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早盘,*ST海龙(000677)的股价再次“一字板”涨停,当日收盘牢牢封于涨停板。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因筹备重组而停牌3个多月的*ST海龙于1月27日复牌后,至今已连续5个交易日逆市涨停。
事实上,2015年年报披露逐步进入高峰期,截至目前,两市49家*ST公司的年度业绩预告全部出齐(其中3家已率先披露年报),*ST一族的业绩预告为当前的A股市场带来一点“喜色”———扭亏公司达41家,占比83.67%。
“可以预计,‘摘星脱帽’将成为*ST公司今春的主流。大面积实现扭亏与*ST公司2015年的奋力保壳不无关系。数家*ST公司在2015年启动重组方案,并以此实现‘乌鸦变凤凰’。”锐财经分析师刘江远对导报记者说,对于*ST海龙而言,能够借重组扭亏固然可喜,但这样的操盘方式,亦是“中植系”资本运作惯用的方式,即将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股权转化成上市公司股权,提高其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而*ST海龙能否借网游这一“新概念”成功转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仍待观察。
老壳新生
1月27日至今,*ST海龙连续五涨停。在当下寒意袭人的A股市场,这样的股价走势令人侧目。
*ST海龙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15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00万至6760万元,同比增长117.60%至122.88%。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标的资产交割日为2015年12月10日,该重组事项产生重组收益,公司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根据此前披露的定增预案,*ST海龙拟以3.99元/股非公开发行6.52亿股,并支付现金7.37亿元,合计作价33.38亿元收购妙聚网络100%股权和灵娱网络100%股权;同时拟以5.22元/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0.8亿元用于现金对价、动漫游戏平台建设项目、移动互联网媒体资源拓展项目等,其中公司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拟认购8亿元。
导报记者获悉,妙聚网络和灵娱网络有一个共同的投资方,即中国最大的产业并购基金中植资本。随着*ST海龙的复牌涨停,中植资本完成了一笔漂亮的投资,并借由此次重组定增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作为一家老牌上市公司,*ST海龙也获得了新生。
从本次重组的双方来看,一方是长期业绩低迷的*ST公司,需要新概念、新业务来缓解压力提振股价,另一方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网游公司,但是因为直接IPO条件高,不确定性大,借壳重组成为登陆资本市场的首选方式。而灵娱网络和妙聚网络两家公司是中植资本在游戏行业里的投资项目,两家业务不同但都极具成长性,在中国的游戏界属于“实力型选手”。
“由于近年来粘胶行业不景气,在全行业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下,*ST海龙已连续两年亏损,*ST之帽难摘。该公司在经历破产重整以及三次更换控股股东之后,终于开启了资产重组以及业务转型之路。”刘江远分析说。
精准布局
在中国的并购版图里,中植资本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成立于2011年的中植资本管理基金规模已超过300亿元,所有投资均以自有资金投资为主,是近两年国内表现最佳的并购投资基金之一。作为一只年轻且专业的并购基金,中植资本对多单交易中的精准布局、精巧设计,使其在资本市场里很快崭露头角。
“中植系深度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但并不谋求成为控股股东,一般会选择做二股东或排名靠前的股东。”南方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士对导报记者分析说。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上半年,中植系就依靠上述方式介入7家上市公司,累计资本运作金额近80亿元。如今,中植资本延续以往的操盘手法,介入*ST海龙的本次重组。
去年4月,中植资本通过全资子公司京江美智以股权转让及增资的方式取得妙聚网络25%股权;7个月后的11月,又从西藏万雨受让了灵娱网络28%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中标的资产预估作价33.38亿,其中*ST海龙向中植资本全部采用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交易对价,同时中植资本参与认购配套融资。重组完成后,中植资本持有*ST海龙15.07%股权,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持有20.5%上市公司股权的第一大股东兴乐集团。
知情人士告诉导报记者,本次*ST海龙的重组定增,是中植资本典型的操作手法,重组前后涉及的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一级半”市场定向增发以及并购整合及市值维护等,均是中植资本的核心业务。
脱困“推手”
中植资本对*ST海龙的资本重组,使得后者股价逆市走强。而同属ST板块的*ST常林(600710)、*ST川化(000155)等个股,也在近几日连续冲击涨停。此外,在3家可能将出现连续3年亏损“险情”的*ST公司中,*ST常林与*ST新梅(600732)也都已经有重组方案在手,或为其“乌鸦变凤凰”带来一线希望。
“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业绩来实现主业健康运行并成功‘摘帽’,对*ST公司及投资者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刘江远认为。不过,并非所有*ST公司都能如愿通过重组帮助公司脱困,投资者还应仔细甄别。同时需要关注的是,资本具有逐利性,此前有相关公司的重组方通过资本运作手段并在二级市场炒作,股价暴涨后“引诱”投资者接盘,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统计显示,目前仍有多达十余家*ST公司的扭亏是凭借着出售资产、财政补贴或投资收益实现,可解一时之忧,但并不具备可持续性。更有甚者,已暂停上市的*ST博元(600656)罕见地通过接受股东的慷慨捐赠,获得了高达8.59亿元的资产,希望借此脱离困境。因此,对于此类公司脱困的真实“推手”,投资者还应审慎研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