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中信建投张昕帆:新三板发展急不得 要向纳斯达克学习

 

  11月13日,在第一届中国新三板投资者大会上,中信建投董事总经理张昕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纳斯达克从1971年到1978年几乎没有交易,它是非常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但是我们是新三板变成国家战略,容易把一个新三板的企业过早的催熟,催熟的巨婴,其他东西没出来,各方面都过多关注,可能对孩子成长不利,应该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现在新三板一天十几个亿的交易量,已经挺可怕的。

  应该归还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本来面目,就是好的企业,它慢慢的聚拢人气,不要人为的催动它的流动性。

  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您觉得新三板目前市场情况怎么样?

  张昕帆:我觉得市场情况,应该归还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本来面目,就是好的企业,它慢慢的聚拢人气,不要人为的催动它的流动性。

  记者:新三板好像不是特别好。

  张昕帆:我觉得已经够快了。因为中国人都是觉得非常急,纳斯达克从1971年到1978年几乎没有交易,它是非常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但是我们是新三板变成国家战略,容易把一个新三板的企业过早的催熟,催熟的巨婴,其他东西没出来,各方面都过多关注,可能对孩子成长不利,应该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现在新三板一天十几个亿的交易量,已经挺可怕的。

  记者:为什么说可怕?

  张昕帆:我觉得太快了是不好。

  记者:正常应该是多少?

  张昕帆:我觉得正常不应该多少,我拿不出来。正常大家对企业关注有多少,优质企业有多少,自然吸引的投资者,自然的一个过程,所以我没法界定。

  记者:目前新三板优势企业大概是多少?

  张昕帆:我看到其他的调研机构,对8000家企业调研,也就千八百家,和我们的创新层有点差不多,可能10分之一左右的企业是有发展的,再可能就是5%的企业,可能有更大发展,这是大家的一个估算,这是别人的数据,不是我的数据。大致是有这么一个比率的,有几百家企业可以成长做大,可能有这方面的概率。虽然大部分企业是没有什么发展的,在这里如果给过多的流动性,可能是未来有一定风险的,这里面就要特别谨慎。

  记者:哪些领域的企业,是科技类?医疗类?哪些含量比较高?

  张昕帆:新三板当时定位高新技术、全新的创新模式等等这些,但是现在来看,新三板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全新的领域,一方面要全新的领域,打出优秀的企业来;第二个传统领域通过创新的办法使它转型,两个都要抓。新三板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比如说像沃尔玛这样的企业,它是个传统企业,但是在美国是个创新企业。为什么?它整个零售模式发生变化了,这也是一个创新的东西。传统企业大量在消亡,就是因为你的模式没有创新,所以彻底完了,传统企业也可以创新。更主要新三板在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等等方面,我们要推出这样一个发展模式。

  记者:高新技术产业。关于之前的战略新兴板说要回归。

  张昕帆:不一样。新三板的客户基础和A股的客户基础不一样。

  记者:新三板客户很多是流散机构。

  张昕帆:主要是500万以上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第一个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因为能挣到500万的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拉走的。A股那些老百姓(64.20 +0.55%,买入)为什么听消息?这就是他们穷的原因,要从根往上看。你看那些富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看问题的习惯和一般的小散不一样,他们不要流动性,要流动性都是要赶紧卖、赶紧跑,那就是很穷的人才这样,或者职业的抄手,但一般的长线投资者是拿20年的。新三板市场提供长线投资的工具,比如一个东西要拿20年,你真得好好挑挑,是这样一个机构。比如我要和一个人结婚,一结婚就不能随便离,真得好好挑,如果要是很短的就无所谓,不用挑了。股票也是,如果股票流动性过快,没有人愿意做长线的。

  记者:科技类企业变化也是比较快的,怎么能挑到20年?

  张昕帆:科技类的企业是这样的。第一个,科技类企业配置大;第二个科技类的企业需要你对创新的商业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个深入研究就需要非常专业的投资者,一般的市场提供不了这么多专业的投资者,所以说新三板会把这类投资者聚集到一起,投资者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才能产生升华,推动科技类企业的发展。美国的天使投资者,不光是被动投资,投进去之后和企业长期发展,帮企业改善各种运营,帮助企业引进外部投资者、融资,帮助企业进行收购合并,所以说这个全新的模式是我们以前所没有理解的。为什么说华尔街改变了美国?表面上华尔街只能融资,其实华尔街融资之后,我们很多新兴的理念投融管退都要管的,这样帮助企业一起改变。如果说风险大,如果我们加在一起,帮助企业一起来提高管理水平,运营的效率,可能风险就降下来了,不是被动能跑快就跑快的概念,它是要和企业共同发展的概念,这样新三板慢慢显示出特点。比如新三板很多企业股东帮你找融资,比如我投新三板根本卖不出去,我企业得做好,不做好根本做不出去。帮你并购上下游企业,一起做起来,几家合伙。比如滴滴和优步,几个股东把它俩弄合并了,为什么?没法流通,眼看企业竞争力受到损害怎么办?滴滴和优步合并,这就是股东投资者给企业带来很正向的东西。

  记者:您能再举个例子吗?这个例子是非常鲜明的,成功或者失败都可以。

  张昕帆:现在谈不上失败,都是在摸索当中。但是大数概率肯定是优胜劣汰的,但是少部分概率,比如说好多的企业,我确实不能点名,一点名确实不合适。你像制药行业是高投入的行业,周期特别长。制药行业特别适合以风险投资的眼光来进入的市场。比如说A股或者其他市场要求短期回报率特别高,流动性反应特别快。一个药研发20年怎么办?真得需要一批长线投资者,跟着一起发展的投资者,赌这个药厂的药真能成功。所以新三板特别适合这类创新,风险极大,但是收获效益巨好,杠杆倍数特别过,承担的风险和收入配比是非常值得的。因此新三板会出现非常大的涨幅。A股市场或者其他市场,涨幅大不大?都是跟着市场流动性走。但是新三板跟企业没有关系,企业效益涨了10倍,股价就可以涨10倍。新三板现在特别低谷在哪?就在于大局的流动性不好,压了它的估值。因为流动性不好,使得很多聪明的人,利用傻瓜对市场悲观的判断开始进来,进来之后在B股市场扫货、在法人股市场扫货,卖完了之后,很难低价捡个便宜货。如果流动性太好,普遍公司都收购,因为大家买了就能卖,大家高估值也不怕,50倍买的也不怕,因为什么?我明天就能卖出去。但是你5倍买的,要放20年,我是不敢买的,这样的话,新三板的估值肯定是要偏低的。所以现在利用流动性开始获取低价股票,找到新三板优质企业很好的时候。

  记者:优质企业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也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寻找。这种企业信息公布是透明的吗?

  张昕帆:为什么说新三板是专业投资者市场?很多方面的建设都非常不足。研究报告没有。

  记者:门槛还是比较低的,很多事情是透明的。

  张昕帆:上市门槛肯定比A股低,没有经过筛选。

  记者:很多质量比较差也能进去,可能够钱了,暴发户也进去了。

  张昕帆:因为两种逻辑,一种逻辑是精准;一种逻辑是让市场的机制发挥作用。精准就是精英主义,能创业必须有大学本科,然后必须有三证,必须有这个才能允许创业能干这个,必须有资格,但是在一个平民化的社会里,凭什么要求这些东西?按说马云上不了北大、上不了清华,马云创业的资格都没有,你懂互联网吗?你懂技术吗?你懂计算机吗?社会真正的普惠化,每个人都拥有梦想,你为什么说我这企业是错误的,或者企业不好,不让上三板,为什么?只要我有一个基本的门槛达到了,我在这里怎么折腾,只要在法律的框架内,你得允许我。

  记者:法律健全吗?

  张昕帆:法律很健全。比如说你不能做假,做假罚死你。在不造假的范围内,我是生产香的,生产什么生活用品的,都可以。但是A股你上不去,A股得高大上,一直是这样的一个形象,但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能不让上吗?什么国家限制性产业。国家能判断的那么对吗?国家限制的产业,长虹、海尔是当时国家限制的最后两个幸运儿,按照国家限制产业不能上那么多电视机,长虹和海尔就上了,上了之后成为最好的。应该是发挥市场选择力量,而不要发挥我们的判断,我们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很多人永远没有机会。在市场博弈当中,在市场中选择优质的企业,这个才是中国未来真正发展的方向。

  记者:特朗普上来之后,对各个国家的股市,尤其对华尔街波动比较大,中国股市也是出现了一定波动。对我们新三板会有什么预期?

  张昕帆:这些都是外在因素,都不足以谈。关注是你企业,你卖包子企业,包子能不能卖的多一点。你这个企业生产计算机硬盘,硬盘能不能买的好一点,这是最重要的。至于说宏观经济、汇率,都是一些次要因素,主要是专注企业,你的企业今年比去年有没有增长,明年比今年有没有增长,核心竞争力有没有提升,这是最重要的。巴菲特说我不知道美国汇率和汉堡包有什么关系,我就关注你麦当劳卖的汉堡包是不是质量把好了,客服是不是真正信任,就这个意思。

  记者:中信建投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张昕帆:新三板是基于互联网状态下的板块,它首先是大流量的上市,现在新三板两三年一万家了,可是A股这么多年也就是两三千家,是海量的引流,叠加出很多优质企业,而不是原来的模式一家一家的筛选,所以说新三板代表全新的运营方向和全新的制度的创新,它一定和新的媒体、新的人群,创新的眼光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珠联璧合的联系。我们这次通过新媒体进行发布和读懂新三板最大的媒体发布,获得了非常大的市场关注,我们认为就是创新的力量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深刻的改变。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投资银行,也更加时尚,更加贴近普惠的金融。

  记者:这次新媒体主板,对于咱们新三板业务有启发和转折吗?

  张昕帆:对。因为我们现在大部分投资者新三板都借助于新媒体的推荐和服务,获得新三板很多咨询。现在主流的资本市场并不是很多的精力投在那儿,你在什么上证报,在很多主流的媒体看不到新三板更多的资讯,这也是一个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当它还没大的时候,自然关注力少,当它大的时候,就追不上了。真正明白投资者,在它没大的时候赶紧关注,在大的时候就要小心了。新媒体现在起到一个先锋的作用,很敏锐的发现出一些创新的机会。

  记者:中信建投在定增这一块做的最强,您是否能够介绍一下中信建投整个三板的业务布局?以及未来您会如何布局?

  张昕帆:三板未来,第一步中信建投为什么抓几个市场机会,定增是新三板当时的痛点,快速上市。新三板要融资才能产生效应,因为融资的制度安排比主板还要快,两周之内融资几十个亿的记录,这都是把新三板的优势发挥出来了。现在新三板融资之后,使得中建投在市场地位受到很多投资者和企业青睐,我们的目光就要转向新三板流动性的解决,因为光融资流动性没有很好的股权案例,也是有缺陷的。我们现在主要工作是在广大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股权融资的安排和服务,这里面就要有研究,有股权交易,有兼并收购等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记者:现在我们看到今年这上半年与下半年融资情况不容乐观,您是否在这样情况下,能够给出一些切实的建议?

  张昕帆:第一个融资这块,怎么说好?融我看一下。融资这个事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阶段,股东分配的情况,融资未来的投向,以及市场的情况,很多很多方面。但是我觉得第一个融资要早安排,别等想融资再融资,肯定要早早的安排。第二个融资的方向要非常明确,别补充这个补充那个,弄完买房子,真的要为投资者负点责任,融资的方向要非常精确。第三个股东安排,融资以后股权稀释情况怎么样,这方面要好好做一些打算。第四个是市场时机问题,市场时机不好容易贱卖,市场投机太高了,容易给投资者造成伤害,要做一个均衡匹配和平衡。第五就是我们未来的转板,长期的规划一定要纳入整个的范畴里。但这里边融资的基础就是企业质量的优越,你这个企业,一定要把基础、治理结构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好。我们常常给企业做融资,大家要听懂这家企业干什么,好的企业两句话都能明白,运营模式简单、战略方向清晰、市场空间巨大、核心竞争力突出,这些基本的点是我们融资企业一定要重视打造的。企业主业很多,很乱,团队不合理,治理结构很不成熟,未来投资方向也不明确,这样的融资容易给投资者带来财产的损失。融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就像求职一样,怎么能求职成功?肯定要把你过往的经历,你的学识、你的经验,你对这家企业的看法,才能让主考管任用你。融资也是这样,大家看到的是整个企业的面貌、团队情况、产品情况、未来发展的情况,根子在企业本身,其他都是次要因素。

  最近我们做的神州优车,不用路演,不用融资,自己就到公司的财务室把钱送过去了,为什么?企业本身产品让每个人都知道。优质的企业是大家抢的问题,选谁的问题。不知名的企业存在融资路演的问题,比较差的企业就别谈融资了,谈谈诚信的问题,你这么差还要融资,就有诚信的问题。企业不是靠融资才发展起来的,一定靠自己内在机制发展起来,融资只是外在条件。

  记者:前段时间有媒体发了一个东西,很多人都想推动新三板的公开发行。我认为不管是从营业点,还是从建投融资能力来说,我觉得建投是具备找投资者能力的,而且竞价这块,你们也靠上市公司寻价制度。我想请您谈谈三板企业小IPO认知以及未来公开发行的可能性。

  张昕帆:我觉得三板小IPO是一个可以探索的制度性的路径,三板企业公开发行一定要等市场成熟再做,千万别做假。我干了这么多年,一直在非常激进的干,一定遵循事物的本来规律。我们在主板上就是为了挣一拨钱,那三板就死了,一定是呼之欲出。包括竞价等等,应该是呼之欲出,市场成熟。我对新三板市场充满信心,您刚才说的,我认为都能出来,但就是时间。我们不确定什么时候发生,但我们确定它一定会发生。

  记者:它如果公开发行会不会参照港股那种?

  张昕帆:中国肯定和香港不是特别一样,可能会采纳和借鉴,但是让我详细说,我也不敢说。我觉得三板肯定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我们预先判断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发现,在于这个事物有自己的基因,走来走去就走出自我的可能创新的一个路径。我现在也不知道。比如说现在走来走去走的不像我们当时想象的那样,当时制度设计的很好,为什么有很多东西,可能还有新的东西。我们说要对未来,有时候自己的判断保持敬畏,但是要对市场原生的创造性保持一种乐观,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东西。市场的规律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记者:还是三板定位的问题,大家以后会把它定成什么样的状态?现在说头期还是应该放投资者进来,流动性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比如从中介机构角度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昕帆:我认为三板的流动性要自然而然释放,不要认为的催生。好企业自然有流动性,不好的企业,就给它流动性,出现的流动性也是泡沫,也是伤人的,所以说根据三板发展的规律来,三板发展太快,很多基础还不够实,所以我觉得自然而然。

  记者:定位的问题?

  张昕帆:我认为三板的定位是靠自己打出来的,千万不要国家给个定。三板柜台市场发展又不是,三板就是纳斯达克,它也未必。但是三板慢慢发展肯定是中国最具有成长和爆发性的市场,可能任何定位,都可能未必定明白,它自己会找出自己的定位。在2001年对阿里巴巴的定位,2005年的定位和现在的定位又不一样,以后可能又不一样了。定位是企业自己发展的定位,而不是我们给它定位。因为我们给它定位,很可能就给它限制死了。按照纳斯达克定位,那就纳斯达克了,可能三板很多东西就拔苗助长,纳斯达克发展30年,我们三年就要干成纳斯达克,怎么办?可能就出现很多问题。全球学不明白纳斯大括,根不一样,人家是包容性市场,机构成熟是一分没有损失的,人都无所谓的情况,你学不来。虽然中国机构投资者抗风险能力很强,但是这个企业突然就没有了,中国机构投资者能不能像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就认了?可能还未必。我内心自己的定位,三板肯定是中国以后最具有创新的力量,一个大的交易市场;但是它不是A股,也不是港股,它是一个机构和高净值投资者长期股权投资的一个市场,是一个非常领先的价值投资的市场。

  记者:这个问题里面,有些政策,如果严格控制,可能确实是约束它的创新能力。有些企业很后悔上了新三板,自己上主板生意比较多。

  张昕帆:现在监管趋严是因为前期走的太快了。马云如果在2005年中国开始监管互联网,马云可能未必有这么大。就是因为上半年风起云涌的客户全部涌到三板,使得监管这是个大事。如果监管再慢点,基础再实一点,现在三板对他影响不大。我还是认为中央或者监管层对三板还是比较宽容的,这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限制性措施。表面看很大的事,但其实是很小的事,我对三板还是充满信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