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市公司“红宇新材”对外公告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其对“红宇新材”股权实际收购人及受让公司实控人的具体情况加以说明。其实这已经是这家公司一周之内第二次受到深交所的公开关注。
受让方“华融国信” 1.16亿控股“红宇新材”
6月18日,“红宇新材”曾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朱红玉及一致行动人朱红专已于当月12日同华融国信控股(深圳)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融国信”)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委托协议》。
朱红玉和朱红专拟将合计所持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4,211,328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486%)以4.8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华融国信”, 转让总价为人民币 116,214,374.4 元; 同时,拟将合计所持公司高管锁定股 64,088,672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4.52%)所涉及的表决权、提案权等相应股东权利委托给华融国信行使。
这意味着,若此次交易达成,“华融国信”仅出资1.16亿就可以对市值30多亿的“红宇新材”实现控股。
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由朱红玉变更为“华融国信”的最终控制人舆情战略研究中心。
受让方股权结构图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
雪山财经发现,从6月13日,也就是签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始“红宇新材”连续收获了5个涨停,而“红宇新材”股权转让的消息在6月18日才对外披露,不禁让人惊讶于市场消息之“灵通”。
|
根据“红宇新材”的公告,舆情战略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7月24日,法定代表人为廖富文,企业类型为国家事业单位,主办单位为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的官网与上述说法一致。“中战会”官网显示,舆情战略研究中心是经中央国家机构审批成立的独立国家事业单位。此外,据媒体报道,“舆情战略研究中心开办资金50万元,经费来源为非财政补助。”
中战华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战华信”)则是舆情战略研究中心成立6年来全资控股的“独苗”,除此之外无其他对外投资。
这颗“独苗”成长地似乎并不茁壮,据公开资料,“中战华信”旗下共有 33 家公司,多家公司 2018 年 1-5 月净利润为负或至今未开展实际业务,而直接参与此次转让交易的“华融国信”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3月8日成立的“华融国信”至今尚未开展任何实际业务,且2018年 1-5 月的净利润为-350.00 元。不免让人对受让方的支付能力和资金来源画个问号。
调整计划对外说辞前后不一 资源优势恐难以兑现
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关于受让方未来12个月调整计划的说法就出现了大反转。
按照此前公布的信息,受让方“不排除未来 12 个月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作出适当、合理及必要调整的可能”,“不排除未来 12 个月内筹划对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或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可能”。言外之意,也就是受让方在未来12个月内很可能会对“红宇新材”主营业务调整或者重组。
而几天之后“红宇新材”就改变了说法。深交所在二次关注函中的表述证实了这一点。“根据你公司前期回复和约谈了解的情况,受让方未来 12 个月内没有改变或重大调整公司主营业务的计划,与你公司在 6 月 18 日披露的情况存在重大差异。”
作为一家成立一年多尚未开展任何实际业务的企业,华融国信 “通过自身资源优势,为红宇新材在新材料产品等方面,打通和建立优质的客户关系和稳定的销售渠道”的承诺也不知如何兑现。
|
根据雪山财经初步统计,“中战国信”旗下直接或间接控股的33家公司中,25家主营业务为投资、担保等金融服务业务,3家珠宝公司,2家传媒公司,另三家主营业务与“红宇新材”业务关联也不紧密。至于如何“通过自身优势打通和建立优质的客户关系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可能只有受让方自己说的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