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6ke.com.cn

A股“抗癌”概念股风口:自主创新药迎爆发元年

  本报记者 何晓晴 广州报道

  7月9日,A股迎来强势反弹,午后沪指持续上行站上2800点,截至收盘,沪指涨2.49%,创业板指、深成指双双大涨逾2.5%。

  盘面上,医药股领涨。其中,奥翔药业(603229.SH)、大理药业(603963.SH)、泰格医药(300347,股吧)(300347.SZ)等纷纷涨停。

  7月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称,随着抗癌药新规逐步落地,各有关部门正积极落实抗癌药降税的后续措施,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对于目录内的抗癌药,下一步将开展专项招标采购,在充分考虑降税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格下降。对于医保目录外的抗癌药,则将开展准入谈判,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目录范围,有效平衡患者临床需求、企业合理利润和基金承受能力。

  受此影响,恒瑞医药(600276,股吧)(600276.SH)、安科生物(300009,股吧)(300009.SZ)、上海医药(601607,股吧)(601607.SH)等“抗癌”龙头公司表现十分抢眼。其中,恒瑞医药已成为市值最高的医药公司,截至7月9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72.29元,总市值已高达2660.27亿元。

  “随着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地,控费举措日趋严格,行业内缺乏竞争力的“小散乱”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而临床疗效显著、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具备持续创新研发能力的企业将得以生存,且其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强者恒强的时代已经到来。” 当天盘后,深圳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抗癌”股抢眼

  提起A股“抗癌”龙头股,恒瑞医药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公司之一。

  据公司2017年年报显示,其全年138亿营业收入主要来自抗肿瘤产品,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公司称,由于创新药阿帕替尼等产品的快速放量,公司肿瘤药品依然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其中,创新药阿帕替尼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市场销售规模再创佳绩。

  截至2017年年末,公司抗肿瘤产品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22亿元,毛利率91.86%;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18.47%、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加9.92%,毛利率比上年增加0.63个百分点。主要是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碘克沙醇注射液、来曲唑片产销量增长较快。

  对此,恒瑞医药董秘刘笑含表示,公司未来几年研发方向与目前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重大疾病、慢性疾病、特色用药等方面,尤其是临床需求尚未满足的领域。主要涉及抗肿瘤药、手术用药等多个品种。

  刘笑含预计,今年公司业务增长点在于,销售分线后平台更加专业化,部分品种去年纳入国家医保,老产品会继续放量;新产品上市和海外出口都会促进收入增长。

  对此,金塔投资研究员沈航称,像恒瑞医药、复兴医药、贝达药业等抗癌药上市企业,在创新药方面已经有布局。以上这几家企业对研发都很重视。其中,研发费用投入最大的是恒瑞医药,虽然绝对金额较外资药企有一定的距离,但发展速度很快。

  记者查询恒瑞医药年报发现,2017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7.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53%,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2.71%,占比位居全部医药生物公司前三甲。

  自主创新疾进

  在近年众多鼓励药品创新的政策的催化下,我国医药产业正加速升级。

  融通医疗保健基金经理蒋秀蕾表示,从2017开始,国务院对创新药的审批开辟了很多的绿色通道,速度加快许多。药政改革不断深化,CFDA全面向FDA学习借鉴并推出MAH、优先审评等系列措施,为后续创新药的报批创造了更好的监管环境。

  “经过了十余年的积累,中国创新药产业开始星火燎原。从2015到2017年,埃克替尼、阿帕替尼、康柏西普等自主创新药代表,先后取得商业成功。”蒋秀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8年,自主创新药将在安罗替尼、吡咯替尼及PD-1等品种带动下迎来爆发元年。”

  截止到一季度末,2018年国产全新结构新药的申报数量,已有104个,而去年全年的报批的数量只有131个。

  “很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上市药企,将会更有动力去投资金到创新药的研发中,在公司预期的范围内,从研发到生产的周期有所加快。”蒋秀蕾预计。

  沈航表示,目前市场领先的原研药创新药企主要是石药集团、恒瑞医药、绿叶制药、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医药(600196,股吧)等。这几家公司都是从仿制药逐步做起来的,积累了资金和技术。比如,恒瑞医药在抗癌新技术PD-1上已经有所突破,目前在申请一致性评价。据恒瑞医药201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有17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

  此外,安科生物董事长宋礼华今年4月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亦透露,公司细胞免疫治疗方面博生吉安科申报的“靶向CD19”在2017年12月底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受理。在研项目以及临床项目的推进方面,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克隆抗体正在开展Ⅲ期临床研究,预计2018年完成Ⅲ期临床入组;长效生长激素2017年8月完成临床入组,预计2018年完成数据总结和申报。

  “爆发性增长的IND(临床研究申请新药)数量将保证自主创新药的长期产出。”蒋秀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受刺激医药出口政策的影响,2019-2020年,自主创新药将走出国际化第一步。创新药将成为未来十年国内医药投资最重要、弹性最大的主线。”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