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兰花疏影
···
前些天,平安保险公司一位员工办理离职时,被领导要求先删同事微信再签字。
离职员工怒而向银保监局投诉,最终以公司向员工道歉为终结。
大型工厂被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科研单位算得上是智力密集型企业;
那么保险公司与理财投资公司,就应该被称之为人脉密集型企业。
在以个人为主要销售对象的行业来说,手里的每一个电话号码都有可能带来业务。
对于不怎么了解这个行业的人会认为,也就是卖完亲戚卖朋友,然后再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这样不断的蛛网式辐射出去。
说得有道理,也不完全有道理。
在招聘网站上常年可以看到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在招销售:
铁打的公司,流水的销售。
很多人真得就是卖完熟人之后,就只能离职。
其实也很好理解,易位而处:
把那么一大笔钱交出去,期待遥远的某一个时间会得到约定的回报,确实需要极大的信任。
不然以国家为背书的银行和国债,阿里集团的余额宝,腾讯集团的理财通,明明收益不高,怎么能有这么多人愿意买。
现在的人连一本薄薄的说明书都不想看,何况是厚厚的保险条款。
不信问问身边买保险的人,有几个人能完整的把条款看完。
具体来说,这些公司的客户名单是这么来的。
1.
/ 初始资源 /
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就对员工的身份有要求:
银行、保险、理财公司,招聘对象不是X二代,就是原本就从事奢侈品销售工作的人。
这些人代表的就是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脉关系。
在每个类似的公司里,都有这么一个或几个传说中的大神:
某某某家里背景特别强大,平时在公司(行里)都看不见他(她),到指标快要完不成的时候,只要跟他(她)打声招呼,马上就有几千万(几亿)进来。
就算是大客户经理,手上的客户也很少是陌生拜访来的。
无论远近亲疏,至少有一个介绍人。
某公司有一个销售,在公司内部分享会上,声情并茂地说自己是如何对一个要求特别多,想法特别跳跃的客户不离不弃,用了一年的时间,最终敲定了一笔一亿元销售额的大单,台下掌声雷动,为她打call。
我并不关心他是如何为客户着想,为他量身打造了多少套方案,多少次在客户放鸽子之后还坚持拜访......
我只问了一个问题:“这客户,你怎么认识的?”
回答:“他爸是我爸的朋友。”
嗯,好的。
2.
/ 陌生拜访 /
当然公司也不是什么魔鬼,把员工原有的人脉吸干就扔出去。
在网上买那些被泄露信息的名单不是没有,但是一般销售不屑于这么做。
不是因为高尚的情操,而是因为浪费时间。
试想打几百个电话,企图卖掉一批每份四十万保费的保险;
结果,百分之九十是月薪三四千的,剩下的全是没收入的......
岂不是浪费感情?
公司市场部会与其他知名企业一起办活动:
比如海外名校招生,比如奢侈品鉴赏,比如房地产等等……
从企业的手中拿到有可能成为客户的名单,至少保证公司的产品价格与这些人的收入能力是挂钩的。
至于消费意愿,那是可以挖掘的。
3.
/ 销售与公司的攻防战 /
销售几乎是所有公司最不稳定的人:
完不成任务被离职的;
业绩太好嫌公司提成不够高,主动离职的。
销售的办公室里真正做到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每个销售手里都有一批客户名单,就算离职,他们也往往是跳去同行业公司继续从事销售行业。
比如被迫要求删掉公司同事微信的那位王先生,他很耿直的告诉领导,他要去同行业公司。
笔者的同事们,全部都说:“休息一段时间,先不找。”
其实朋友圈里发的小广告瞬间就无缝对接了别的同行业公司。
公司要求销售必须把每一位客户的详细资料登记到CRM系统里;
销售则希望把所有的客户都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最好是自己离职之后,公司就再也找不到这个客户。
完全对立的需求,出现了各种神操作:
曾经有一个公司的资深销售离职之后,公司接手他的客户库,里面的电话号码有87654321,也有13813800000;
还有几百个客户名单,登记的是同一个号码,是的,都是这个销售自己的;
公司开启客户号码登记模式,必须输入验证码,才能算有效录入;
销售弄来了几百个虚拟号;
公司组织回馈老客户活动,要求使用微信扫码进场,一个微信只能扫一次,并考核销售带了几个老客户来。销售撺掇客户来迟一些,然后大步向门里走,“已经开始了,快进去吧。”
然后再一脸无辜的对公司负责扫码的同事说:“你看,是客户自己直接进去了,我也拦不住啊,现在活动都开始了,我不能再把客户拖出来吧。”
从客户的角度来说,除了看亲朋好友的面子,就是要看公司的品牌以及产品设计是否合理。
不过,大多数公司的产品结构都设计的差不多,并没有特别让人不舍的地方。
而且,很多公司要么对新客户特别好,要么对投资额特别巨大的客户特别好,对钱一般般的老客户就没那么关心。
在投入的金钱数额无法大幅提升的时候,由熟人领着再去当新用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前面说的都是客户名单,新闻里说得删同事名单又是防着什么呢?
同事难道还会跑到别人的公司买产品不成?
笔者猜想,这是为了防止飞单。
飞单,简单来说,就是A公司的销售在跑业务的时候,卖了B公司的产品,拿B公司的提成。
这么操作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A公司的产品无法达到客户的需求,B公司刚巧可以;
比如B公司的提成更高;
提成更高,不单指B公司给出的钱,还有可能是B公司的熟人为了冲阶段业绩,高价求人帮忙。
还有一些原因就是为了防止离职员工对还在职员工进行消极的影响。
虽然企图防范这种事情的想法就是挺可笑,大家都是来挣钱的,又不是来统一思想的。
公司做得事能不能忍,能忍多久,不想忍了出去还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每个成年人心里都有数,岂是有人说几句就信的?
删同事微信有什么用?
善交际的人,早就加了一堆公司同事的吃饭群、拼车群、打球群……总有没删的群,就算全删了,这年头想找个谁还不容易得很?
不善交际的人,平时都不跟同事聊天,难道还指望他离职后突然化身社交达人?
很多人离职之后,不用谁要求,立马就把前公司的同事、领导删了个干干净净。
公司要留客户,不想让人飞单,要么提高客户体验,让客户舍不得走;
要么管控好签单过程与客户教育,让客户知道如果自己签的是飞单,会有什么风险。
删员工微信?还是把员工的记忆消了吧。
作者:兰花疏影 | 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小说写手兼编剧,热爱八卦吐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