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光胜
特约作者 资深投资人
11月26日,浙商银行在A股首发上市,开盘价4.95,比发行价4.94元仅多一份钱,10秒钟后破发,尾盘收于4.97元,以尾盘价来算,中一签收益为30元,只是一个不错的盒饭钱。浙商银行的快速破发又将打新股的话题推向了高潮。
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在其他成熟的市场是斯通见惯的事情,并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
但是在A股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却素有新股不败的神话。坊间也流传着一些因为打新而发家致富的故事,市场上也有一些以新股打新为盈利模式的打新基金及理财产品,这么成功的商业模式,是容不得新股首日破发的。因此,每逢新股破发,大家还免不了热烈讨论一番。
新股不败的长期存在,说明了A股的新股发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扭曲。
新股发行先后经历:额度审批、核准制、注册制,期间9次暂停9次重启新股发行。新股发行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制度,改过来改过去,牵动着每个投资者的心,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没能妥善解决这个重要问题。
形成这种A股独有的怪现象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说白了是利益问题,博弈各方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同盟,大家一直努力维持着这样一个局面,不愿打破。
首先是管理层。新股的审批制度,使得新股的最终能否发行成功,完全掌握在管理层的手里,这里面的权力和利益,是难以割舍的。上任证监会主席在在一次内部会上,发出这样的灵魂之问“新股发行不审行不行?”。好在现在科创板的注册制,在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
其次是发行方—上市公司,不作声、装牺牲。他们把精力花在搞定审批流程上,反正搞定了,就是黄帝的女儿不愁嫁,成百上千倍的超额认购,想想都美。如今如果能挤上科创板的通道,还能萝卜卖出人参价,其中之爽,难以言表。
例如最近上市的一只新股,久日新材,从新三板转过来的。2019年2月19日的新三板收盘价23.89元,这个价格还是在有转板预期的情况下,从11块多炒上来的,在11块之前的日子,新三板的投资者都对它爱理不理。11块,这么贵,谁买啊,再到别处看看吧!
可如今人家上了科创板,发行价是多少呢?给你个吉祥数66.68元,上市公司的老板做梦都得笑醒啊!叫你爱理不理,今天让你高攀不起!在新三板它就是块铜,听说要上市,就镀了层金,上了科创板就当金子卖了。
至于那些以券商为首中介结构,他们只要干活收钱就好,管理层不挑理,上市公司这些客户满意就是他们最大目标,其他的什么定价合理啊,那些事情他们一点也不关心。
最后就是打新者,每天晚上回家,等着开奖,一看中奖了,发朋友圈晒好手气,后面羡慕点赞无数,上市获利卖出,请客吃饭,好不欢喜。没中的,也不灰心,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明晚再来!
一圈下来,好像大家都是获利者,这是个皆大欢喜的事情啊!但钱从何处来?不对啊,这个不合逻辑啊!
再看新股开盘后面的行情,那真是惨不忍睹,遥看当年中石油,上市12年了,股价从40多跌到5块多,留下这句哀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还比如禾望电气,2017年发行价13.36元,经过一年的下跌,2018年就快速跌到5.52元,不说最高价了,连发行价也打了4折了,虽新股名字各不同,但走出的“身段模样”基本相似。
不知大家有没有回过味来,再发一个深入骨髓的提问:中签的好运者,难道你就没有接过其他好运者的卖出的其它股票吗?这些不幸接盘侠不就是前面的那些幸运的打新者吗?
新股不败的神话只是个精心设计的局。这套机制下,什么股票都能发得出去,甚至什么价格发也是可以看上面的心情,而不是下面市场的接受度。这个局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是最后的买单人,其他的那些都在享受着这顿IPO的饕餮大餐。
所以,以前每次看到新股破发,最捉急的可不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是上面的那个群体,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持这个游戏的重新再来。这才有了不到三十年里新股9次停发、9次重启的精彩故事。
但从这次管理层的态度来看,是决心大力推进注册制改革了,把该给市场的还给市场,让市场自身发挥它的作用。可注册制不是灵丹妙药,它需要的是一套制度,如果单兵突进,又会有新的严重问题衍生出来。
不管怎样,新股不败绝对不是我们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不败,我们无需为此忧虑,新股的破发只是把我们嘴边的那个诱饵给拿走了,长期对我们是有利的。
让新股的发行更市场化,让市场决定谁能上,以什么价格上,我们不要再重复这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一地鸡毛,深深套牢的过往故事了。
市场化是每次新股改革的方向,但是兜来转去还是老样子,希望这次能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
总有一天,新股破发就破发吧,没啥好讨论的,破发的多了,你算老几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