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2018年中开始买平安银行算起,累计写了四五篇关于平银的文章。
为什么要反复的研究平安银行?
我认为对于银行业的分析,主要分两个层次:第一层看报表数据,是否逐季向好,或是逐季恶化,看息差、资产质量、风险抵补能力、杠杆率等指标,可以方便对银行股做个简单的估值。这个过程不容易,毕竟报表的复杂性放在那儿的。第二层是分析具体的业务,看战略选择的方向,战略执行的能力。这里面学问就大了,我觉得比第一层更难,因为有些东西不再是具象化的,需要对行业的格局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现在在哪个阶段?说不好,可能是穿透了第一层,向第二层迈进。
举个例子,我们以农行和招行为例做个对比,如果只看数据,两家的估值都很低。同样是固定分红比率30%的银行,给8%的贴现率,那么农行至少值1.2倍PB,招行至少值20倍PE,都有向上翻一倍的空间,这是静态的数据。
但是动态的看未来的发展,五年以后的经营状况,招行因为他的创新能力,引领行业变革的能力,也许还可以保持住现在的竞争优势,农行就不好说了,基本是吃老本儿,等城乡结合部的老本儿吃完后,经营数据可能会慢慢恶化。
找到一个标杆,我们可以观察哪些银行在做对的事情,在积极的做出改变,未来有可能从平庸变得优秀。
除了转型零售,现在还看不出有其他好的战略可以做。
兴业的商行+投行看起来很美,但我观察了几年,除了债券承销规模这个指标不错以外,基本没有看出其他出彩的地方。它的银银平台、FICC、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这些东西不是说不好,但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只能是小步慢跑,离真正的“爆发”还差得远,撑不起它那么大的规模,它的非息收入占比、负债成本等这些硬指标自然也不太行,影响了整体盈利能力的改善。
国有大银行们的长期投资价值也一般,尾大不掉,机构臃肿,国企病严重,他们的基本面和经济周期高度相关,很难做出超越行业的表现。研究大银行还不如研究宏观经济什么时候走出低谷,触底反弹,有那个本事,可以去看周期股了,比银行的弹性更好。大银行的基本面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你很难说得清楚建行比中行好在哪里。
当然他们的稳健性是毋庸置疑的,比如上面我们说的农行,按公允价值估算,股价应该翻倍的,凭什么给一个极限破净价?在这种标的上就应该狠狠的加杠杆,不然都对不起市场上这帮乌合之众。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商行、农商行们,经营得也是有声有色的,比如长三角的那几家,以宁波银行为代表,后面跟着南京、上海、杭州、常熟等。这是我们熟悉的上市银行,还有一些没上市的,像台州银行、泰隆商业银行、浙江稠州银行等小银行,近几年的表现也是非常好的,息差、不良率、ROE等指标位居行业前列。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深耕区域经济,其实就是华东两个省一市,网点下沉,立足小微。正好有江浙这个民营经济发达的特殊区域,小微众多,有良好的客户土壤让银行们去精耕细作。国信证券的银行股大牛分析师王剑老师有个理论,叫“小微做的好,进村狗不叫”。意思是我们小银行的信贷员对基层的情况摸得很准,对每一家小工厂、小老板都非常的熟悉,经常去串门,连狗见了我们都不叫了。采取人海战术,可以获取一定的信息优势,因为这些老板就在我眼皮子底下经营,他十几二十年在这个区域办厂,他的人品咋样,是不是讲诚信,有没有能力,经常和他打交道的人是一清二楚的,甚至这些老板就是我银行信贷员的叔伯、舅舅。所以江浙地区的小银行放出的贷款,有很大比例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有保证,资产质量又好,和其他其他股份行、大行那些鱼龙混杂的民营贷款完全是两个性质。所以花一点儿功夫,投资这些小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也是不错的选择,缺点是可能不够稳健,他们的资产规模本身就不大,可能只有三四千亿,踩一个几十亿的雷就麻烦了。还有,若是出现2012年那样的江浙小企业倒闭潮,整个区域的资金链接连出问题,这时候小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就显得相对不足,再加上银行本身天然的高杠杆,选择小银行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轻易不要重仓。
相比之下,股份行、大行离地方企业的距离要远得多,显然就没法儿利用小银行的这一套技术了,他们大多转而去寻求大数据的帮助,希望依靠庞大的客户量和数据量,找到信用成本和数据之间的关联,这个想法不错,但实际操作的时候效果一般,也就是说小微这条路不好走。所以我们看国家在制定面向小微和民营企业的政策时,是针对中小银行做定向降准,区别对待,大行在这方面有先天的劣势。
不过大行也有大行的优势,就是利用规模和数据做零售贷款,像消费贷、信用卡等业务,规模可以摊薄费用,数据可以用来分析个人的资产、收支状况、消费行为。所以我们研究的重点,可以回到招商银行、平安银行这样的零售型银行上来,规模够大,保证了稳健性,又可以做出一定的差异化。
作为零售的标杆,招商银行这些年是怎么做的?
(本文篇幅较长,喜欢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
起步早,卡位准。从2004年起就确立了转型零售的发展道路,早早的做了布局,后来自称“一体两翼”,这个一体就是零售业务,可见其对零售的重视。早些年我们的银行赚钱太容易了,依靠牌照的垄断,直接在对公业务上冲规模,粗放式的发展就可以轻松把钱赚了。2011年的时候,民生银行的洪崎行长的原话是:“我们的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马明哲在2013年说:“保险公司跑着挣钱,证券公司坐着挣钱,银行躺着挣钱。”这个时候去做零售,那就是脏活累活儿,吃力还可能不讨好。所以那几年我们说民生是优秀的银行,浦发是优秀的银行,兴业是优秀的银行,所有银行都是优秀的银行,这话是没错的,因为大家发展都很快,利润增速都很高,ROE也很高。到了后来,经济开始降速换挡,对公越来越难做,原来的一套走不通了,这个时候招行的优势才慢慢显现出来。所以招行真正的开始一骑绝尘,是从2014年开始的,这是历史的大背景。
我记得我最早拥有的信用卡,一个是工行的,一个就是招行的。工行是因为体量大,给我们单位代发工资,信用卡(其实是公积金联名卡)强制派到我手中。而招行是选择主动营销,主动联系我把卡发下来的,早期它还使了点儿小手段,用高额度诱导客户办卡。国内有几个信用卡论坛的,2013年时坛子里都说招行的卡是“神卡”,只要你愿意多办分期,就可以迅速的在一年内把固定额度冲到6万,卡友称为“毕业”。凭借先发优势,招行基本上获取了最早一批信用卡和消费贷的客户,又因为他的管理机制灵活先进,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服务确实也比较到位,打造了像“一卡通”、“一网通”、“金葵花”这样的拳头产品体系,积累了很好的口碑。我们现在经常说对客户的“粘性”,如果要在银行中评选一个客户粘性第一名,毫无疑问就是招行。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业内公认的,是既成事实。不然你看其他的银行行长也不是傻子,为什么提出的口号都是“学习招行”,而从来不说学习工行,学习建行?所以招行的客户基础是最好的一档,这不像工行、建行那样是先天禀赋,他大部分是靠自己拼杀下来的,努力争取来的,这点就很难得。客户的资质最好,资产端的信用损失就好控制,负债端的成本也容易降得下来,招行以相对大行里更少的网点,做到了最低的负债成本即是明证。
后来招行又发力私人银行业务,私行AUM(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16万亿,户均总资产2700万元,是绝对的最优质客户,在私行客户数量落后工行、建行的情况下做到了总规模行业第一,各项指标遥遥领先。现在他的经营战略又转向了数字化经营,以“MAU”作为北极星指标,即努力提高“招商银行”和“掌上生活”两大APP的月活:
提高客户粘性的同时再进行展业和营销,这是互联网企业的打法,是流量思维,所以我经常说招行的战略是高维打低维,优势明显,比同行们又早了一步,以后的发展也是可以期待的,竞争优势是可以保持的。
这里先不吹招行了,我们主要对比了不同银行可以选择的战略,判断哪些战略更有发展潜力,未来的空间有多大。对公、小微、零售、投行中,我认为零售仍然是最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
招行转型零售的路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了,平安银行顺藤摸瓜,抄抄作业,后发优势也很明显的。
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我判断平安银行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招行的银行,甚至是唯一一家。别看有些银行闹得也很欢,转型力度也很大,但多少有点儿“形似神不似”。零售这东西需要长期的耕耘,需要几代管理层的持续努力,是慢功夫,急不来,不是简单的发发信用卡,放放消费贷就行的。还需要后台一整套东西的配套,需要灵活的管理机制,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踏踏实实的做产品和发展客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