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and canal, venice
文/半山
大国博弈,金融当先。
20年前,我们守的艰难。1998年,香港,午夜梦回,心惊依旧。
20年后,我们攻的漂亮。东方明珠再起波澜,外资跑路,港股低迷,全球估值垫底。阿里二次港股上市,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就此拉开序幕。
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来了!
11月13日,阿里巴巴提交招股书,公司计划于11月26日在中国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拟在全球发行5亿股,公开发售价将不超过每股188.00港元,计划募资100亿~150亿美元。具体将在11月20日确认定价。
在港股IPO之后,阿里巴巴将成为在港股和美股同时上市的公司,在美股的市值依然是大头,到时,美股+港股的市值才是阿里巴巴市值的全部。
港股目前现状如何?饱受外资之苦。
香港市场与国际接轨,允许做空,空头犹如嗜血的鲨鱼,一旦港股公司有任何蛛丝马迹,都难免成为空头的盛宴,近年来遭做空上市公司数量明显上升,卖空金额占比也快速提升,港股今年涨幅几乎为0,估值徘徊在2008年以来的新低水平。
虽然在沪港通开通后,内资在港股中的占比大幅提升,已经从10%不到提升至30%左右,但这个比例还是不够高,港股的定价权还是在外资手中。
所以在市场动荡的时候,无论主动或者被动,外资总会不计成本的抛售港股,哪怕你的估值已经非常低。
举个例子,今年8月冠捷科技宣布3.86元私有化,而在此半年前公司的股价最低竟然跌到0.6元,PB最低为0.12,即意味着当时公司公司的价格只有其内在价值的1/6。不仅仅是冠捷,大量港股情况都是类似,即内在价值和实际价格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
2016年,王健林坚持要把万达商业私有化的原因,也是因为其H股 “估值之低令人发指”。万达商业公告私有化当天,2016年3月30日公司收盘价格38.8港元,折合市盈率仅4.62倍。远低于A股房地产行业平均10倍的市盈率。
这简直是个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当初万达商业估值够高,也许万达就不会缺钱,万达不缺钱,王思聪也不至于被列入老赖名单。王思聪不列入老赖名单,国民老公也就不会变成国民前夫。
无论小股民,还是前首富,命运都无形中和一个叫定价权的东西联系在了一起。没有定价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这块牌子,就永远蒙着一层尘土。
抢夺定价权!
定价权有多重要?
中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普遍不受待见,估值打个对折是常态,还动不动受到浑水、香橼等做空机构的定点狙击。
阿里的商业零售规模比亚马逊和沃尔玛加起来都大,但亚马逊PE七八十倍,比阿里高了一倍多,凭啥呢?就凭云计算?人工智能?两者的技术差距也没大到碾压这个级别的。
估值低,不止影响公司的融资和并购重组,更严重的,是不利于中国金融未来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凭什么我们要一直被欧美强压一头?
阿里与腾讯一起成为恒指的护城河,要想做空恒指还真是不那么容易。
因此,阿里巴巴港股上市,也是变相对外资的一场宣告:我的估值我做主。
阿里巴巴港股IPO后,不用上涨太多,只要上涨30%-50%,对其他中概股都是一种巨大的刺激。
阿里港股上市,缘于港交所于2018年4月推出的,25年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允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及在美上市中概股回中国香港二次上市。
港交所这样做的目的不外乎,改变香港人老爱炒房的习惯,培养硬核科技公司,通过增加香港市场中的“中国力量”,保卫自由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而且这个中心是真正从表面到内核都属于中国的金融中心。
香港有内地强大的后盾支持,沪港通资金南下支援连续不断,屡创新高。和港股IPO改革和阿里巴巴等的上市相互辉映,此时无声胜有声。
2018 年度,中国内地取代英国成为港股市场第一大外地投资来源,占外地投资者交易金额28%及市场总成交金额的12% (2016年度分别为22%及9%)。
截至今年10月31日,南向港股通五年累计成交87480亿港元,累计9870亿港元内地资金净流入港股。内地投资者透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持续攀升,由2014年底的131亿港元,增至9995亿港元。
随着阿里巴巴等中国力量的上市,南下资金会顺势继续流入,几年时间内资的持股比例就会达到50%以上,那时的港股就不再会在风险来临时大幅被抛售,不再可能动不动和A股拉开巨大的差距,整体估值也不可能遥遥落后于其他市场。
港股市场已经处于历史性重大变革前夜,没有理由再看空港股,更没有理由看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的依据,据此买卖,盈亏自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