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5月A股被正式纳入MSCI(明晟)全球指数与新兴市场指数后,2019年,MSCI又宣布在5月、8月、11月,分三阶段逐步扩大A股纳入因子。A股扩容后,MSCI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将在2019年底前提升至20%,届时中国中盘A股(包括符合条件的创业板股票)也将以20%的纳入因子被纳入MSCI指数[1]。截至今年8月,MSCI公布季度指数审议结果显示,A股如期扩容。
MSCI指数作为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投资标的,其ESG评级结果已成为全球各大投资机构决策的重要依据。自2014年以来,已有超过1,800亿美元资金被配置于MSCI ESG股票和固定收益指数中[2]。不久前,国内首支基于MSCI ESG评级的指数基金“华宝MSCI中国A股国际通ESG通用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也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对上市公司而言,更好的ESG表现和更高的ESG评级不仅意味着在长期可能带来更好的经济回报,同时也将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和更多资本的注入。
“入摩”一年,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如何?
2018年A股被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全球指数,所有首批纳入MSCI指数的231家A股上市公司接受ESG评级。根据MSCI ESG研究结果显示[3],中国所处的新兴市场的ESG评级结果相对于发达国家市场仍处于落后;而首批纳入MSCI指数的A股企业ESG评级整体落后于新兴市场指数1-2个等级。
图1:MSCI于2018年发布的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情况
2019年,在A股“入摩”一年后,A股上市公司评级结果稳中有升,但相较于全球市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MSCI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4],MSCI China指数(包括中国在香港、上海、深圳和中国境外上市企业)在2019年的ESG表现较去年有所改善,约11%(按企业数计)的上市公司评级得以提升。其中,评级主要变动在于末端(CCC级与B级)的企业数下降,评级为BB级的企业数有所增加。然而,中国企业处于BBB级及以上评级的企业占比不足20%,相比MSCI全球市场BBB级及以上占比超过65%的情况,中国市场仍有很大差距。
图2:MSCI China指数企业ESG评级2018年与2019年情况对比
图3:中国市场、新兴市场与全球市场上市公司ESG评级情况对比
从表现来看,中国市场、新兴市场、全球市场三者的评级差距,主要基于产业链差异和ESG意识发展阶段不同两方面原因。对中国上市公司而言,MSCI还指出以下情况可能影响到ESG评级中的表现:
- 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公司存在较多跨行业或是变动行业经营。由于MSCI ESG评级是行业内比较的结果,这类情况会对企业接受ESG评级带来更多挑战。
- 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差,仅3%的企业披露的ESG数据(全球企业比例为34%)。
- A股纳入MSCI的公司中,国企的比例超过50%。海外投资者可能对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以及处理ESG问题的方式上的特殊性加以更多关注。
我们认为,随着中国上市公司对ESG责任意识的增强、ESG相关政策日趋强制性的发展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更广泛的融入,中国上市公司对ESG信息披露情况正在逐步提升,ESG管治政策也呈与全球标准接轨趋势,可以期待中国上市公司将在ESG评级上取得进一步的提升。
知己更要知彼,ESG评级评什么?
从评级体系来看,MSCI关注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代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大影响投资决策的非财务因素对机构投资组合的长期风险和回报的影响。对全球主要上市公司进行ESG评级时,MSCI会同时考量公司治理层面、社会层面和环境层面的表现。对每家公司,MSCI首先对公司治理进行评估,然后通过量化分析选择行业内最具实质性影响的关键议题进行评估(评级体系概览见图4)。
图4:ESG评分等级概览
4SG评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对关键议题的评估不仅考虑公司评估、管理潜在突发状况和事件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关注所评估议题的风险暴露情况,包括长期系统风险和突发状况与事件风险。评级过程整合风险暴露与管理实践和管理绩效,将其作为衡量关键绩效表现的重要依据。由于上市公司较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其商业活动类别、业务地理位置等影响风险暴露的因素,上市公司MSCI ESG评级鲜少有跳跃式的提升。
MSCI评级结果是基于全球同业的相对结果,除中国市场评级提升外,全球企业的评级结果也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如果想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好的亮相,必须保持“不进则退”的自我警醒。现阶段,中国企业基础较为薄弱,除了稳扎稳打地做好管理提升以外,也要抓住当前提升空间较大的机遇,快速提高在投资者眼中的长期投资价值稳健增长的能力。
公司现有的ESG报告能否应对MSCI评级要求?
与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2015版)要求相比, MSCI ESG关键议题体系与联交所ESG指引两者框架相似,但主题类别/层面存在差异,具体指标中也存在差别。例如在环境领域,MSCI ESG指标体系和联交所ESG指标均涉及了碳排放、污染物及废弃物和资源利用指标,但MSCI 体系中的“环境机遇”并未在联交所ESG指引中体现;此外,MSCI在ESG评级中包括了管治层面议题,且将其中公司治理作为覆盖所有公司的基础性评估议题;而联交所ESG指标中未包含公司治理的内容。
由于MSCI对于每个行业选取的议题有所不同,各议题下纳入考量的具体指标与联交所现有指标的差别还会进一步放大。因此,上市公司仅靠已有的ESG报告还不足以很好地应对MSCI ESG的评级。
表1:MSCI ESG主题与联交所ESG议题层面比较
如何运筹帷幄,提升上市公司ESG评级竞争力?
MSCI ESG评级的结果主要服务于投资者,不向上市公司主动采集信息。结合MSCI评级方法体系,我们对中国上市公司提出如下建议:
- 开展被动管理与信息披露:定期了解本公司的ESG评级结果和分数得失,对于与事实明显有误差的信息与评级机构沟通纠偏,提升MSCI信息获取的便捷性,预判本公司评级结果在未来1-3年的上升或下降空间;
- 主动提升管理实践与绩效表现:对于面临风险较大、管理水平较低的议题进行重点管理,同时使用ESG管理系统对公司量化绩效进行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绩效表现;
- 董事会与决策层应设立目标并持续考核:建议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加强对ESG评级情况的关注,设立中长期目标并定期监测,以决策层的行动促使公司ESG评级表现的继续进步。
外部ESG评级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风险高低和长期稳健增长能力的判断依据之一。对上市公司而言,获得好的评级不但意味着经营管理能力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也是良好的资本市场品牌。在A股日益受到国际资本市场青睐的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应当借鉴全球视野,结合本土实践,切实提高公司ESG风险与绩效管理能力,提升自身资本市场ESG品牌与投资价值。
更多ESG信息披露与管理内容,敬请期待商道纵横《直通未来 中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必读(2019版)》。
[1]. 资料来源:MSCI新闻稿《MSCI增加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
[2]. 数据来源:基于MSCI自2014年起公开可得的媒体数据
[3]. 资料来源:MSCI《CHINA A SHARES: MSCI ESG RATINGS OVERVIEW》(Aug,2018)
[4]. 资料来源:MSCI《China through an ESG lens》(Aug,2019)
————————————————————————————————
观点
如同毕加索的公牛图,庖丁解牛的细致探索最终以寥寥数笔呈现,《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的最终呈现形式应是由繁到简,围绕关键定量绩效表,简明扼要地阐述对投资者价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