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郑作时:阿里巴巴为何要退市?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上市融资不是免费大餐,投资者才是上市公司的主人。作为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的B2B部门退市,对股东显然是失信的。马云可以用私募或者机构的钱把公开募集的股东的钱替下来,但私募股东的期望绝不会更低。如何保持业绩增长,仍然是他面临的问题。

  大型公司是一个人与人博弈的战场,只有超人才能做到唯我独尊。从这个意义上说,阿里巴巴的退市,其实是马云超级影响力胜利的结果。

  马云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五年前,阿里巴巴的B2B业务部门非常费力地在香港上市,而五年之后,阿里巴巴为何又要以高于市值的代价退市?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阿里巴巴要集团上市,有人认为,这是因为B2B业务部门面临业绩下滑的现状,马云无法面对股东的压力。

  或许,这些看法是从各自的角度看都对,但它们都是一个内核的外在不同体现。阿里巴巴最近的退市和股东纠纷其实体现了当下国内企业中的一个现实情况,那就是:谁是公司的主人?是经营者,还是出资人?

  阿里巴巴退市,其实早有预兆。马云在完成私募之后,有过多次发言阐述他自己的价值观。对于阿里巴巴内部行事的优先程度,马云早就说过:阿里巴巴永远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有一段时间,阿里巴巴还试图加入另外一个要素,把这个顺序变成“客户第一,合作伙伴第二,员工第三,股东第四”。关于这个顺序,马云还有明确的一些言论把它描述得很清楚,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马云说过:“不要认为在阿里巴巴投了一点钱,成了股东就可以随便说三道四,以为是阿里巴巴的主人了,不是这样的。在阿里巴巴,股东永远只是一个娘舅的角色。”

  敢说这个话的人,必须是一个英雄。

  马云在过去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他在互联网的应用上,创新式地做出了“网上大市场”的概念。由于过去差不多十五年里,中国制造是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阿里巴巴B2B业务有效地降低了中国制造在全世界商界范围内的认知成本,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B2B部门作为解决国际间贸易的有效手段经历了高速成长时期。

  然而形势在变,当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之时,中国制造已经面临很大挑战,到了当下,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进程受阻,作为国际间贸易解决手段的阿里巴巴B2B部门增长乏力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可以说,作为上市博弈方的马云,在决定上市融资之时,已经赢了先手。因此他现在有权力在退市时做选择,原价退市,免费使用股东资本五年,这是马云高调背后的实质。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马云从英雄的宝座上跌落。客观而言,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是为股东打工的管理者,股东既然把钱投给了马云,就是希望他给股东带来收益,最好是有超额收益。虽然作为管理者的马云在内地有很大的影响力,他可以有选择来通过外部资本替代上市公司股东的资本,但是作为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的B2B部门退市对于股东显然是失信的。

  不管是否退市,马云接下来仍有难题:他可以用私募或者机构的钱把公开募集的股东的钱替下来,但私募股东的期望绝不会更低。如何增长,仍然是马云面临的问题。

  之所以要在本专栏里讨论阿里巴巴退市,是因为这种董事会里的战争,在内地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出现。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广泛市场上投资者对A股上市公司选择用脚投票,离开市场。现在包括政府管理机构在内的A股管理者已经开始转变对市场的态度,A股证券市场的风向标已经开始从为企业服务,转向尊重投资者权益的方向转向。

  但是就我所知,还是有大量的企业管理者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解,如同早期的马云一样,把上市融资认为是一场免费大餐。其实现在A股的牌也在翻过来了,融资的责任与义务,未来几年对上市公司管理者有着更大的挑战。未来,投资者是上市公司主人的观念,很可能将会真正地明确起来。

  要上市,就得要想好责任,就得准备应付股东对增长的要求,就得有可增长的项目来保证股东的收益。没有增长,管理者就得面对压力,甚至要有被公司的主人从自己创业的公司里踢出来的准备。

  除非管理者有马云一样的影响力,能弄到钱来赶走原来的投资者。

  (作者系财经作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