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高尚全:对各种所有制要一视同仁,华为成功的首要原因在于员工持股

本期嘉宾: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 高尚全

高尚全已经九十岁了,但依然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工作,思索中国的改革事业。

他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一书中回答了为何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原因。书中写道:

“我希望能够帮助新时代的改革开拓者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有更多的方法可以适用。改革是我这一生的追求,也是我这一生的牵挂。唯愿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直到永远。”

高尚全是我国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流经济学家之一,也是无可争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者。他以实际的理论研究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经济理论,也因此造就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奇迹。

1956年,高尚全以自身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工作经历,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一文。在计划经济时代,高尚全解放思想,发出了独立思考的声音。

时间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尚全先后提出“商品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但彼时的反对之声如潮涌。通过丰富的实地调查案例,高尚全表示商品经济能富中国,实践证明,这正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当“劳动力市场”概念被视作是对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破坏时,高尚全极力争取通过“劳动力市场”概念,终使劳动力这一最活跃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使得市场化改革前进了一大步。

“商品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概念的提出是改革历史上的重大突破。这两个东西就是需要有人提出来,不提出来的话,一下子就过去了。”在近期接受搜狐财经和经济杂志的访谈中,高尚全向我们回忆道。

高尚全与华为公司的渊源颇深。上世纪90年代,华为公司曾遭遇过“姓资不姓社”的诘难。高尚全亲赴深圳调查后,得出华为的所有制形式是职工共有的新型集体经济的结论。因此,他为华为发声,从理论层面上支持华为这类新型企业的发展。

华为公司现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典型民营企业。高尚全总结说,股权结构较为合理,以及对创新研发的持续高投入是华为能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因。

2018年,竞争中性原则第一次作为新概念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对此,高尚全认为,所有制中性比竞争中性更重要,如果没有所有制中性原则,竞争中性原则便不能落实。

搜狐财经&经济杂志:八十年代哪些文件对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尚全:其中一个是198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突破性地提出了“商品经济”的概念。

过去大家接受不了“商品经济”的概念,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计划经济,但是1984年已经到了不改革计划经济不行的阶段,所以我们提出了“商品经济”的概念。

到底要不要将商品经济写入文件?当时起草小组有争论,社会上也有争论。有人认为,发展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就没有了,社会主义优越性便无法体现出来。但根据实践情况,我认为提出“商品经济”的概念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我在体改委工作,因此调查研究比较多。比如,广东人爱吃鱼,但搞计划经济后,广东人就吃不上鱼了。为什么?因为计划经济把鱼的价格定死了,养鱼人因此没有了积极性,鱼当然就少了,人们也当然就吃不上鱼了。

价格逐步放开后,养鱼人有了积极性,鱼的供应就多了。因此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鱼的价格开始下降,大家就能吃上鱼了。

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感觉到,我们改革搞商品经济没有什么问题。我说应当加一句“商品经济才能富中国”。

搜狐财经&经济杂志:在九十年代经济转轨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

高尚全:我提出“劳动力市场”的概念时,有人质疑劳动力怎么能够进入市场?他们以为,在工人阶级是主人翁地位的国家,怎么能存在劳动力市场?因此他们不接受 “劳动力市场”的提法。但是我认为,劳动力是最活跃的一个生产要素。如果劳动力不进入市场,市场体系就不能完善,进而整个市场经济体制就搞不了。

由于存在争论,存在反对意见,后来在列席讨论时,我当场就憋不住了。如果我不发言,那“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就提不出来,那么最活跃的要素——劳动力要素就不能进入市场,那么市场体系就是空话。

所以,我在会上提出要理直气壮地发展劳动力市场。当时中央领导耐心地听完了我的发言,对我说了一句话,“如果提出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社会上能否接受?”我说,“只要中央能够提出来,社会上肯定能接受。”

“商品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两个概念的提出,是改革历史上的重大突破。这两个东西就是需要有人提出来,不提出来的话,一下子就过去了。幸运的是,这两个重大突破我都参与了。

搜狐财经&经济杂志:您跟华为公司的渊源很深,请您从创新的角度,结合华为的发展历程,谈谈如何进行体制创新?

高尚全:1997年,当时有人指责华为“姓资不姓社”,他们有两条理由:第一条,国家没有投资华为。当时有些人认为,国家投资才是社会主义,社会投资和私人投资就是资本主义;第二条,华为搞职工持股,因此华为没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我坚决不同意他们的理由,但是我要有更多的说服力,所以我就去了深圳调查。

调查的结果是:第一,国家确实没有给华为投入一分钱,华为是靠任正非21000元的转业费起家的;第二,华为搞职工持股,筹了一些钱,是靠这个启动基金搞起来的;第三,华为职工得了红利,富起来了;第四,华为增加了纳税额,国家财政收入也增加了;第五,华为解决了大量的就业。

这是天大的好事,所以我后来写了一句话:职工的劳动力和资本联合,在公司持了股,这样新型的集体经济,尤其要鼓励和支持。所以,我从理论层面去支持华为的发展。

华为现在非常不简单,能力也非常了不起。华为之所以创新能力强,第一是因为它的股权结构比较合理。作为创始人,任正非所占的股份也只有1.4%左右,大部分的股份都在职工身上。职工持股后,职工利益便和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所以创新的内在动力被激发出来。

第二,华为对创新有投入,将每年销售额的15%投入到基础科研中。

第三,华为保持着一个很强的科研队伍,45%的华为员工都在搞创新科研。所以一直到现在,华为没有垮,它还有创新力。

华为的体制既不是国有的,也不是私人的,是职工共有的。这种体制创新了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因而很有生命力。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要解放思想,要体制创新。

搜狐财经&经济杂志:对农村改革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高尚全:农民有资产,农民承包土地,有宅基地和房子,但这些资产不能流动,不能变为资本。让农民富起来的办法是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农民收入光靠几斤粮食可不行,得让他们的资产流动起来,让资产变为资本,农民才能富起来。

过去一些看法认为,农民把资产卖掉后就只顾着吃喝玩乐。我们现在不应该这么想了。因为如果照这个想法,那么现在对城市职工也只能搞供给制,因为职工在领工资后,也去花天酒地了。

所以我们要相信农民,相信农民有底线。我们要让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这样一来,农民就活了,农民也才会富起来,农村发展战略也就有了自身的动力,而不是光靠国家给钱。

另外,城乡应当交流。我们应为城市里的技术和资本下乡开辟一条渠道,这样一来,农村就能搞活。农村的基础打好了以后,也能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

搜狐财经&经济杂志:您近来提出“没有所有制中性,竞争中性也不能落实”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高尚全:所谓“所有制中性”,一是无论是什么所有制,都能实现平等竞争;二是对各种所有制要一视同仁。不能说这是好的,那是差的。这样的话,经济就不能发展。

第一,要理解什么叫“中性”。“中性”是中间客观存在的事物。我们过去的理解简单化了,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不是计划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实际上,“中性”是大量存在的。

第二,我们的改革是靠“中性”突破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间的争论,就是靠“中性”来突破的。我们过去对辩证法的理解不深,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后来为什么不这样想了?就是靠“中性”突破的。

第三,改革再出发也要靠“中性”来突破,所以我们提出来“竞争中性”原则,并按照中性原则调整所有制结构,我觉得这个思路很对。

但是我觉得,如果“所有制中性”的原则不提出来,我们还是将所有制分成三六九等,那么竞争中性的原则也不能够落实。我们应当把握和用好两个“中性”,其中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所有制中性原则。如果没有所有制中性原则,竞争中性原则也不能落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