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两所部属高校。巡视发现,有8个地方干部任用存在领导打招呼、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弄虚作假之风,有5个地方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买官卖官问题。那么,买官卖官这些见不得光的交易究竟是怎样进行的?
A 谁在买官?谁在卖官?
案例:
据检察机关指控,河南省安阳原市委书记张笑东从2003-2013年,受贿单笔100万元以上的有9起,20万元以上的有20起,最大的一笔200万元,大部分在5万-10万元之间;牵涉人员多,共33人;犯罪类型集中,主要是买官卖官。在给张笑东行贿的33人中,28人来自党政机关,除两起为工作调动外,其余都是为工作升迁。
潜规则
张笑东
一名多年从事纪检工作的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买官者一般为三类人:
第一类为“升职型”,即副职想转为正职或往上提一级
第二类为“平调型”,即从穷单位调到富单位,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调到发达地区
第三类为“入仕型”,即非政府等行政领域的想当官者或政府普通工作人员想进入领导层者
卖官者一般为两类人:
第一类是“一把手卖官”,主要是党政一把手,在干部人选上有决定权
第二类是“二三四把手等卖官”,主要是分管组织工作的领导、组织部长或者能为买官者提供帮助的党政干部
B 何时买官?何时卖官?
案例:
据检方指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王素毅在2006年6月-2008年8月利用其担任巴彦淖尔市市长、巴彦淖尔市委书记职务上的便利,为时任巴彦淖尔市政府副秘书长的李石贵晋升为秘书长提供帮助;接受李石贵请托,为其担任巴彦淖尔市政府副市长提供帮助。
潜规则
王素毅
陕西省一名曾经挂职基层的干部告诉记者,买官卖官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
一个是“换届选举”时,即地方党委或政府换届时,干部交流提拔得多,一些买官者浑水摸鱼,伺机买官
另一个是“上任离任”时,即领导干部上任后会对领导干部进行调整,买官者自会前来投石问路。领导干部要离任时,着急处理一些遗留问题以免留下后患,卖官者会增多
C 怎样买官?怎样卖官?
案例:
今年8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的山西省委原常委、省委原秘书长聂春玉被指任吕梁市委书记期间,当地一名老板多次为其提拔“运作和活动”,不少干部群众反映,当地官员在升迁过程中需要花钱“公关”时,民营企业就成为“提款机”。双方共同合作,以谋取更大利益。
潜规则
聂春玉
一名多年从事纪检工作的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买官者一般为三类人:
一是放长线钓大鱼,隔一段时间会向领导进行表示,不达目的不罢休
二是雪中送炭,当领导干部家遭遇病灾,领导子女出国等,买官者便会慷慨解囊
三是猛烈攻击,短时期投入巨资进行买官
一名反腐专家说,买官者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四种:
一是借钱买
二是贷款买
三是拉赞助买,即让一些民营企业大老板掏钱买官
四是挪用公款买
这名专家说,卖官者也分为三种:
一是暗示卖官,即在干部调整之前先放风,或者干部调整之后不任命,许多急于提拔的人赶忙送礼
二是半推半就,嘴上说不要,但实际却接收
第三是直接索取,即明码标价,某个官职多少钱,钱不到位就不予提拔等
原因分析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不讨好一把手则升迁无望
那么,买官卖官现象何以有机会在官场存在呢?
庄德水认为,买官卖官现象,在出台了很多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的情况下,仍在一些地方出现,主要是官场生态没有改变。“一把手掌握的权力过于集中。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升迁,什么时候升迁,都是一把手说了算,一些人被逼无奈,若不通过买官卖官,不讨好一把手,则升迁无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褚松燕:官员属于公共稀缺资源
褚松燕认为,造成买官卖官问题比较突出的原因是官员属于公共稀缺资源。从制度上来说,官员选拔过程不透明、用人的标准和相关程序不清晰,加上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这一现象较为突出。
褚松燕认为,现行的官员选拔制度,缺少具体、客观的评价指标。“都在讲官员要德、能、勤、绩、廉,但什么是德?什么是廉?通过什么样的指标来体现出来?因为指标不明晰,所以在落实过程当中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院长王周户:监督、举报机制不完善
王周户认为,监督、举报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买官卖官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如当群众和基层干部发现买官卖官现象时,通过正常的程序很难举报,很多案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举报人信息被泄露、打击报复举报人等问题,“这种示范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买官卖官没人管、没人问的局面,助长了歪风邪气。”
本版文字:据新华社电
专家支招
分解一把手权力,还权于民
倒查问题干部,看是谁提拔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建议,应合理分解一把手权力,还权于民。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院长王周户认为,要强化管理、监督措施。一方面给决策人实行终身责任倒查机制,对出问题的干部进行倒查,看是谁提拔的,有没有充分发扬民主。另一方面,应该发动群众和社会舆论等强化对官员选拔、任用过程的监督,不给贪腐行为留下死角。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