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ST国药坐庄样本:7亿资产灰飞烟灭

  赔本生意背后的关联解密

  和卖掉春天医药的种种暗箱操作相比,*ST国药对山西云中的“投资失误”则分外明显。

  2006年1月,*ST国药出资3924万元,认购山西云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按出资比例,国药科技应占到山西云中54.5%的股权。

  但*ST国药方面称,自2006年5月25日起,将持有山西云中的54.5%股权交由北京新奥特集团有限公司代持。以上决议仍未经过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就已付诸实施。

  “代持”的结果,就是这份3924万元的股权投资如今仍未拿回来。北京新奥特方面也未给出任何偿还承诺。价值3924万元“代持”就变成了“不翼而飞”。

  同样不翼而飞的,还有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小河村85号的另一块工业用地。

  该地块使用面积为10317.41平方米,靠近武汉中心城区武昌区的主干道雄楚大道,位置远比原属于江夏区的郑店街土地及2012年以2.4亿总价成交的庙山土地优越。价值也应能达到数千万元。

  这块土地的使用权,自2008年年报以后,就从*ST国药的无形资产栏目上消失。

  资产“不翼而飞”,春天医药与郑店街土地蹊跷转让,对春天医药1.17亿元的借款,抛开这些,还有超过4亿元的“其它应收账款”,共同构成了*ST国药的资产亏空大窟窿。

  在此背后,*ST国药的大股东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在2009年仰帆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进入之前,*ST国药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徐进。

  公开资料显示,徐进,研究生学历,1995年~2001年一直任*ST国药前身——武汉春天生物工程公司董事长,后来担任湖北胜工商联常委、湖北省成功学研究会会长、湖北省青年启业家协会副会长等社会公职。

  2000~2001年,徐进陆续辞去公司的董事、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就此,*ST国药在2004年的招股说明书中称“因徐进仍为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故以上变动对公司的经营战略和未来发展无重大影响。”

  最开始,徐进直接持有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15.8%的股权,又通过自己控股的海南皇城装饰实业有限公司持有武汉新一代29%的股权,进而成为武汉新一代的最大股东和*ST国药的实际控制人。而在2006年底,向*ST国药购买春天医药的海南兴源电子开发有限公司恰好也是在海南。

  不过目前,21世纪网无法确认海南兴源电子开发有限公司与*ST国药实际控制人徐进的直接关联性。

  但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一,2006年底,是海南兴源电子以7130万元从*ST国药手中接受了春天医药、武汉郑店街土地,但是兴源电子与春天医药合计欠*ST国药的款项已达到1.17亿元。在以上交易中,*ST国药成为单方面的受害者,大股东为何甘愿让*ST国药吃亏?

  二、2009年底,为协助*ST国药保壳,春天医药及兴源电子方面,从已经吃到嘴里的1.17亿元中,拿出8500万元,为*ST国药美化财务报表。由此表明,春天医药及兴源电子在2009年底的时点上,与*ST国药的实际控制人徐进具有利益一致性。

  借壳上市连续夭折

  *ST国药爆出巨额亏损的同时,大股东的资产重组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

  或许正是*ST国药当初不断爆出的借壳上市消息,冲淡了投资者对公司资产被掏空和证监局立案调查的关注。以致这家从未摆脱亏损的公司,从2008年底最底的1.62元/股,一度在2009年中冲到突破10元/股。

  就在2007年7月遭到上交所公开谴责后不久,*ST国药就展开了连环重组大戏。

  首先是2007年8月23日起,*ST国药公告称因重大重组事项具备不确定性而开始停牌。事后的公告表明,当时与*ST国药进行磋商的重组方为青岛中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0月22日,*ST国药的公告称与青岛中金实业的重组已进入制作文件报送证监会环节。

  但仅仅7天后的10月29日,*ST国药又公告称,公司未与青岛中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同一份公告中宣布已就重组事项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系湖北最大的报业集团,除拥有党报性质的《湖北日报》外,还拥有《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等知名报刊,总资产超过20亿元。

  根据双方公布的《资产重组意向书》,*ST国药将以定向增发的形式向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发行股票,后者以核心传媒资产认购。发行完成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将成为*ST国药的控股股东。公司主业也将变更为报刊出版和传媒经营。

  与上述方面一同商讨的,还有湖北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向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亿元融资支持事宜。此事应是武汉新一代方面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借壳上市提出的附带条件。

  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巨额资产和2亿元的融资,足以填平*ST国药的亏损大坑。但是,以上资产重组方案最后卡在了“与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环节”。

  2008年5月20日,*ST国药公告称因重组条件不成熟,重新复牌。至此,*ST国药停牌已达8个月之久。双方的重组合作也就此不了了之。

  

  实际控制人徐进金蝉脱壳

  *ST国药自身的巨亏黑洞,或许正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重组*ST国药的巨大难点。湖北日报传媒希望向上市,以实际控制人徐进为核心的大股东武汉新一代科技想要从控股地位上退下来,借壳上市能够达成以上双方各自的心愿。借壳不成,双方各难遂意。

  但*ST国药大股东后续的资本运作足以表明:新股东借壳上市和旧股东的获利退出,完全可以分成两码事来操作。

  2009年4月,*ST国药发布权益变动报告,称徐进等6名股东将所持有的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仰帆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作为交换,徐进等将获得仰帆投资旗下上海凯迪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0%的股权。

  由此,由上海滩“隐形富豪”钱汉新、滕国祥控股的仰帆投资,成为100%控股武汉新一代公司的大股东,进而成为*ST国药的实际人,而徐进等原股东则以“金蝉脱壳”的方式,与*ST国药脱离了关系。

  接下来,仰帆投资的主要动作是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上海凯迪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借*ST国药之壳上市。

  据公开资料介绍,上海凯迪累计已开发房产面积近百万平方米,为2009年度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具备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级资质,2008年度净利润达到2.42亿元。

  按照新的上海凯迪借壳上市方案,上海凯迪截至2009年3月31日的评估后总资产约为26.26亿元。由于徐进等人在其中拥有10%的股权,相应占到的价值达2.62亿元。

  上海凯迪的借壳上市操作是,*ST国药向仰帆投资、自然人徐进合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9亿股,购买仰帆投资持有的上海凯迪90%股权和徐进持有的上海凯迪10%股权。

  由此,徐进将以上海凯迪10%股权再换得*ST国药5093.6万股,按估值计算平均成本约4.53元/股,一旦*ST国药翻牌为“上海凯迪”,徐进新获得的股份价值或将成倍翻番。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4月,仰帆投资以换股形式获得武汉新一代公司股权的过程中,取得上海凯迪10%股权的,是以徐进为首的6个原武汉新一代公司股东,并非徐进独占。而到了2009年的借壳上市交易方案公布,持有上海凯迪股权的,却变成了徐进一人。

  到底原来武汉新一代公司6名股东中,其它5名是否是为徐进代持?还是在股权置换后,徐进出资获得了其它5方的股份,至此已不得而知。

  然则,上海凯迪借*ST国药壳上市的方案,却因证监会暂停审批房地产企业上市而遇阻,最终在2011年8月审请撤回。

  至此,仰帆投资旗下的房地产业务借壳上市无望,另一块主营线缆业务的上海熊猫线缆股份有限公司选择了以IPO形式登陆A股市场。因此,作为一个空壳,*ST国药对于仰帆投资到底有多价值?不得而知。

  新进大股东进退两难,原来的实际控制人徐进,则通过转让武汉新一代公司的股权,完全摆脱了和*ST国药的关系,“金蝉脱壳”之后还坐享上海凯迪10%股权,实现了曲线套现,*ST国药的资产掏空往事,则一笔揭过。

  如今,武汉市东湖新区财政局出巨资为*ST国药保壳买单,真正造成*ST国药巨亏的庄家却得以逍遥脱责。A股市场上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黑洞,最终会被有关单位拿纳税人的钱来填平?

  

 
(责任编辑:金明正 HF023)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