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着全球的金融市场,作为前些年一直保持强势格局的欧美股市,也难逃冲击,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欧美股市累计跌幅超过10%,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影响明显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金融市场明显波动,或多或少反映出资金的担忧情绪。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在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背后,实际上暗示出今年一季度全球经济的数据表现或许不及预期,疫情对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冲击影响也在持续扩散。
不过,在疫情的冲击影响下,全球央妈们自然也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应对策略来抵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压力。其中,最直接的刺激手段,就是降息。
从澳大利亚到马来西亚,部分地区已经先后开展了降息的动作。与此同时,作为拥有重量级影响力的美联储,昨夜宣布降息50个基点,且今年上半年的降息空间仍然存在可想象的预期。
至于国内市场,疫情对一季度经济的冲击影响还是比较明显。其中,从近期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仅录得35.7%,较上月下降了14.3%,这一数据甚至低于2008年的最低值。受此影响,加上全球各国较强的降息预期影响,为国内货币财政政策的调节打开了空间。与此同时,近期部分省区已经推出了万亿级别的基建项目,基建潮的来袭更是让市场充满了想象的预期。
对A股市场来说,虽然股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并不算特别灵敏,但却对货币环境的宽松与否有着敏锐的嗅觉。归根到底,市场炒作的还是一种预期,例如近期的科技股、新基建等行业板块,更大程度上还是得益于市场的投资预期,在强烈的资金推动效应下,却进一步推高整个行业乃至部分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未必好看,市场可能非常担忧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的业绩预告,一旦业绩风险得以释放,或多或少影响到市场的投资信心,这也许是近期市场资金谨慎做多,而不是大胆做多的考虑因素之一。但是,针对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的业绩表现,市场更多还是产生出一种共识,而不是意外的业绩变脸,料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预告陆续披露之后,市场也会对潜在的利空因素明显消化。待一季报不利因素消化完毕后,接下来市场迎来的,可能更多是利好的消息。
全球降息潮来袭,为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调节打开了空间。待疫情确认实质性拐点之后,接下来稳增长的任务也会更为突出,对市场的积极影响也会更为明确。从今年的大方向来看,A股市场应不具有大幅调整的风险,反而有顺势突破的可能。
近年来,A股市场常有三千点魔咒的现象。多年来,A股市场围绕着3000点反复震荡,突破3000点容易,但站稳3000点却非常困难。更多时候,股票市场站在3000点上方还不到一周时间,却又会被拉下去,由此不断强化了A股市场的三千点魔咒效应。
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上呈现出沪弱深强的局面,在沪市仍然困扰着3000点关口压力的同时,深市市场早已创出反弹新高。
针对这一市场现象,一方面体现出市场资金更愿意追逐科技股,大量的科技股以及中小市值成长股却聚集在深市市场,由此推动了市场指数的持续走高。与之相比,沪市市场却仍以大金融及传统周期行业为主,这类行业板块恰恰处于高位横盘乃至底部蓄势的状态,并制约了沪市市场的上行高度;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市场资金有弱化沪市指数的迹象,从近年来的市场表现分析,当沪市指数站上3000点之后,政策监管层面可能会趋于收紧,市场的警惕性愈发明显。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市场资金对3000点的位置存在恐高症,反而更热衷于投资深市市场投资标的。
回到当前的A股市场,一边是估值持续攀升的科技股及各类概念题材股,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市场指数,其估值水平更是快速攀升至50倍以上,高效流动性的影响力足以掩盖了高估值的风险;另一边则是不少白马股、蓝筹股依旧处于底部运行区域,且随着股票价格的持续调整,部分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已经重返历史估值底部区域。由此一来,即使部分概念题材股已经上涨数倍的空间,但因白马蓝筹股自身具有的低估值优势,却把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控制在相对合理的区间之内。
如今,A股市场的白马蓝筹股与题材概念股之间,存在着一种跷跷板的效应,资金抱团取暖现象也从原来的白马蓝筹股转移至部分科技龙头,市场的风险偏好以及投资风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题材概念股持续大幅上涨之后,实际上也会加快市场投资风格的转换,部分获利了结的资金可能会重新回到仍处底部区域的白马蓝筹股身上,对调整多时的白马蓝筹股而言,已基本上消化了一季度经济增速下滑乃至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风险,待一季报利空逐渐落地之后,也有望迎来补涨的行情。
在全球降息潮的影响下,A股市场的利好因素不断,但资金仍不敢大胆做多,投资风格仍然偏向于题材概念股。不过,当一季报业绩风险逐渐落地之后,仍处底部区域的白马蓝筹股终究还是会存在补涨的预期,当这类股票开始补涨回升之际,也将会是A股打破三千点魔咒的关键时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