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多年的辉煌历史;全球最大规模的速度马竞赛营办机构之一;全球最大的慈善捐款机构之一;亚洲最大最高级的会员会所……,顶着众多荣誉和传奇的香港马会又一次临危授命,为奥运马术项目提供场地和相关支持服务,在与内地合作日益密切的同时,也向我们首次展示了她传奇背后的优秀品格。
在多数内地人的印象中,香港马会(以下简称“马会”)也仅仅是一个营办赛马、经营博彩的机构而已。然而对香港同胞来说,赛马已经成为港人难以割舍的一种生活方式,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张贴直播赛马预告的餐厅和酒吧;在出租车里,无论司机是否参与博彩,他总会在赛马的那一天把收音机锁定赛马直播;海洋公园、香港科技大学等众多耳熟能详的机构均为马会捐资兴建。在港人眼中,成为赛马会会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就是能成为马会员工也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
据香港马会公司发展事务执行总监麦建华介绍,马会目前共聘有4000多名全职员工及14000多名兼职员工,可谓是香港最大雇主之一。
奥秘一:“非牟利”模式
作为一家保证有限公司,香港马会并无股东,也没有“分红”。自1884年成立以来,马会一直以“非牟利”形式运作,由董事局掌管。马会董事局由12位在港享有显赫声望的人士组成,他们义务任职,并无支取酬金,纯以社会责任感来领导马会。至于日常管理工作,则由行政总裁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负责执行。
马会的各项业务中包括会所经营、速度马营运、彩票事务、足彩管理等,均通过独立公司运作,并全部属非牟利性质,但对于业务管理,则采用审慎的商业政策。
麦建华介绍说:“‘非牟利’这个概念很有趣,在外国没有,在中国内地也没有,只有在中西融合的香港才出现‘既规范,又慈善,非牟利’的概念。这是一个在马会行之有效的概念,它能够为社会创造许多资源、慈善、税收、就业和体育事业的支持和投资。如果没有这个模式,香港的赛马也不能达到世界一流的职业比赛水平。马会从创立之初就没有股东,没有分红,有一个‘非牟利’的基础,但当时马会是亏本的,慢慢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赛马成了中外交流的一个平台,马会也逐渐发展起来。二战后,为了帮助难民,马会董事会决定所有的盈余全部用做慈善,这就是‘非牟利’模式的最初形式,后来‘非牟利’模式成了马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
正式基于这样一个公共化的模式,1975年马会受政府委托,将业务扩张至彩票,用以疏导市民对博彩娱乐的需求;2003年为配合政府打击非法博彩,马会再获政府授权,开展规范化足彩业务。
独特的“非牟利”营运模式,加上高效的管理,令香港马会成为香港特区单一纳税最多的机构,以2005/06年度为例,马会共缴纳超过124亿港元税款,约占政府税务局总税收的8.6%。
奥秘二:追求卓越
马会虽然是一个非牟利的公共机构,并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但是马会却传承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港人精神,无论是经营赛马业务、投注业务、会员设施,以至于对员工身心健康和慈善捐献的承诺,马会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力臻完美,务求所做的一切都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为世界提供最高水平的赛马、体育及博彩娱乐;为会员提供最亲切优质的服务;全力资助各类公益事业及社区服务成为马会过往经历的真实写照。正是基于这种“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马会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和香港政府的信赖,成为2008年奥运会奥运马术项目场地提供和服务机构。
麦建华告诉记者:“我们是2006年初才最终确认要为奥运马术项目提供场地和服务,此前还从来没有一个城市在短短2年半时间完成一个奥运项目的建设,搞一个世界一流的赛马场地,我们做到了。我们聘请了世界上最好的专家,反复研究,最终采取了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和自然环境扩建的方案,不仅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而且大大提高了场地的经济效益,国际奥委会认为我们的方案很有创意,很有推广价值,对推动马术运动可以起到很大作用。此外,我们在化验所、医疗护理、运输等方面都做到了精益求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我们深信,只有一流的设施和服务,才能够吸引世界上最好的马参加比赛。”
奥秘三:精英情结
在24000多位马会会员里,既有李嘉诚(李嘉诚新闻,李嘉诚说吧)、郭炳湘这样的商界领袖,也有香港特首曾荫权、大法官李国能、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这样的政府高官,还有律师、大学校长、医生等各个领域的卓越人士。如果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共性的话,答案绝不是财富。
马会会员事务执行总监陈锦程告诉记者:“马会会员有200名遴选会员,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推荐新会员。 要成为马会会员,首先需要由两名遴选会员推荐,然后马会会调查候选人的背景并委托银行调查他的经济能力,此外更重要的是,候选人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以此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即便通过了所有审查,也要等老会员去世或移民空出名额才能加入,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这样平均下来,每个月新加入的会员只有25个。”
陈锦程介绍说:“马会的入会费为25万港币,这样的价格无论在香港或内地都不算高,然而我们在香港有两个马场、三个会所,论设施论规模论餐饮论服务都能做到数一数二。我们有一套专业的会员服务系统,对每个会员的细节都有详实了解,会员无需示意就能得到个性化的服务。此外,我逢有赛事,我们还要为场内观众提供餐饮服务,一个赛季下来要提供大约490万份餐饮。”
陈锦程透露,马会已经在北京建立了会所,并计划在2008年前能够开业运营。北京会所拥有顶级餐饮和酒店服务,其建立的目的是为来京的会员提供服务,此外,如果条件许可,马会也会考虑按照精英标准在内地吸收会员。
奥秘四:马会惠慈善
香港马会之所以获得政府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同,不仅因为她“非牟利”营运理念及卓越的工作精神,更源于他悠久的公益捐助传统。马会慈善事业由香港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专责管理,过去十年,马会捐款超过100亿港元,资助超过100项慈善计划,惠及不同阶层。马会四个主要的资助范畴,包括:医药卫生、教育培训、康体文化,及社会服务。在现时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马会平均每年拨捐善款仍能保持10亿港元。
马会慈善事务执行总监饶恩培介绍说:“现在马会采取了更积极主动的态度不只是回应迫在眉睫的需要,更紧握时代脉搏,留意社会上种种冒现的问题,关注社会的长远需求。积极主动的意思不仅是带头去做,还要想办法、拿方案、快行动、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致力于与其他机构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提高马会的参与程度,共同创新解决方案。”
从1999年开始,马会就着手研究老年痴呆问题,并在2000年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办“马会耆智园”,这是全东南亚首间痴呆症综合服务中心,为患有轻至中度老年痴呆症长者、家属及专业护理人员提供适当的专业支持服务。
为迎接香港未来的老龄化挑战,马会主动与本地及国际知名的老人学及社会老年学专家研究和合作,并捐款38000万港元,于2006年推出一个为期五年的长者计划——流金颂。马会希望「流金颂」计划能孕育出新的社会文化,并形成一股持续的力量,一同努力支持长者在香港社会安度健康有益的晚年。
此外,马会还积极主动推出了香港马会奖学金计划、青少年培养计划、香港马会中医药研究院等许多前瞻性的慈善计划。
饶恩培还告诉记者,今年马会还将重点推出一个以中文读写障碍儿童为对象的资助计划和一个把香港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放在互联网上让全球认识香港的计划,后者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计划的一部分。饶恩培说:“这些计划都证明了积极主动的意思并不局限于只着眼向前看,而同时需要运用一点横向思维。希望各界对马会有一个新的看法,马会不但是一个捐款机构,更是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与我们合作,共同以新意念和新方法去处理未来的挑战。”
马会主席陈祖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非常愿意把马会的经验和世界各地的机构、朋友去交流、分享,我们也与世界上许多主办赛马的机构有密切合作的关系,但是马会的主要工作还是在香港,我们不会到其他地方搞赛马博彩。我们与内地的相关机构也有很多的交流,马会经常把一些从赛场上退役下来的马送到国内,用于马术运动、其它用途等。我们很乐意配合政府推动内地马术运动或慈善事业的发展,把我们好的经验和模式与内地分享,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也会考虑在内地开展慈善计划。”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