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果
A股上市公司伊利股份的日子似乎总不太平。继2010年引起轩然大波的“圣元奶粉致儿童性早熟事件”后,昨日坊间再次传出一封关于《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的举报信。巧合的是,昨日正是伊利股份的10转10除权日,受上述传言影响,伊利股份开盘后震荡下跌,于10点30分左右封死于跌停板。
另一方面,面对不利传言,伊利股份在昨日下午2时左右发布声明:“(传言)纯属造谣”。尽管如此,仍有业内人士称,举报信其实早已有之,但为何选择在伊利股份除权日在网络上大规模传播值得深思。
传言求证 并非都是事实
据悉,《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的举报信约万余字,6月12日出现在天涯等社区后,昨日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举报信称,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妻子及相关亲属成立公司,骗取、侵吞国有资产,利用内部消息炒作伊利股票。并称潘刚与内蒙古原区党委书记的儿子储惠斌(已外逃)联手非法获得伊利股权。举报信表示,举报人名叫张三林,曾为伊利原董事长助理。据查,伊利原董事长郑俊怀出事前的董事长助理的确名叫张三林。在此前的一篇关于郑俊怀的媒体报道里,张三林曾自称在郑俊怀接受调查的翌日就被伊利扫地出门。
截至昨日上午10时,该举报信已经在国内多个主流财经网站上传播,而最直接的后果,则是伊利股份被打至跌停板,而且在跌停价上,其卖盘还不断堆积。“A股资金往往出现跟风现象”,一位券商分析师在对记者说,“比如在不能判断该举报信真假的时候,将引发大批资金跟风出逃。”
该举报信内容真实度到底几何?在未能与举报人取得直接联系的情况下,记者选取了几段举报内容进行核实。
上述举报信表示:“……伊利2009年勉强实现盈利。但和蒙牛乳业对比,在销售收入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伊利的净利润比蒙牛低了近一半。而不可比的是伊利奶粉的销售收入39亿元,毛利达42%,而蒙牛的奶粉销售只有两个多亿,亏损一千多万元。蒙牛乳业实现净利润12.6亿元。这些利润都是靠液态奶、酸奶和冰激凌业务实现的。而伊利年报说伊利的液态奶、酸奶和冰激凌业务全在亏损。”
记者通过伊利股份2009年年报对上述数据进行了求证:伊利股份在该财务年度内的净利润为6.48亿元,而蒙牛在2009年的净利润为11.158亿,因此举报信中关于“伊利的净利润比蒙牛低了近一半”的内容基本属实。
不过,记者发现,“伊利股份的液态奶、酸奶和冰激凌业务亏损”却并不是事实。该会计年度内,伊利股份液体乳的营业收入为165.54亿元,营业成本为109.12亿元,毛利为34.08%;冷饮产品的营业收入为32.63亿元,营业成本为21.64亿元,毛利为33.66%;奶粉及奶制品营业收入为39.63亿元,营业成本为22.89亿元,毛利为42.25%。因此,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举报信的内容与事实并不相符。
此外,举报信还表示:“现在伊利同一时段的广告费用比蒙牛等同行企业高出20%以上。”对此,记者发现,对比伊利和蒙牛乳业年报所公布的数据可发现,伊利去年销售费用中广告宣传费为38.26亿元,蒙牛广告投入为23.60亿元。伊利去年广告投放比蒙牛高出14.66亿元,收入却与蒙牛基本相当,14.66亿元的差额是伊利去年净利润的1.89倍。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并不能说明伊利股份高管从中牟利,“伊利目前广告投入较高的做法利在长远,伊利正处于谋取行业领先地位的阶段,大举进行营销费用的投入可帮助公司获得更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但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昨日发稿时,记者并未联系到张三林本人,因此无法从消息源确认该举报信的真实性。
公司辟谣 向公安机关报案
举报信出现后,昨日上午,记者曾多次拨打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和公共事务部总监李海峰的电话,但电话接通后一直无人接听。昨日下午两时左右,一位不愿具名的伊利股份内部员工向记者表示:“不是不接电话,是公司要求不说,而且马上就会发公告。”
其后,伊利股份通过其网站发布公告称:“从6月12日下午15时左右开始,国内主要网络论坛先后出现大量针对伊利的诽谤信。诽谤信的内容纯属捏造,其目的是蓄意破坏伊利集团的正常经营。我公司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后续事态进展伊利集团也将及时向社会各界通报。”
事实上,从历史上看,伊利股份并非第一次进行类似“辟谣”。如在2010年7月中旬,部分网络媒体开始出现大量攻击伊利股份产品、品牌的言论、报道,后经警方缜密侦查,确认这是一起利用网络媒体恶意损害伊利股份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案件。其后更是有媒体曝出,该事件是国内另外一家乳业巨头联合其公关公司为打击竞争对手策划出来的。
正因如此,昨日券商分析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候均异常谨慎,大多表示在事情未确定之前,不便做过多评论。
乳业专家、广州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昨日下午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我现在无法对此事进行一个正面的评价,因为伊利股份现在还没有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对于这个传言,当地政府和证监会会不会调查是个问题。但我想如果不涉及目前的生产和经营的话,则不会影响伊利未来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王丁棉对伊利上次遭遇的“圣元奶粉”事件中,也有独立观点,并表示“客观事实是高于一切权威超越一切权威的”,“但此事肯定会对伊利现阶段的市场份额产生影响,其未来如何发展,此事最终的结果很关键。至少里面的举报人是确有其人,但他举报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并不好说”,王丁棉向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昨日下午三时许,多数网站已经将举报信内容删除。
谁在砸盘 机构博弈跌停板
事实上,与举报信内容的真实性相比,谁趁机在昨日伊利股份的除权日砸盘,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上交所昨日的公开信息显示,在昨日买卖榜前五席中,出现了机构、QFII和游资三大市场资金主力的身影。
其买入榜第一位为一家机构席位,买入金额高达2.45亿元,若按照昨日伊利股份的成交均价16.49元计算,该席位在昨日“趁乱”买入了1485万股,若按照伊利股份一季度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量排序,该机构超越了华夏回报二,排名第六。而传闻中的QFII大本营国际金融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以2446万元的买入量,排名第三,约买入148万股。而著名游资营业部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深圳福华一路营业部、光大证券(601788,股吧)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均在买入前五席中榜上有名。
而卖出榜上,也出现了机构“大逃亡”的景象。除国际金融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外,其余皆为机构席位。其中排名第一的机构,卖出金额高达7364万元,约446.61万股,其余4家席位的卖出量均不低于3880万元。据伊利股份2011年一季报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融通新蓝筹(161601,基金吧)等八家基金合计持有10212万股,其中包括华夏旗下三家基金合计持有3458万股。
“现在还不能确定是机构在砸盘。因为昨日伊利股份从开盘到跌停的时间较短,机构大量出货不够时间,而在确认该消息是否真对伊利股份构成利空前,机构也没有必要盲目卖出”,前述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因此,一切都要等该事件真相大白后再做判断。”
新闻链接:据证券时报网消息,记者最新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接伊利集团遭受“诽谤信事件”报案后,已于6月13日19点正式立案侦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