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收购曙光亏损数十亿元 知情人曝华泰不信任职业经理人原因是贪污

多位华泰汽车当事人透露,华泰汽车收购曙光的目的是希望将华泰汽车天津新能源公司“借壳上市”,但后期运营出现问题,导致企业在收购资金、工厂生产以及渠道建设上出现数十亿元的亏损,同时围绕收购主业进行的资本运作也导致华泰汽车在资本授信额度使用上出现超支。

继7月份被外界爆出资产冻结消息后,10月9日,曙光股份发布关于大股东华泰汽车的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截至10月9日,华泰汽车持有曙光股份1.34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9.77%,已全部被冻结。

时间拨回到2018年12月,通过股权置换,张秀根、张宏亮父子将华泰汽车的法人变更为苗小龙,此前一年对外宣传的“华泰汽车董事长张宏亮”也将手里的24%股权转出,只留下董事一职。一位从华泰汽车离开不久的高管形容:“或许从那时开始,华泰汽车已经开始选择战略性的放弃曙光业务。”

多位华泰汽车当事人透露,华泰汽车收购曙光的目的是希望将华泰汽车天津新能源公司“借壳上市”,但后期运营出现问题,导致企业在收购资金、工厂生产以及渠道建设上出现数十亿元的亏损,同时围绕收购主业进行的资本运作也导致华泰汽车在资本授信额度使用上出现超支。

对于华泰汽车董事长张秀根的企业管理模式,接触过张秀根的多位人士表示,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华泰汽车发展初期部分职业经理人的“贪污行为”导致张秀根在权力管控上十分集中,同时权力层在汽车业务与其他领域的摇摆不定,也是华泰汽车多次出现运营失误的原因。

1

收购曙光赔了多少钱?

华泰汽车资金出现问题要从2017年开始,当年,部分华泰汽车员工接到通知,工资将每月滞后20天发放,这成为华泰汽车资金出现问题的一个信号。多位离职员工透露,从2018年开始出现大面积停薪现象。那么华泰汽车在收购曙光股份上花了多少钱?有没有盈利?

曙光汽车集团

通过多方走访获悉,华泰汽车收购曙光股份主要投入三方面:一、耗资21亿元人民币收购曙光股份以及其他布局;二、华泰天津新能源汽车生产材料与库存成本;三、华泰汽车自建销售渠道。由于过去华泰汽车经营问题,导致销售渠道建设不利。在张宏亮的推动下,华泰汽车耗费大量资金在多个地区自建销售渠道。

10月11日,曾经参与华泰汽车收购曙光的相关知情人士表示,21亿元入股资金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亏损十几亿元;华泰天津新能源基地由于产品滞销等问题,出现1万多台库存车和其他原材料成本;而华泰在传统与新能源汽车领域自建销售门店的巨额资金也基本打了水漂。

除了在曙光和新能源业务上损失几十亿元外,查阅资料发现,华泰汽车使用银行授信比例很高。截至2018年3月末,华泰汽车共获得银行授信258.16亿元,尚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仅仅22.74亿元。那么华泰汽车除了耗资在曙光收购上之外,其他的钱都花哪了?

有媒体梳理发现,华泰汽车近年来大力并购投资和举债借款、偿债,例如2017年投资锦州银行9.6亿元、天津国泰金融租赁10亿元等行为,这些围绕收购曙光的一系列投资布局,使其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当时全部为负。

那么华泰大举收购入股多家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2

收购曙光的商业目的是什么?

10月11日,曾经前期了解收购曙光的人士透露,华泰一方面以汽车为核心布局新能源;另一方面以汽车为支点,在资本和金融方面做动作。

华泰汽车看中曙光股份的核心原因是这家企业不仅是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曙光旗下黄海客车所在的城市丹东更是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另外,曙光本身拥有以轿卡车为主的轻型卡车和以SUV多功能车为主的轻型客车。收购曙光股份后,华泰汽车将成为拥有传统汽车及新能源轿车、SUV、物流车、专用车、中巴、大巴、公交车等全系列汽车产品及车桥产品的全资质生产企业。

与此同时,借助收购曙光事宜,华泰希望将华泰汽车天津公司借壳上市。这也就有了前文提到的投资锦州银行9.6亿元、天津国泰金融租赁10亿元等行为。一系列的资金运作都是希望形成一个“好卖点”。

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9月产销数据快报:曙光股份旗下黄海客车与新能源产销接近停滞状态

据了解,当时华泰汽车收购曙光股份消息一出,曙光股份最高点时每股曾炒到9.7元,而平常市值一直保持在4元左右。华泰汽车收购曙光无论从汽车制造还是资本领域似乎都是一笔好买卖。

但在整个收购过程中,华泰汽车收购曙光股份出现波折。仅在曙光股份对外宣布股份转让半月之后,因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涉嫌“一女二嫁”,曙光集团就收到上海市高院传票和七里港提交的《民事起诉状》。这在资本市场引起非常不利的影响,间接打乱了华泰汽车的布局。另外一个不好的消息是,按照上市相关法律借壳上市企业必须三年内连续盈利,由于华泰汽车天津公司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华泰汽车收购曙光“借壳上市”的规划彻底失败。

3

华泰汽车为什么“老失败”?

华泰汽车收购曙光引发的一系列欠薪、职业经理人离职、资产冻结等连锁反应,最终将舆论目光聚焦在了这家企业掌门人张秀根和他的家族身上,人们不明白,张秀根带领下的华泰汽车为什么总是出现意外,华泰汽车最后为什么总是唱“家族独角戏”?

华泰汽车创始人张秀根

张秀根身上有着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特有的性格:胆大、心细、思维敏捷,但也独断。多位不同时期的华泰员工向汽车预言家介绍,张秀根的汽车生涯中“尝过甜头也吃过亏”,但绝不是从一开始就不信任职业经理人。

和韩国现代汽车合作起家,华泰汽车一开始顺风顺水。但由于合资相关政策以及其他原因,韩国现代最终选择了与北汽成立合资公司。与失去现代汽车这一合作伙伴相比,在多种运作和投资下,华泰汽车成为北京银行第四大股东,同时获得了一系列地方政策红利。这些“非主业盈利”让张秀根把企业运营重心变得有些“三心二意”,据一位在华泰任职3年的员工透露,这些年从没有见到张秀根进入工厂一线,反而在其他产业多有布局,华泰汽车除了是北京银行第四股东外,还是威海银行第一大股东。

从鄂尔多斯到收购萨博、宝腾等一系列没有成行的汽车商业规划,华泰汽车迎来送往送走了很多职业经理人,外界将华泰汽车留不住人归结为家族管理的原因。“张秀根的用人理念有原因”,一位早期华泰汽车高层透露,华泰汽车发展初期,张秀根给职业经理人的权限很大,签字权动辄在百万级别,但部分职业经理人的“不职业行为”让张失去了信任,也形成了他后来的用人习惯。

华泰汽车集团董事张宏亮

在华泰汽车内部,张秀根在很多事件上有一票否决权,即使是作为董事的儿子张宏亮,也需要最终向张秀根请示。很多员工回忆,这些年只有在2016年上半年的几个月,张宏亮有了短暂的签字权,当年下半年开始,所有关于资金和项目的签字权又回到了张秀根手中。

这些在管理上出现的波动,直接或间接都在影响着华泰汽车的运营方向,一位曾经和张秀根接触过的职业经理人感叹:“张秀根有着和李书福、魏建军一样的商业判断力,遗憾的是,他没有从弥补企业漏洞、人才管理、商业和资本运营规划等方面形成体系,这是华泰汽车在主业与商业两端摇摆不定的根本原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