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如何负伤的?当时的亚丁湾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本报为读者揭开当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未雨绸缪
亚丁湾,是印度洋通向地中海、大西洋航线的咽喉,连接欧亚的“黄金水道”。近年来这里索马里武装海盗猖獗,被各国商船视为畏途。
11月初,中远香港航运(深圳远洋运输)有限公司管理的7万吨级散货船富强轮,从印尼满载着6.8万吨煤炭出发,计划前往意大利,途经亚丁湾。其时,船上25名中国海员,平均年龄31岁,其中“80后”10位,最小的才21岁。大多数海员缺乏面对海盗的经历和经验。
为此,上船前,公司对富强轮船员进行了防海盗特别培训。有15年航海经验的船长李刚组织成立了防海盗工作小组,广泛收集信息制定了不同区域防海盗工作预案。并多次利用休息时间,组织船员学习防海盗的基本知识,讲解国际上防海盗的成功经验还根据海盗活动的新特点研究防海盗新办法,在公司配备防海盗工具的基础上,在港口上了两大桶汽油备用,发动全体船员,用木棍和面纱制作了40多个火把,用啤酒瓶制作了近百个燃烧弹和石灰瓶,厨房用完的酱油瓶也派上了用场。
考虑到富强轮满载,航经亚丁湾时,甲板距离水面只有五米,且船舷边非焊接钢板而是普通栏杆,一旦海盗开枪,船员无处可躲,因此自制了四块厚厚的可活动铁质大挡板和20个大油桶,安放在船舷边,同时备妥了8条消防皮龙,用于冲射海盗,并减少海盗企图登轮的袭击点。此外,富强轮还多次模仿海盗登轮实战演习。
在船舶进入亚丁湾的前晚,李船长再次召开了全船防海盗动员大会。他鼓励大家:只要周密部署,及早发现,防范到位,就一定能安全闯过亚丁湾。
奋勇迎战
11月12日凌晨5时45分,富强轮进入亚丁湾东口,东经54度14.5分,北纬14度36.1分。危险在宁静之中步步逼近。
在驾驶台值班的大副陈正伟突然发现,雷达显示12海里处有一小船回波,他顿时警觉起来,马上通知防海盗值班人员加强戒备,并通知船长赶到驾驶台。6时15分左右,望远镜观察显示,回波是一条渔船大小的白色快艇,位于富强轮左前方6海里处,正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向富强轮逼近。“不好,海盗来了!”李船长立即启动防海盗应急预案:开启两部舵机,转换手操舵,通知机房开启消防水,广播通知所有船员迅速集合,进入防海盗“一级战备”,并不停鸣放汽笛,向小艇发出警告。
可是小快艇根本不予理会。危急关头,船长用无线电波发出PAN-PANPANPANPANPAN警报,呼叫正在亚丁湾护航的我国海军护航编队援助,并沉着冷静地发出三条指令:船长守住驾驶台,指挥战斗;驾驶台仅留一名舵工协助船长操控船舶;大副和轮机长带领全船其他船员立刻到甲板狙击海盗。
13分钟后,海盗的快艇接近到富强轮左前约0.5海里,驾驶台已可以清晰地看到快艇上共有5名海盗,手持霰弹枪和登船用的铁梯,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富强轮。
由于左舷上风,涌浪较大,不利海盗登轮,海盗快速转向船尾。在船长指挥下,甲板上的船员也迅速调整位置,赶到船尾,做好迎战准备。两分钟后,海盗向右舷七舱靠拢,在大约离船舷30~40米时开始鸣枪开火,准备强行攻船。船长下令船员即刻趴下,不给海盗留有开枪的射击角度,并采取左、右满舵不停大幅度全速转向,使海盗船难以靠近船体。船员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活动挡板和空油桶为掩体,躲避海盗霰弹枪射击,同时不断地向海盗投掷火把、汽油弹和煤油弹以及石灰粉等。
海盗的第一次进攻,被英勇的船员击退了。
连续退敌
3分钟后,海盗再次快速向右舷6舱靠拢,利用船员躲避密集子弹的时机,迅速将铁梯挂上了船舷。一旦武装海盗登上船舶,后果不堪设想。离铁梯最近的大副陈正伟和实习三管轮赵亮顾不上海盗的枪口,快速冲了上去,奋力将铁梯抬起、扔下,海盗挂梯登船的企图被挫败了。这一举动大大激发了船员们的斗志,纷纷投掷燃烧弹、火把,并用水龙猛烈扫射海盗。僵持约10分钟后,无隙可乘的海盗再次撤退。
凶残的海盗并不甘心。5分钟后,进攻再次发动,这次他们选择的是距离6舱约有80米远的右舷3舱。他们一边向3舱迅速靠拢,一边向船员疯狂扫射,企图阻止船员向3舱靠拢,通过打一个“时间差”来实施他们登船的阴谋。船长立即指示船员们快速前移到右舷,船员们利用掩护体投掷汽油弹、石灰瓶,喷射水柱,顽强阻止海盗登船,经过5分钟对抗后,海盗第三次登船也告失败。
连续攻击3次后,贪婪的海盗仍然不死心。僵持近1小时后,天空由远而近传来了直升机声。“五星红旗……是咱们的飞机!”从中国海军护航编队马鞍山舰赶过来救援的直升机抵达了富强轮上空。海盗船见势不妙,立马仓皇逃跑。这时,实习三副严波、二水洪先文才觉得手臂有些疼痛。原来霰弹击中了其手臂。幸运的是,伤势不算重。
(本报记者 肖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