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范建
过去1年,养猪行业究竟有多赚钱?赚钱速度有多快?
随着上市养猪企业陆续披露2019年度业绩,他们赚钱的秘密,才得以让外界一窥究竟。
2019年,国内养猪行业迎来超级猪周期,头部养猪企业收入和净利润以数倍、甚至数十倍增长,为多年来罕见。
终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等企业一雪前耻,把以前赔掉的损失,重新赚了回来。
尝到“甜头”的养猪企业,对 2020年的业绩表现出不小的“野心”,已经在扩张产能。
业绩最高增长1000%
自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猪肉价格一路上涨,消费者逐渐体会到“猪肉自由”的奢侈,荷包里的钞票越来越支付不起一碗红烧肉。
这有生猪行业遭遇非洲猪瘟的重创,也有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导致生猪供给量紧张。在国家提出恢复生猪产能的政策后,身在生猪养殖端的养猪企业,迎来这次超级红利周期。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养猪企业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以数倍、数十倍增长,为多年来罕见。
在这些头部养猪企业中,牧原股份(002714.SZ)的业绩增速,亮瞎同行眼睛。
这家自繁自养的养猪企业,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02.21亿元,归母净利润61.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04%和1075.37%。
在年报中,牧原股份主动进行总结:主要是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同期,其生猪销售毛利率达37.05%,同比增长27.22%。
数据显示,2019年,牧原股份销售生猪1025.33万头,实现销售收入196.27亿元。每卖出一头猪,可获得毛利润709.22元,而在2018年单头生猪毛利润约118.39元。
事实上,牧原股份并未一直增长,2019年第一季度,同样遭遇到全行业受非洲猪瘟影响,净利润为-5.57亿元。随着市场供需形势变化,生猪价格在第二季度恢复上涨,并在第三季度加速上涨。此后三个季度,公司业绩由负转正,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16.04亿元和48.82亿元。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9年12月,全国活猪平均价格33.28元/公斤,同比上涨138.57%。
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养猪大王”温氏股份(300498.SZ)同样赚得盆满钵丰。
尽管公司的生猪销售量同比下降16.95%,为销售肉猪1851.66万头(含毛猪和鲜品),但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6.57%。公司轻松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732.28亿元和139.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2%和251.38%。
新希望和正邦科技也赶上好日子。
2019年,新希望(000876.SZ)销售生猪数量累计354.99万头,实现生猪销售收入85.46亿元,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48亿元-50.2亿元,同比增长181.58%至194.49%。
正邦科技(002157.SZ)业绩飙升,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54.42亿元,归母净利润16.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5%和777.53%。
扩产能大赛开始了
踩对超级猪周期,牧原股份虽规模仍为行业第二,但其业绩增速领先行业,市值上首次超越温氏股份,成为目前市值第一的养猪上市企业。
尝到“甜头”的牧原股份,对 2020年生猪出栏量,亦表现出不小的“野心”。
随着138个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在18个省区的拓展,公司提出2020年计划出栏量1750万头-2000万头,较上年出栏量增长70%-95%。
有媒体测算,这对牧原股份不算什么,且相对比较保守,因为2019年底,公司生猪存栏近1000万头,能繁母猪还会带来约1400万头生猪存栏量。
和牧原股份一样,在生猪价格高景气周期延长的市场判断下,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正在不约而同进行产能扩张。
一向以“稳”为主的温氏股份表示,今年生猪出栏要超过2019年出栏量需要努力,预计2021年出栏量在3000万头,2022年至2023年基本上每年会增加1000万头产能。
新希望提出,2020年生猪出栏量不低于800万头计划,较去年增长125.36%。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新希望在去年已有两轮投资148亿元,新增产能超过1100万头。所以,这让公司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底气十足,认为2022年计划出栏2500万头目标会大概率提前。
正邦科技在产能扩张上或更谨慎,2019年中,公司调整当年生猪出栏量计划550万头至600万头,积极对种猪资源、猪场投建等布局。太平洋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底,正邦科技母猪存栏规模达119.75万头,预计2020年生猪出栏量不低于925.44万头。
随着各大猪企扩张产能,养猪行业集中度再度提高。从出栏量来看,2019年,包括上述企业在内8家企业生猪出栏量达4499.93万头,占比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8.27%,同比增加1.29个百分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