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即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将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讨论交流“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形象”、“科技创新”、“改革创新”、“5G时代”等热点话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历史性的崛起。从数量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6年,全国共有企业262.8万个,2017年,企业数量增加到1809.8万个,增长了5.9倍,年均增长9.6%。从规模来看,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共有129家企业上榜,首次超过美国。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也在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19中国企业500强中共有340家企业参与了1905项国际标准制定,比上年增加350项,连续两年实现增长。
成绩属于历史,未来仍待开创。今天,中国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那种依靠盲目加杠杆、扩大负债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范围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正在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夜,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和5G等新技术同实体经济正在加速融合。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是机遇,更是挑战,能否把握好这一重要机遇期,引领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决定未来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位置的关键。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加快改革步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都是当下迫切的任务。
站在当下的历史节点,中国企业要把重点放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力争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表率,要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国资国企的运营效率和水平,全面调动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激发国有企业微观主体的活力。同时,要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要积极适应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适应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苦练“内功”,切实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密切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其可能对产业带来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引领产业变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