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猛狮科技“雪崩”开始?从黑马到黑洞 陈乐伍的逆风局

2019年11月20日,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猛狮科技)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湖北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猛狮”)收到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法院《通知书》,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根据债权人湖北农商行申请,受理对湖北猛狮的破产清算。

 

简言之,湖北猛狮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猛狮科技表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湖北猛狮将由法院指定的管理人接管,公司将丧失对其控制权,湖北猛狮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为避免这种情况,湖北猛狮正加紧与相关债权人协商,拟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尽快达成一致意见。

 

寥寥数语,一字千斤。引发市场多维解读。有业内人士称,这或许只是“雪崩”的开端。

 

猛狮科技“雪崩”开始?从黑马到黑洞 陈乐伍的逆风局

 

图片来自网络

 

猛狮迷局

 

说起此次湖北猛狮的破产之因,还要追溯到2016年。

 

彼时,湖北猛狮母公司——猛狮科技接受湖北宜城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邀请。签署《关于投资建设年产5GWh电池项目合同书》等协议,约定共同筹集30亿元用于湖北猛狮年产5GWh锂电池项目建设,双方按1:1比例出资,但因政府基金一直未成立,猛狮科技的资金压力很大,项目建设未能正常开展。

 

2017年3月,湖北猛狮年产5GWh锂电池项目启动。猛狮科技及湖北猛狮通过现金投入、利用信用额度及担保进行融资租赁、施工方垫资等方式实际投入资金超8亿元,其中包括湖北猛狮向湖北农商行融资借款3000万元。

 

截至目前,湖北猛狮5GWh锂电池项目一期厂房基建合计建设9万平米,联合厂房A线竣工,成品库和原材料库等主体结构完成。但在即将进行生产调试的最后阶段,因资金紧缺,该项目投产推进暂处停滞状态。

 

债务纠纷,也就应运而生。湖北农商行起诉湖北猛狮及相关担保方,于是就有了上述判决信息。

 

若湖北猛狮破产,对其母公司猛狮科技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湖北猛狮资产总额8.81亿元,负债总额8.03亿元,净资产7839万元;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0元,净利润-3761万元。

 

换言之,高达8.81亿元的总资产一旦破产,猛狮科技的资金压力可谓巨大,偿债能力会被进一步削弱。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下半年至今,猛狮科技已多次出现债务逾期及募集资金账户被冻结情况。尤其在2019年,其偿债压力达到高峰。

 

2019年11月22日,猛狮科技发布公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因资金状况紧张,致使部分债务逾期未能清偿,截至2019年11月21日,公司到期未偿还融资债务约28.60亿元。同时,公司及子公司新增逾期债务2856.85万元。

 

同日,猛狮科技全资子公司再度暴雷。福建猛狮因部分货款未按期支付苏州市荣骏贸易有限公司,被提起诉讼并申请冻结福建猛狮存款251.28万元或查封相应价值财产。

 

更不幸的是,目前来看,猛狮科技对约28.60亿元的高额债务,仍然束手无策。

 

何以还债

 

解决如此巨大的债务问题,无非有几大方式。

 

首先是借债,即通过“借新还旧”覆盖债务。鉴于子公司破产重组及财产频频被冻结,这条路对猛狮科技并不现实。

 

况且,猛狮科技如今境遇正是“借新还旧”打法玩脱所致,从经营角度讲也不应鼓励。

 

其次,自我“造血”还债。

 

可惜的是,根据*ST猛狮发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亏损仍在加剧,猛狮科技2019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亏7.15亿元-7.5亿元,而2018年同期亏损5.87亿元。与沃特玛并列,成为12家上市电池企业中“唯二”亏损的存在。

 

更尴尬的是,长期以来,猛狮科技的“家底”并不富裕。

 

除刚刚上市的2012年,以及2014年、2016年其扣非净利分别为0.38亿元、0.06亿元和0.43亿元外,其他均为亏损状态。

 

尤其是2017年和2018年,分别亏损1.34亿元、21.87亿元。

 

截止2018年底,猛狮科技扣非净利润亏损25.46亿元,比上市后扣非净利润的总和要高出数十倍。

 

同时,有数据显示,从2009-2014年,猛狮科技的经营性现金一共才净流入1.27亿元,经营活动能带来的现金流也十分稀少。

 

简言之,猛狮科技的自我造血能力很差,以盈还债,短期内无疑痴人说梦。

 

第三条路是向资本市场伸手要钱。悲催的是,由于2017年、2018年巨亏,猛狮科技已经戴上“*ST”帽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猛狮科技开始初现颓势时,其股价已进入下行通道,直接导致高比例质押的股份接连爆仓。截至2018年11月20日,猛狮科技场内及场外累计质押比例为65.94%。

 

也就是说,猛狮科技近5.67亿总股本,已有65.94%质押给各金融机构。而猛狮科技大股东澄海沪美也已将其所有持股的99.65%质押。

 

这意味着,其偿还之前股票质押融资的难度不小。猛狮科技大股东澄海沪美所持的上市公司24.02%股份全部被司法冻结,也是由于该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持股5%以上股东易德优势的7.63%的股份也被100%冻结。

 

对此,猛狮科技也没有避讳,2019年11月22日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东——汕头市澄海区沪美蓄电池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陈乐伍及一致行动人深圳前海易德资本优势股权投资基金合作企业合资持有股份221842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9.10%;累计被质押股份数量22073108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90%。沪美公司、易德优势及陈乐伍质押给质权人的部分公司股份已跌破平仓价格,存在被动减持风险。若出现大幅度被动减持,则公司存在控股权变更风险。此外,沪美公司、一致行动人易德优势及陈乐伍持有的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若司法冻结的股份被司法处置,同样存在控股权变更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两年亏损后,若第四季度未能实质性扭亏,猛狮科技将面临暂停上市风险。

 

随着福建猛狮财产被申请冻结,湖北猛狮破产重组,猛狮科技保壳筹码再次减少。

 

意外的是,猛狮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日前与三门峡市投资集团签署《储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及总投资25亿元的5GWh高端锂电池生产项目合作协议。

 

协议内容显示,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示范区内投资25亿元,建设总面积约500亩、5GWh高端锂电池生产项目,三门峡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其落户示范区投资项目的协作单位,将提供一系列“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进行总协调。

 

虽然国企与相关部门的“传帮带”,让猛狮科技看到扭亏希望。但即使进展顺利,也是远水不解近渴。同时,面对25亿元投资,猛狮科技还有多少资金腾挪空间,债务问题是否会雪上加霜,甚至成为雪崩的最后羽毛?

 

不难发现,对于“*ST”的猛狮科技来说,能否保住上市身份还有许多不确定性。但可确定的是,借用“国足”经典台词:留给猛狮科技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猛狮科技“雪崩”开始?从黑马到黑洞 陈乐伍的逆风局

 

图片来自网络

 

诡异转型

 

现在有多落寞,曾经就有多风光。

 

猛狮科技,也有高光时刻。

 

公开资料显示,猛狮科技成立于2001年11月9日,此前主营业务一直为铅蓄电池的产品和研发,主要产品为摩托车启动用铅酸蓄电池。

 

2012年6月12日,猛狮科技在深圳中小板上市。

 

2015年,新能源之风在神州大地吹起时,作为老牌铅蓄电池企业的猛狮科技,显然看到了巨大商机。

 

同年7月,猛狮科技董事长陈乐伍首次提出猛狮科技“2351”发展战略,由过去单一的铅蓄电池产品、研发,扩展为深耕高端电池制造、新能源车辆运营、清洁电力三大业务板块。

 

在政策端及市场红利等诸多因素下,猛狮科技在2015年后的业绩暴增。净利润由2015年的-40.4万元,攀升至2016年的7646万元,同比增长3276.11%。

 

其股价也一度达到23元左右,让不少投资者乐开花。

 

转折点发生在2017年。更严谨的说,应是2017年第四季度。

 

猛狮科技2017年三季报显示,其净利润冲破7801万元。但全年来看,整体业绩却亏损1.34亿元。诡异的是,其三大业务板块营收规模均取得大幅增长。

 

贪吃蛇冷思:从黑马到黑洞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猛狮科技却用行动证明:瓷器活未必要金刚钻,用钱也可以。

 

猛狮科技官网显示,其有着三十余年的蓄电池制造经历。但正如前文所言,长期以来其业务还是聚焦生产传统铅酸、铅碳电池上。

 

2015年主攻的锂电池,乍一看与传统铅酸、铅碳电池一样,都是电池。不过,技术方面却有巨大差异。

 

结合时代背景,2015年,以宁德时代为首的新能源上游行业,已初具规模,且处市场爆发前夜。

 

2015-2018年,宁德时代将锂电池业务收入由50亿元做到170亿元。作为后来者的猛狮科技若想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在成为全球清洁电力产业领导者的目标感召下,猛狮科技选择了收购。

 

从某种角度分析,这不失为一个聪明之举。问题在于,2009-2014年,猛狮科技的经营性现金一共才净流入1.27亿元。以这样的资金量收购,无疑于蛇吞大象,并不现实。

 

事实来看,猛狮科技亦或陈乐伍做成了这样的蛇吞之举。

 

获取资金来源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融资。不过,这需要相对长的时间周期。

 

在此背景下,猛狮科技露出了激进面孔,选择风险极高的模式---短期借款,而且借款量级巨大,这在资金密集型的新能源产业,风险不言而喻。

 

由此产生的贪吃蛇效应,也成为日后猛狮科技衰落的伏笔。

 

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猛狮用在增资并购上的资金分别达到1.83亿、18.89亿和20.49亿元,三年累计增资、并购、新设子公司超过60家。

 

根据统计,2012年上市时,猛狮科技仅有柳州动力宝电源科技等3家子公司,而到2017年底时,其通过收购、新设等方式的控股、参股子公司已达73家。行业黑马的鲸吞之势,可谓引人注目。

 

只是,急剧扩张的不止有规模体量,还有财务成本的倍增。

 

2015年以来,猛狮科技的财务费用483.77万元,2017年则变为2.63亿元。

 

加上管理费及销售费用,尽管猛狮科技2017年包括清洁能源、汽车租赁、铅电池及锂电池业务营业利润总额高达8.02亿,但还是被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的8.12亿侵蚀,结合其同年的年计提商誉减值,其扣非净利润严重亏损。

 

同时,资产负债率也由2015年的32.26%,攀升至2018年中报的76.88%,短期借款由2016年一季度的6.35亿,提升至2017年的26.89亿。

 

更尴尬的是,猛狮科技原本借债收购的目的,是为将标的迅速转化成即战力,以带来业绩提升及布局补强。

 

实际来看,这些被收企业没有变成利润奶牛,反成了亏损“包袱”。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猛狮科技包括台州台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郑州达喀尔汽车租赁等9家主要子公司,2017年有6家处于亏损。

 

猛狮科技的盲目激进,还有更深表现。

 

细观业务线,其还入局了新能源整车领域。

 

对此,中国电池联盟研究部主任杨清雨表示,电池厂商切入整车制造会比较困难,整车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都很高。

 

另一方面,由于起步较晚,在技术、规模、市场等方面,猛狮科技与宁德时代等对手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于是,为占领市场,猛狮科技采取了低价策略。

 

例如,其在回应深交所时以福建猛狮为例:福建猛狮投产于2017年3月,在投产之初,为加速占领市场,公司主要采取低价策略,产品毛利较低。

 

这导致盈利能力进一步削弱。

 

甚至2018年,猛狮科技还出现-9.73%的负毛利率情况。

 

这在以高毛利著称的新能业,可谓打脸至极。且不说宁德时代同年32.8%的毛利,就连*ST集成的1.46%都比猛狮科技高了不少。

 

债务压身、盈利能力差、打法粗放无所畏惧,“爆雷”也就成了时间问题。

 

各方“要债”行情,开始轮番上演。

 

例如2018年8月2日,猛狮科技公告称,在未被告知情况下,贷款方浙商银行深圳分行直接从关联公司的募集资金账户划转6294.93万元,用于归还该公司在银行的部分到期贷款本金。

 

同时,猛狮科技因还不上新华信托的430万债务,公司18个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220万募集资金被法院强制执行划扣。

 

......

 

各种利空之下,曾经的新能源产业黑马,就此变成了债务黑洞。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提到,猛狮科技以往希望能覆盖整条产业链,但体量或许不能支撑,因此对其资金链条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启动整条产业链布局,企业面临的资本市场压力会很大。”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公司总裁曹鹤用“乱套了”形容猛狮科技的系列财务现象,在他看来,投资项目过多、对营业及市场状况未能正确预判,最终导致猛狮科技出现财务危机。

 

从猛狮科技的盛衰案例中,不难嗅到一丝房地产企业高周转的味道。不错,从本质来讲,猛狮科技的高举债扩张,与房企高周转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通过希望通过高周转覆盖高风险,换取规模经济。

 

问题在于,与房地产业速度现金流不同,新能源产业是一项长线投资,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其短期利润很难覆盖高额债务风险,就连比亚迪、特斯拉、蔚来等下游C端企业目前都在破冰前行,猛狮科技作为上游的电池行业,自然更是如此。

 

所谓“万物有度,过犹不及”,从2017年至今,猛狮科技正在为曾经的盲目与激进买单。

 

甚至在阵阵雷声中,其已有了几分“雪崩”味道。

 

那么,猛狮科技是否还有缓机、救赎呢?

 

对此,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预测:“目前,猛狮科技在行业几乎已没有存在感了,在洗牌不断加剧的竞争环境下,如果再做下去也会比较困难。未来寻到接盘者,陈乐伍家族可能会退出。

 

猛狮科技“雪崩”开始?从黑马到黑洞 陈乐伍的逆风局

 

图片来自网络

 

陈乐伍“呼啸来去”

 

呼啸而来,呼啸而去,是猛狮科技近几年来表现的最佳形容词。而推动猛狮科技变化背后的“势能”,显然是陈乐伍。

 

作为陈氏家族的接班人,陈乐伍2015年的决定,无疑影响了猛狮科技的发展走向。客观来看,无论是转型新兴产业,还是并购企业开展新业务,大战略看,美国乔治亚大学MBA毕业的陈乐伍并没有问题。

 

只是具体打法上,借债发展,激进收购太过粗放。这位1971年出生,如今已接近50岁的猛狮科技董事长,赌性过大,缺乏沉稳,缺乏敬畏、甚至缺乏对产业属性的了解。

 

一位典型的“富二代”,急于向世人证明其强过父辈,本是上进表现。但若被强烈的目的性驱使,结果往往南辕北辙,甚至或将父辈一生心血毁于一旦。

 

要知道,陈乐伍父亲,即猛狮科技创始人陈再喜,一生经营信条就是“不求最大、但求最优”。

 

实际上,正是靠着陈再喜这种高质量理念,猛狮科技才创下了行业辉煌,2010年,其摩托车电池出口销量位居全国首位。从地位来看,甚至不亚于今天的宁德时代。

 

陈乐伍却强行扭转了这一理念,走向相反的“不求最优、但求最大”路径,以为跑马圈地,可博得一个更好未来,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行业来看,由于锂电池的下游为新能源汽车,且产业链依附性强,需求方单一,不论猛狮科技做的多大,也需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匹配。

 

然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较大波动。2019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5.6%,市场销量已连续3月同比下跌。

 

一场变局正在上演,作为上游的电池行业,自然也会受到巨大影响。

 

此外,部分有实力的车企或为节省成本或为战略考量,也已开始自研电池,这对猛狮科技来说,无疑是利空因素。

 

短期内,猛狮科技需解决第四季度的营利问题,以保壳缓压;中期看,贪吃蛇留下的巨额债务及财务成本,仍是横亘猛狮科技的巨大不确定性;长期看,更要面对与下游、同行博弈,及补贴政策等带来的种种挑战。

 

亦或渡劫、亦或暴雷,留给时间做答。

 

显然,猛狮科技的故事仍在继续,只是时间已经不多。

 

顽强拼搏、 勇往直前、敢争第一。这是猛狮科技一直倡导的赛车手精神,如何演绎救赎时速,陈乐伍、陈再喜又何破逆风局,铑财将持续关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