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北京证监局网站披露,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与中信证券签署了IPO辅导协议,拟科创板上市。
作为AI芯片企业,过去几年,寒武纪发展颇为迅速,相继获得阿里巴巴、科大讯飞、联想、TCL等知名公司的战略投资,估值已超百亿。
不过,寒武纪自己最拿得出手的成绩,是其曾在2017年宣称“华为麒麟970和麒麟980芯片均采用寒武纪的NPU(神经网络单元)”,而有一些投资机构更是大胆猜测,若按授权费为5美元/片计算,则华为超过4000万台手机的出货量,可以为寒武纪带来了约2亿美元的收入。但相关内容,未却见华为方面的官宣和证实。且相关内容被反复提及的时间,正是寒武纪频繁寻求市场融资的期间。
可到了2018年10月,华为发布了昇腾 910、昇腾 310 两款 AI 芯片,其采用的是华为自研的 AI 架构“达芬奇” (Da Vinci),而非寒武纪的方案。到了 2019 年的 6 月,华为发布的最新中端移动处理器——麒麟 810,也是基于华为自研达芬奇架构的手机 AI 芯片,而不是寒武纪的。
“寒武纪究竟有没有顶尖的技术实力”,成为了日前某个论坛的热门话题,很多人质疑寒武纪核心团队深厚的中科院计算所背景,以及两位创始人与龙芯之父胡伟武之间极深的渊源。并且认为寒武纪只是中科院计算所和龙芯团队包装的一个项目,并且仍在被深度掌控。技术肯定有,但受限于体制、基因和人才,将很难配得上顶尖。
当然,即便被冠上“龙芯第二”,也并不意味着寒武纪就是纯忽悠公司,毕竟龙芯曾宣称,“在2019年的芯片出货量已超过50万颗,预计到2021年,龙芯交给国家的税将超过之前所有的研发收入” 。
不过,如果寒武纪的产品,只能相当于龙芯的水平和定位,即只能满足一些低端的应用场景,维持个温饱,那么其市场价值和对头部科技巨头的吸引力,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如果真是这种情况的话,华为抛弃寒武纪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
华为是否真的有在麒麟970和麒麟980芯片中使用过寒武纪的技术,以及是否向寒武纪支付过业界猜测的巨额授权费,已经不重要了。毕竟2017年,AI芯片刚刚出现,实际应用价值并不大,华为当时自己没有,随便找个别家的顶上就行,反正只是卖个概念罢了。而在2018年以后,AI芯片需要去真刀真枪的拼性能了,华为宁可自研都不用寒武纪的,这是不是能说明一些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