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外资持续扫货,A股却迟迟不愿反弹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外资持续扫货,A股却迟迟不愿反弹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中国股市

外资持续净流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资对A市场的投资态度。但是,在外资持续扫货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反弹行情却迟迟未能开展,2900点却成为了股市反弹的重要阻力,以往有着A股行情风向标的外资资金,如今对市场的影响似乎有所弱化。

外资持续扫货,股市仍然明显滞涨,可能与几方面的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性。

其中,在外资持续净流入的同时,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分歧并不少,在公私募基金平均仓位偏高的状态下,内资分歧更多、抛售压力并不少,在内外资争议明显的前提下,实际上意味着市场缺乏了合力做多的动能,股市向上的力量也就大打折扣。

再者,虽然外资有持续净流入的迹象,但外资在A股市场中仍然具备较强的逐利需求,不排除存在一些套利的策略,即使外资资金持续呈现出净流入的姿态,但未必展现出全面做多的一面,震荡市场的共识还是非常明显的。

此外,市场资金对当前A股市场的内外部环境仍然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大资金不敢轻易大举入场,似乎正在等待着打破市场僵局的信号。如今看来,一方面在于全球疫情拐点的确立,这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发展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在于通胀回落后的降息降准空间是否已经得到打开,未来货币宽松环境确立与否,仍然是市场资金更关注的因素。

很显然,从近期A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量能以及两融余额的变化情况分析,基本上保持非常谨慎的运行状态,股市量能迟迟未能得到实质性的盘活,或许与消息面、政策面不明朗的因素有关,市场资金正在等待打破市场僵局的确定性因素出现。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近年来的投资动向来看,外资资金的投资积极性显然高于内资资金。相对于内资资金,外资资金的投资力度更为明显,且多年来基本上保持着买买买的状态,且外资资金更偏爱于优质资产与稀缺资产,且长期保持着积极买入的态度。至于内资资金,却仍离不开分歧的状态,这些年来内资资金很难形成合力做多的动力,但反映在一些确定性强、风险防御能力较高的上市公司身上,却更容易展现出机构抱团取暖的一面,内资资金的分歧性还是非常显著的。

对中国股市来说,本身并不缺乏资金,更关键的还是缺乏了投资的自信。非常遗憾的是,本来在今年2、3月份的时候,A股市场拥有一次较好的趋势扭转机会,但因受到突发疫情的冲击影响,当时艰难积聚起来的做多能量却又一次遭到打击,并再一次延长了股市筑底的周期。

实际上,从2015年6月份以来,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了长达五年的熊市调整行情。无论从调整周期还是从调整的幅度来看,都已经达到了历年来中国股市熊市调整的平均水平,甚至可以称得上充分调整的状态。与此同时,即使今年一季度全球经济遭到了疫情的冲击影响,且因此影响到不少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但按照去年年报数据来看,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平均估值已经回落至历史估值底部的水平。虽然今年一二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波动性较大,但不能轻看上市公司尤其是优质上市公司的业绩修复能力,待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业绩得到修复性回升之后,股票市场的估值优势也将会得到进一步展现。

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了股市调整周期的延长。但是,这并不影响到中国股市的中长期投资价值。纵观今年以来全球股票市场的表现,美股市场率先收复了大部分的失地,甚至逐渐走出了一季度全球股灾的阴影,领跑全球股市的走势,这对中国股市来说,也是一种间接影响。

作为疫情率先稳定,且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的我们,本来应该具备更大的信心与底气。股票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更应该展现出积极的市场表现。当然,站在市场的角度思考,现阶段内市场走向可能更多受到货币环境的影响,美股市场可以大幅反弹,也是受益于持续宽松流动性的支持,股市走势并未真实反映出当地经济基本面的发展状况。

但是,作为本身并不差钱的中国股市,确实欠缺了一些自信。或许,来自于沪市3000点上方的监管压力,市场逐渐形成了一种恐高心态;或许,来自于全球疫情发展的不确定预期,由此导致市场资金仍以谨慎心态对待当前行情。此外,则可能与内资不自信、市场内部分歧严重的因素有关,相对于持续买买买的外资资金来说,国内机构投资者恰恰缺乏了足够的投资自信,导致市场谨慎心态的蔓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