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政策再次给了教育股致命打击。国务院昨日发文:
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这样一来,幼教公司们通过兼并扩大规模的逻辑全部毁灭,红黄蓝(RYB.US)大跌51%,香港教育股死伤惨重,而这已经是教育股年内的第二次黑天鹅了。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
哪怕赛道再好,需求再高,赚钱能力再强,政策依然可以瞬间破坏优秀的基本面。
教育股的崩坏给价值投资者提了一个醒,身处老百姓(603883,股吧)基本生活需求的行业,如果利润率较高,便将面临风险。
一、政策为谁而定?
通过这次黑天鹅,再联系到最新发生的一些政策,这一切有迹可循。
民营幼教的限制令,实际上是政府调控民生必需行业高利润的手段。
我们得看到目前的大背景,根据最新的数据,目前我国居民的杠杆率已经处于高位,收入的提升远没有负债提升的速度快,透支未来难以为继,而生活成本一旦增加,社会压力将越来越大。
|
|
|
在这种压力下,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如何可想而知,所以在二胎放开之后,新生儿数目没有提升,下降趋势持续,不是父母们不想生育,是因为实在负担不起这些高昂的支出。
|
在这种状况下,民营教育股平均四成以上的净利润率实在是有点刺眼。
|
对政府来说,为了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减轻压力,提高年轻人的生育率,不砍你,砍谁?
如果没有昨天的禁令,当资本进一步介入幼教行业后,逐利的本质将继续跑马圈地,收购更多的幼儿园,形成规模效应,然后靠垄断继续提价,获取更高的利润。
这样的商业模式当然是好——教育赛道长期持续,而且家长们对孩子的消费敏感性最低,最舍得花钱,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大。在香港,许多补习社造就了一个个亿万富翁。
只不过,资本逐利的本性终会跟这些基础消费的公用特性相冲突,民营幼儿园一旦以赚钱而不是教育的可及性为最终目的,将激活社会矛盾、造成不利后果。
况且,许多幼儿园也是确实赚着信息不对称的暴利,小孩子无法评判教育好坏,而幼儿园缺乏升学测试,无法检验教育成果。家长们又忙于工作,只能以宣传资料判定幼儿园的优劣,观念中又认为幼儿园越贵越好,这一切导致了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所以,政府才用上了这双看得见的手,通过该政策减少幼教行业的垄断行为和遏止高利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禁止幼儿园上市融资再扩张,防止教育资源被垄断,短期是扼制了高利润率。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供给,管控并不能改变供需平衡,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长期有效的方法只有大量放开供给。
目前并没有相应的供给措施出台,只管价格,不管供求关系,往后一定会失衡,因此,长期教育行业是否能变得更好,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这里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二、必需消费行业遇风险
近年来,由于居民杠杆率提高,房贷压力大,居民消费力呈下降趋势。
为了缓解居民部门压力和释放内需,必然要打击高利润率+民生相关必需行业。
民生相关无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今年以来,除了教育行业的两次暴雷,其他行业发生政策雷的都已经不在少数了。
医药行业就是一个例子,在过去,我国制药业不大又不强,龙头企业都是些仿制药高手,没有多少创新能力,但在国外,仿制药利润率不足10%,而在我国可以达到20%左右的水平。
更为人诟病的是,在以医疗收费高昂得可怕的美国,仿制药价格不过与中国相近。而一些用量大的药物,如氯吡格雷,中国仿制药价甚至是美国仿制药的6倍!
|
|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推出的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的大招,就是要革药企们的命。往后药企需要低价竞争中标,这样下去,仿制药价将无限收敛于成本线。
就最新的上海集采方案,政府丝毫不考虑药企的质控、产能问题,仍然以最低价中标为导向,就是奔着削仿制药利润率去了。
正是因为政策的变动,才导致基本面一直优秀的医药股今年经历如此过山车行情,截止目前,许多医药股今年涨幅已经跟大盘相近,一大批仿制药公司,已经进入到了漫长的下跌趋势当中。
殡葬业同样受到了这样的整治。
被誉为殡葬第一股的福寿园(1448.HK),就被今年9月7日发布的价格规范整治政策当头一棒。这反映的是,近年来墓地价格被不断推高,大家纷纷调侃死都死不起了。
|
|
这也难怪政府要整治这个行业了。
再有一个是民营的长租公寓。
民营长租公寓利用杠杆,让消费者签下了租赁贷款协议,随后又通过应收账款ABS继续融资扩张,最后占据市场,达成垄断提价。
社会房源是有限的,垄断之后,企业有绝对的议价权,届时,高昂的租金成本将压垮整个社会,而一旦资金链难以为继,合同破裂,租客将被房东赶走,并且租金一分不退,还莫名背上了沉重的负债。
如今各地的长租公寓纷纷暴雷,似乎也是一种警醒,任由民间资本进入这些牵涉国计民生的行业,到时候资本的逐利性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如果幼儿园也按长租公寓的套路来,迟早也得暴雷。
因此,国家目前出台了长租公寓的相关管理法则,不允许涨价,并大力推动公租房建设,事实上,这些政策还远远不够。
至于今年发生的机场补贴取消,光伏531新政,都是这种整改思路的持续体现——例子太多了。要赚这些国计民生行业的钱或者国家的钱,都是风险满满。
三、还需防范哪些雷
当然,这些政策不是结束,可能只是开始。
这些行业的特点是民生刚需、高利润、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压缩企业利润率将迎来持续的变革,我们预计生育,教育,医疗,住房等行业,未来仍将持续得到政策的“照顾”,一个政策搞不定,那后面就再打几套组合拳。
下面这些行业,就要注意政策影响的风险。
养老产业:同样赚着大量信息不对称的钱,养老院,与幼教类似,信息不对称特性明显,同样高利润率,有着很高的挤利润空间。
民营医院产业:民营医院也是都在跑马圈地,与长租公寓有点相似。但由于医生资源的缺乏,民营医院始终难以动摇公立医院的地位,行业中占比依然较低,所以规模有点小,整改行业对居民消费成本的降低不会很明显,政府是否会马上出招整改,并不好说。
顺着这个思路,游戏,影视业虽不是刚需,但也是高利润率,也是与民生利益、价值取向有关,无论是游戏刊号的暂停发放,还是对影视明星片酬的限制,都体现了政府的思路。
让老百姓可以生存下去、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必须牺牲部分企业的高利润,大多数投资者不应该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四、结语
民生必需消费行业,如教育,医疗等往往是价值投资者的首选,因为长期持续,而消费者支出意愿强劲,利润率还很高,投资逻辑远胜于其他行业。
但是投资者是否想过,这些行业获得高利润率是否可以持续呢?他们赚的这么多钱,是从谁的口袋中获得的呢?
我国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策要考虑公民的福利和社会的稳定,有时候,利润和效率反倒并不是最高的追求。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领域,公司基本面再好,都要考虑长期有没有政策风险。
这次发生在教育股身上的,属于从业绩、估值到逻辑的三杀。同样的故事,还将在其他行业上演。
政策风险是投资中国市场最大的风险,我想这也是一大批价值投资者在中国折戟的原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