尚未发觉的病情,那么“浴盐”摄入就会酿成悲剧。
此外,除精神活性物质之外,“浴盐”还含有大量其他“猛药”如利多卡因,一种外用的镇痛止痒剂。为什么它会出现在一些种类的“浴盐”中?谁知道呢,但当你摄入这种粉末时,还有其他很多东西进入你的身体循环,其中很多甚至还没有被人们鉴定出来。这样想吧——你会在知情的情况下吸食运动员足粉吗?
最好的办法就是避而远之,就算你碰巧住在毒品购买仍然合法的地方也不要去尝试。它不会给你的大脑带来任何好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