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北大国发院出口企业调查:57%缺人工、65%缺原材料

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18年我国出口总额近25万亿美元,占当年我国GDP总量的18%,为国家创造宝贵的外汇 。出口拉动了我国就业增长。Feenstra and Hong (2010) 根据投入产出表估算中国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发现2000年-2005年间,出口每年创造约750万个工作岗位;张川川 (2015) 的研究也表明,出口增长除了直接带动了制造业就业之外,同时间接拉动了我国服务业就业增长,制造业就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显著上升大约0.459个百分点。

自疫情暴发以来,为做好防疫工作,各地相继实行人员流动管制措施,不少地区对企业复工复产也做了严格限制。而我国出口型企业集中在制造业(2018年我国94%出口产品为工业制成品 ),且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机器、设备及其零部件和附件占出口额比例达到44%,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占比11% ),出口企业受疫情冲击格外大。分析出口企业当下的困境、了解出口企业的需求方能更好地解决疫情下出口企业的发展问题,重新使其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点。

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ESIEC)项目组基于其2017年-2019年三年企业调研积累的私营企业样本库,于2月10日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微企业生存状态调查”,成功追访2589家企业,其中与2018年基线调研匹配1530家。由于ESIEC企业样本库是从私营企业全量工商注册数据库抽样而来的,覆盖全国6个省份117个县(市、区)和所有行业,因此在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530家追访企业中,17.4%是出口型企业,并且出口型企业集中在制造业,占比达31.2%。根据2018年基线调查,约有77%的制造业企业在2017年从事加工生产工作,其中代工生产、自主品牌生产、代工和自主品牌生产都有的比例分别为46%、34%和20%。代工生产比例很高,制造业总体而言对工人和原材料的需求较大。

1、出口企业员工规模大、外地员工比例高,用工短缺问题严重

2018年基线调研数据显示,出口型企业人员规模显著大于非出口企业,如图1所示,出口型企业全职员工规模平均值为17人,显著高于非出口企业10人的员工规模。此外,出口型企业本地员工比例为52%,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的71%,说明出口型企业大量依赖外地工人。由于疫情管制,各地都出现了外地员工无法返城、本地员工禁止出门的现象;在人员流动限制中,跨地域的人口流动限制又远远高于地域内的限制,出口型企业外地员工比例高,其在短时间内难以召回外地员工进行复工复产。出口型企业的生产组织特点使其更容易受用工短缺问题的冲击,此次疫情调研数据也显示,57%的出口企业面临用工短缺问题,显著高于非出口企业32%的短缺比例。

图1

图2

2、出口企业拥有稳定供应商的比例更高,疫情下原材料短缺问题更严重

从产业链角度看,出口企业常常只依赖几个稳定的供应商。如图3显示,出口企业拥有稳定供应商的比例为65%,显著高于非出口企业56%的比例。疫情下制造业原材料物流受限,上游厂商供货能力也受限,戴若尘等(2020) 认为更加依赖稳定供应商的企业可能由于本来的信息劣势,或是由于稳定供应商的契约限制,更难在突然的供应链断裂之下寻找新的原材料来源。

图3

如图4,疫情调研数据也显示,65%的出口型企业出现原材料短缺问题,显著高于非出口企业38%的比例。而在面临原材料短缺问题时,如图5,26%的出口企业选择寻找新的采购渠道,非出口企业选择该渠道的比例仅为14%。

图4

图5

3、出口企业签订书面合同比例高,普遍面临合同履约困难

出口型企业其客户部分来自国际市场,企业往往与之签订长期正式合同。2018年基线调研数据显示,现在拥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在2017年与其最大客户签订书面合同的比例为71%,远高于非出口企业54.8%的比例,如图6。

图6

相应地,73%的出口型企业面临合同履约困难,显著高于非出口企业44%的比例,如图7。

图7

4、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政策需求

面临疫情冲击,中央各部委、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纷纷公布纾困措施。例如,国家税务总局2月27日表示将正常退税业务的平均办理时间压缩20%;商务部相关负责人2月27日表示将引导外贸企业用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出口收汇风险;部分地区海关也利用线上服务确保企业出口顺畅。在众多纾困措施中,65%的出口企业表示对其帮助最有效的措施是减免房租,降低电、气、物流等成本;选择优化出口退免税服务一项的出口企业仅占4%,如图8所示。

图8

出口企业由于其特殊的生产组织形式,在此次疫情冲击下,比非出口企业出现了更严重的用工短缺、原材料短缺和合同履约困难等问题。当下其最需要的政策帮扶是降低房租等成本。依靠本身复工复产,出口企业方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在疫情严控下,需要尽可能保证员工和原材料到位;而从长远来看,出口企业可能需要适度分散选择供应商以降低其面对经济冲击时的风险。

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Enterprise Survey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ESIEC)是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于2017年-2019年连续3年开展的对于中国私营企业的田野调查。基于对企业工商注册数据的随机抽样,在7个省(市)共成功完访了2010年-2017年新建的近万家私营企业,收集了其创业史、经营情况等信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ESIEC项目联盟(由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组成)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微企业生存状态专项调查”,截至2月23日共完成样本2966份(其中ESIEC代表性样本2589份,主动受访普通样本377份)。其收集样本的行业分布与企业工商注册总量数据的行业分布大体一致,在行业层面上对于中国中小微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作者 权盈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张晓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编辑 赵泽 校对 危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