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偷窃福特机密知识产权的中国籍工程师被判6年监禁,突显出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匮乏的困境。
文|CBN记者 刘翔
“那些不按规矩出牌的,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这是美国联邦检察官Barbara McQuade在一份声明中的措辞。
这份声明针对的是一名中国籍工程师—49岁的郁向东。声明中说,郁因非法获取福特汽车公司价值5000万美元的机密文件被美国联邦法院判决监禁63到78个月,还有最高15万美元的罚款。郁在所有刑罚完成之后将被驱逐出境。判决将在明年2月23日生效。
郁向东是在一年前被美国警方逮捕的。当时,他的职位是北汽研究总院的工程师。在2008年底加入北汽之前,他曾在福特汽车工作了10年。事实上,郁向东的非法行为并未被证明和北汽集团有关。美国联邦法院的判决声明中说,其非法行为发生在2006年底。当时,他在福特汽车不知情的情况下,复制了4000份内部文件到外部电脑,内容涉及车门、车镜、转向组件、动力系统、雨刷和其他汽车部件等知识产权。
郁用这些资料去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电子仪器生产商富士康分公司面试,该公司于2007年的12月11日正式聘用了郁向东,并安排郁在富士康中国分公司工作。 2007年,富士康曾计划在沈阳的新工厂生产精密数控机床、纳米铜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等,进军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
郁向东是首个被外国汽车企业以侵犯知识产权罪名起诉并判刑的个人。此前,这一位置上出现的都是中国汽车企业的身影:奇瑞、长城及双环等汽车公司都曾多次被国外汽车制造商控告侵犯了旗下明星车型的知识产权,但这些诉讼后来大多不了了之。
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自从用市场换技术的如意算盘落空之后,知识产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汽车公司的软肋,几乎所有的中小型汽车公司还陶醉在模仿国外“名牌”车型迅速打开销路的美梦中。
上汽、一汽等财大气粗的国有大型汽车公司现在已经学会通过购买国际汽车公司知识产权开发出自有品牌车型。但和国外同行相比,中国汽车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作出的成绩仍然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至今在国际上仍不乏观点认为中国汽车企业长久以来都是靠模仿、抄袭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行业网站盖世汽车网的CEO陈文凯说,这是中国汽车公司急功近利的表现。“从短期来看, 这种策略投资少回报快,可以让公司生存下来。”但长久下来,不仅企业自身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甚至还会因为侵权官司缠身而最终被拖垮。“如果中国汽车公司没有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就摆脱不了被动挨打的命运。”
中国汽车企业多因模仿明星车型被告侵犯知识产权
本田Vs双环
2003年11月,本田以双环汽车的来宝S-RV车对本田CR-V车外观侵权为由,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索赔1亿元人民币。之后本田败诉。
本田Vs新凯
2004年,本田起诉新凯汽车的靓星外观侵犯了本田CR-V的知识产权。同时本田还起诉了靓星经销商,要求其停止销售靓星车型。
通用Vs奇瑞
2004年12月,通用汽车公司下属的韩国通用大宇正式起诉奇瑞汽车的QQ车型抄袭通用雪佛兰乐驰(Spark)车型。
2005年11月18日,通用、通用大宇和奇瑞达成和解,通用撤回相关诉讼请求。
奔驰Vs双环
2007年9月,德国巨头奔驰声称将在适当时机起诉双环汽车,理由为双环小贵族是“一次公然抄袭Smart For-two设计的尝试”,侵犯了奔驰的知识产权。
菲亚特Vs长城
2007年10月,菲亚特汽车在意大利和中国向长城汽车公司提起诉讼,状告长城拟上市的精灵车型外观设计有抄袭菲亚特熊猫车型的嫌疑。
2008年7月,意大利一家法院作出裁决,认为嫌疑成立。
奇瑞被卷入商业机密权诉讼案
2010年7月,美国政府起诉Du Shanshan(音译为杜姗姗)和Qin Yu(音译为秦宇)华裔工程师夫妇。二人被控犯有包括非法侵占商业交易机密以及妨碍司法等在内的六项罪名。根据起诉书,二人利用盗取的通用汽车机密,试图与奇瑞汽车建立合资公司。不过,检方称目前未发现中国公司从中受益。奇瑞则公开否认与上述两人有过联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